第七百五十五章 雙贏方案皆大歡喜
廣南西路的這些蠻族首領們,對漢人從來都很是警惕,漢人狡猾,他們也很少會輕信漢人。 但隨著南宋的疆域不斷受到蒙古人的擠壓,經濟路線也越發往南面推進,再加上廣東那邊經濟發達,商路漸漸覆蓋到廣西這邊來。 這些少數民族也少不了受到沖擊,獲取山貨和漁獵,與漢人通商,換取布匹茶鹽乃至于針頭線腦,這種原始的融合是不可阻擋的。 可越是如此,蠻人們就越是警惕,因為他們接觸得越多,就越不想被騙,再加上朝廷對他們壓榨得很厲害,彪悍的蠻人們又有血性,敢于反抗,是以雙方并不算太過融洽。 楊璟也沒想過這次會談能多么和諧,即便有鹿老爺子和龍須大土司等從中作保,卻仍舊沒能打消頭人們的顧慮。 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楊璟也從沒打算用真金白銀來支付雇傭蠻兵的賞金。 他手里頭也沒有那么多錢,朝廷也不可能替他埋單,但他手里頭卻有更好的東西! 早先他與牟子才和楊敬亭等人,試行和推廣開荒以及種植等配套的發展模式,使得鹿頭垌等寨子大受其益,寨子的生活也是翻天覆地。 只要頭人們愿意接受,他可以讓鹿頭垌以及龍須土司的侗家寨子等,派人過來扶持和協助,讓武白叔提供足夠的便利,讓這些黑衣壯和土家族等,都脫離原始的漁獵,過上農耕的富足日子! 雖然廣西這里山地復雜,能夠耕種的田地不算太多,但楊璟也有新法子,那便是梯田! 而江滿漁等人雖然世代竊據廣南西路,但誰不想過著安穩的日子? 若真能夠如同楊璟承諾的那般,朝廷撥付可供開荒的安置地區,讓他們自主自治,有田又有權,他們又何樂而不為? 楊璟花費了整整一夜,給他們畫了一個天大的餅,雖然無法充饑,但好歹給了他們一個美麗的憧憬和未來構想。 當然了,想要憑借畫餅充饑就讓這些人給自己賣命,那是不太現實的。 到了第二日,楊璟又讓人將武白叔給叫了過來。 武白叔倒也算是比較實干的官員,與本土的蠻人倒也相處不錯,雖然他的立意是防止蠻兵生變,但無論動機如何,到底是做了不少好事的。 楊璟雖然是堂堂侯爵,又是南征主帥,親自拜訪已經給足了面子,但面子歸面子,沒有實錘,什么都是虛的。 武白叔將書吏也帶了過來,白紙黑字,將靜江域內不少閑置的山地,都撥付給黑衣壯等,作為異族安置地,并承諾給予他們建立市集等種種商貿上的往來好處。 武白叔本來是不敢善做主張的,畢竟這是朝廷的大事,若能夠批示下來,自然是偌大的一樁政績,他也想做很久了,甚至于連各種公文都準備好了,可惜一直沒能成功。 如今有了楊璟,事情就好辦太多了。 楊璟身為主帥,有權征召有限數目的民間武裝,并便宜行事,能夠讓這些熟悉地形和敵人的蠻兵帶路作戰,又能夠安置這些被朝廷視為隱患的蠻兵,朝廷又何樂而不為? 早先之所以不批,那是因為武白叔沒有鎮壓這些蠻兵的實力,地方官府的武裝力量根本不足以掌控局勢。 而朝廷也不可能為此派遣禁軍下來鎮守,這一來二往地考慮下來,武白叔的奏請只能是不自量力。 可楊璟帶著大軍出征,廣南西路就是最大的后方,大部分的后備支援都需要從廣南西路和湖南湖北來調度。 而且即便打了勝仗,幾年之內,都必須留下部分軍隊來防備敵人的反撲,再者,若真能夠打退蒙古人,朝廷還打算趁機收復安南! 蒙古人打完了也就打完了,想要卷土重來應該不太可能,起碼不可能再從安南方向來犯了。 可安南人反復無常,歷史上數次三番都是出爾反爾,即便征服了他們,也需要派駐大量的軍隊來協防國門。 有了這些軍隊,自然也就有了安置鎮守這些蠻兵的基礎,此時再給這些蠻兵土地和自治,只不過是將他們豢養起來,有軍隊鎮守,他們也不敢隨便造反。 相信以漢人官員的本事,不消十幾年,就能夠把這些蠻兵給漸漸融合同化了! 到了那個時候,才是這樁事情真正取得成果之時! 江滿漁等頭人們也是老狐貍,天天防備著朝廷官員,自然不可能被楊璟給坑了。 楊璟也不可能傻乎乎地將整個計劃全盤托出,對于留下軍隊鎮守一事,楊璟是一點風聲都沒透露出來。 到時候安南和蒙古人那邊消停了,以駐軍協防為借口,頭人們也無話可說,如果他們不答應,那么防守安南人的任務,只能由他們來完成。 若他們答應了,便是給朝廷白打工,而且還必須接受朝廷監軍的管控,若是不答應,只能同意朝廷留下駐軍。 楊璟其實還有自己的想法,若讓他們安定下來,只能讓他們失去血性,從野狼變成家兔。 楊璟更偏向于讓蠻兵們來鎮守南面國門,他們絕對比朝廷的禁軍更加稱職。 而且朝廷上的文官武將都怕吃苦,這南邊是窮鄉僻壤,都是流放之地,靜江也算好的,再往南,可就真的跟被發配流放沒什么差別了。 所以楊璟想要推行這個方案,朝堂上的阻力應該不會太大,如果能夠將這塊區域也捏在自己手里,加上西南地區,整個大宋的南方,可都在他楊璟的掌控之下了! 楊璟這個方案對于各方而言,竟然都是利好,而且大家都認為自己得到了最大的好處,這是個多面雙贏的提議,實在是難能可貴。 當然了,并不是說楊璟是個神人,促成這個局面的,自有楊璟的原因,但更大的推力卻是形勢的發展力量。 這是大勢所趨,是楊璟借勢而為,若沒有大軍南征,這個提議就不可能成功,若沒有武白叔的前期準備,自然也不會如此迅速地拿出成熟且完整的計劃方案來。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愿意躲在山里過著野人的生活,蠻兵們刀頭舔血,為朝廷充當雇傭兵,說到底還不是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向往? 能夠安定下來的話,誰愿意整日里揮刀拼殺,用籮筐裝著人頭來討賞過日子? 楊璟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而鹿頭垌和龍須的侗家人,已經用活生生的事實,向他們證明,楊璟的計劃是可行的! 有了武白叔的一紙公文,事情也就好辦多了,頭人們自是愿意出兵,作為楊璟的先頭部隊,給十萬大軍帶路,清掃障礙。 他們在南方生活成長,對那些煙瘴之地有著不少好法子,能夠在熱帶雨林里行走自如,對于毒蛇猛獸和蚊蟲毒草都有著豐富且深厚的經驗。 楊璟并不打算將他們當成炮灰,而希望能夠將他們當成指導的角色,借助的并非他們的武力,而是他們的知識和經驗。 楊璟也將這些想法告訴過這些頭人,本以為楊璟愛惜蠻兵的性命,會讓這些頭人格外高興,只是沒想到,頭人們認為楊璟在看不起他們! 頭人們還信誓旦旦地拍胸脯,說蠻兵從來不會怕死,既然做了買賣,就不會讓楊璟虧本,到時候用人頭說話,該給的地一寸都不能少,多了他們也不會要。 楊璟也沒想到他們有著如此強的契約精神,心中倒也安定了不少,約定了交付蠻兵的日子之后,楊璟便帶著鹿白魚等人都回去了。 畢竟他還要與張長陵等人商議,如何才能更好的安置和利用這些蠻兵,將蠻兵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至于賈似道,肯定會反對自己招募和雇傭蠻兵,可如今楊璟手里還捏著禍蛇兒赤這個把柄,為了防止賈似道滅口,楊璟已經讓李準和宋伯仁曹臥虎幾個貼身看管禍蛇兒赤,試問誰又能殺人滅口? 賈似道沒辦法從中作梗,諸多武將也漸漸讓張長陵拉攏了過來,蠻兵們進入大軍先鋒,根本不是什么大問題。 待得這些都準備妥當,他們就可以離開廣南西路,真正進軍安南境內了! 回到軍營之后,楊璟便叫來張長陵,將事情都吩咐了下去,得益于鹿白魚和楊艾男打前陣,武白叔也發揮了不少作用,事情也就順暢了許多。 忙活了一天,楊璟終于能夠回到營帳,這一路行軍也是辛苦,而后又有惡蛟纏身,楊璟連泡個澡的機會都沒有。 昨日里被雨水淋了一身,又連夜與頭人們爭論,白日里又與武白叔幾個口干舌燥地說了大半天,身上早就發臭了。 難得有空閑,楊璟便讓人準備了熱水,正泡得魂飛九天之外,卻聽得細微的腳步聲,楊璟微微睜開眼睛,卻見得鹿白魚走了進來。 在那蒸汽裊裊之中,鹿白魚含著笑意,臉色羞紅,如同畫卷之中走出來的人物一般。 楊璟心頭激蕩起來,同樣微笑著,朝鹿白魚伸出了手。 咳咳,這小別勝新婚,久旱逢甘霖,一番龍爭虎斗上下翻飛那般熾烈的單純交流,牽手也就牽到了天黑。 楊璟澡是沒泡成,反而扶著腰走出了中軍大帳,雙腿竟然有些打抖。 過得許久,鹿白魚才悄悄溜出來,卻是滿臉紅潤,容光煥發,仿佛吃了人參果一般。 這其中滋味與美妙,也不足為外人道,只說楊璟穿戴干爽,簡單梳妝,便來到了中軍大帳,開始商議向南進軍的事情了。 從臨安出發到現在,這行軍算不得順暢,其中還發生了不少麻煩,不過楊璟終于在麻煩之中成長,在困難之中強大,終于是要直面忽必烈的蒙古大軍了! 當然了,在此之前,還要見一見安南陳氏王朝的人,也不知儂池高回國之后,前哨戰打得如何,若這使節足夠給力,會給楊璟省下許多麻煩。 總之萬事俱備,中軍大帳夜議之后,便要進入真刀真槍的戰爭狀態了! 若北方那些打打鬧鬧不算數,那么接下來,可就是楊璟真正帶兵打仗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