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點將臺上動員誓師
七月的天空沒有半點云朵,天色藍得發白,日光如流火般傾瀉下來,校場上的將士們早已汗流浹背,校場是臨時開辟出來的,黃土飛揚,黏在臉上,每個人都灰頭土臉。 由于接受檢閱,是以諸軍將士都需要全副武裝,在這樣的天氣之下,負重而立,暴曬于正午的日光之下,如同置身于微型鐵蒸籠里頭,有多么受罪也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他們都是軍中精銳,若是連這等艱苦都受不了,也別再去提什么上陣殺敵了。 楊璟威風凜凜地站在點將臺之上,卻遲遲沒有下達命令,因為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張長陵和林爵等人就在臺下,楊璟朝他們示意了一眼,張長陵便讓人押解了十幾名軍士上臺來。 諸軍將士見得此狀,也是一連迷惑和茫然。 他們看到楊璟終于能夠出現在人前,自然是高興的,因為楊璟終于不再藏頭露尾,終于不再被惡蛟糾纏。 但也正如先前所言,沒有了惡蛟,他們心中反而有變得失落起來,歸根結底,惡蛟就如同一股無法掌控的邪惡力量,讓他們渴望卻又畏懼。 他們并不希望楊璟拋棄這股力量,他們希望楊璟能夠徹底掌控這股力量,只要楊璟能夠表現出來,他們的驚恐自然也就煙消云散。 可惜的是,楊璟并沒有做到,楊璟此時沒有帶著惡蛟,只怕早已悄悄將惡蛟給斬殺了。 所有的一切都如同謠傳那般,楊璟并不知兵,只不過是個劍走偏鋒的旁門左道罷了。 此時見得楊璟將十幾名軍士壓上來,有些人已經能夠想到,楊璟這是要殺人立威了。 因為惡蛟的消失,也讓楊璟的威望跌落谷底,在這個情況下,楊璟想要重獲威望,能做的就是一直沒有去做的,那便是殺人立威! 不過也有人并不這么認為,所有人都覺得最樂得見到這種場面的,應該是賈似道等人才對。 可恰恰相反的是,見得這些軍士被壓上來,賈似道和身邊的親信卻臉色大變! 賈似道身為監軍,此時就坐在點將臺旁邊的主席之上,可他的眸光卻死死盯著那十幾個被押解的軍士,而后又朝身邊的親衛們瞪了一眼,這才壓抑了怒氣,強行忍耐著。 楊璟見得這些軍士被押上來,這才朝臺下的諸軍將士高聲道。 “諸位將士們,袍澤弟兄們!” 他的內功已臻化境,即便點將臺方圓數里寬闊,他運動玄功,聲達數里,便是最外圍的軍士,都聽得一清二楚! 當然了,那些沒辦法上前接受檢閱的數萬禁軍,是如何都聽不到,也看不見這場景的。 漫說陣仗太大,人數太多,單說軍士們的軍紀還沒有嚴肅到一言不發,竊竊私語的聲音混雜起來,便如喧囂的街市一般,又怎么可能聽到點將臺上楊璟的訓話? 不過楊璟已經盡量放大聲音,若非有損威嚴,他還真想制作一個“大聲公”來擴音了。 將士們聽到聲響,便停下了竊竊議論,校場頓時安靜了下來,楊璟這才繼續開口道。 “本帥聽聞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br> “故有說,百萬之眾不用命,不如萬人之斗也,萬人之斗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奮也,賞如日月,信如四時,令如斧鉞,制如干將,士卒不用命者,未之有也?!?/br> 楊璟對兵法并不熟悉,張長陵卻是個擅長用兵的,而且出身將門世家,自小熟讀兵書,這段話乃是軍議之時,張長陵跟楊璟說過的。 眾人起初也覺著楊璟雖然厲害,但對行軍打仗到底是外行,而且也沒有統領大軍的經驗,楊璟的真正作用,只不過是提升軍心士氣罷了,說到真正的帶兵打仗,還得賈似道這樣的老人來做。 只是當楊璟說出這段話來,行家都能夠聽得出,楊璟確實是讀過兵書的! 古代兵法大家留下的經典也有不少,遠的有孫子兵法鬼谷子等等,而大唐的李靖等等,但凡青史留名之人,多少都會有孤本流傳,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能夠去讀去學,更少有人能夠去驗證。 再者說了,軍士都是低賤的軍籍,大多不識字,這也是文官為何在武將面前如此高高在上的原因之一。 是以當這些人見得楊璟掉書袋,即便聽不懂,也要將楊璟高看兩眼。 楊璟自然知道很多人聽不懂,背了這段之后,又高聲解釋道。 “古時善于用兵者,如能使半數士卒甘愿戰死,其威勢足以凌駕天下,能使三成士卒甘愿戰死,武力則可凌駕于諸侯之上,能使十分之一的士卒甘愿戰死,起碼也能夠做到令行禁止?!?/br> “所以也有說,百萬之眾如果不服從命令,還不如一萬人齊心協力去戰斗,用兵一萬,若不遵從軍令,還抵不上一百人齊心戰斗!” “本帥三令五申,將士袍澤需一視同仁,嚴守軍紀,本帥就不信,我這十萬大軍里頭,難道連十分之一甘愿為本帥戰死沙場的都沒有!” “早前都說金國女真人滿萬不可敵,難道我大宋軍士還不如北方的韃子么!十萬大軍的十分之一便是一萬,若有這一萬敢死之軍,如何還愁南患不平!” “本帥也跟弟兄們說句實在話,別的本帥不敢保證,但神火營的五千弟兄,一定會跟著本帥死戰于沙場之上,難道這十萬大軍里頭,本帥就再沒辦法湊夠五千敢死之人么!” 楊璟如此一說,諸軍將士也是滿臉羞愧,更多人卻是激憤難當! 楊璟這是在激將,身為大丈夫,而且還是軍中勇士,誰愿意讓人看不起! 十萬人之中,難道就真找不出五千視死如歸的人? 不! 有血氣有膽魄的大有人在! 楊璟如此一說,當即有人振臂高呼,紛紛相應,楊璟也露出了滿意的神色來,而后又抬手壓了壓,朝眾人高聲道。 “只要你們愿意死忠追隨,本帥的獎賞必定如日月當空那般光明正大,守信似那四時交替般準確不誤,但號令也必定如斧鉞那般威嚴,容不得半點違抗!” “若我等上下一心,全軍一體,又何愁蒙古蠻子不敗不死!” 楊璟說得如此激昂,將士們也是熱血沸騰,楊璟很少會做動員,他只是默默用自己的事跡來收攏這些軍心士氣。 可如今,他登高而呼,將士們將他的話聽得一清二楚,受到感染之后,更是群情激奮! 楊璟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便指著臺下那十幾個人,朝林爵等人下令道。 “把他們口中的布團取下來!” 林爵等人便將那十幾個人口中的布團都給取了下來,這些人早已按捺不住,得了機會,便破口大罵! 可正是他們的罵聲,讓所有軍士們的情緒變得激動而亢奮且憤怒,因為他們說的并不是大宋官話,而是蒙古話! 這些與兄弟們穿同樣軍衣的人,竟然是蒙古人的細作! 楊璟就是要將這些人的關注點,都轉移到蒙古細作的身上,這些蒙古細作,正是林爵和張長陵等人,在軍營之中進行清洗,揪出的忠于禍蛇兒赤和賈似道的探子和細作! 楊璟為了顧全大局,不會對禍蛇兒赤和賈似道如何,但必須斬去他們的爪牙,老虎若沒牙沒爪,便連病危的老狗都不如! 這些蒙古細作里頭也有不少漢人,他們不似蒙古人那般大喊大叫,而是閉口不言,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諸軍將士果真被這一幕激起了群憤,賈似道自打見到這些細作,便知道楊璟打什么主意,楊璟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一切,又怎么可能會放過他! 賈似道對大局也有過審視,自然也知道,楊璟不會對他如何,但也只是暫時的罷了,只要南征結束,如何才能夠脫身,才是他最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了! 而楊璟利用這些細作來立威,效果可不要太好了! 若楊璟此時將這些細作斬首示眾,甚至掛在轅門外頭,必定能夠重獲軍心士氣,即便無法像先前那般萬眾敬仰,但最起碼也是不錯的收獲。 可賈似道還是低估了楊璟! 楊璟指著那些細作,朝諸軍將士道:“諸位弟兄們可都看到了,即便在咱們南征軍里頭,都有敵人的細作,而且這只是九牛一毛,還有更多的細作潛伏在咱們的身邊!” “這些人就是害蟲,就是毒蛇,巴不得抓住時機就咬咱們一口,你們能夠容忍么!” “不能!” 將士們憋在心里頭的火氣終于爆發開來,齊聲答應著楊璟。 而楊璟又繼續高聲道。 “他們穿著一樣的衣甲,也有不少說著純正的漢話,一舉一動都不會露出絲毫破綻,咱們或許無法揪出更多人來,但若咱們都令行禁止,上下一心,他們還能有機可乘么!” “不能!” 這一問一答最是能夠調動軍心士氣,楊璟早先在警隊也參加過不少同樣類型的誓師大會,雖然情形有些差別,但方式方法卻可以借鑒。 見得時機成熟了,楊璟便朝林爵等人揮了揮手道:“給我吊起來!” 林爵和張長陵的親兵便尊令將十幾個細作剝干凈,掉在了高桿上,此時這些人才開始哭著求饒。 烈日如火,軍士們仍舊大汗淋漓,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恨不得要將這些細作活活燒死! 即便他們不動手,將這些人吊著曬幾天,也會曬成一具干尸,可楊璟并不打算這么做,放過這些人自然是不可能的,他們既然干了細作,早就有死的覺悟,真正讓人恐懼的并非死亡,而是死亡的方式! 楊璟遙遙望著遠方,朝麾下將士們高聲道。 “聽本帥的令,從現在開始,一刻鐘之內,誰都不準挪動半步,但有犯者,以違抗軍命斬之!” 楊璟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有些迷惑了,這算哪門子軍令? 然而仿佛在回應楊璟一般,一聲龍嘯從遠處的天邊遙遙傳來,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