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驚心動魄終是擒龍
古時之人雖然迷信,但終究還是有底限的,對神鬼天地的敬畏,并非單純的迷信,而是一種民俗文化,許多人并不認為神鬼害人之類,只是心中的一種期許和寄托。 子不語怪力神,孔圣人就曾經教育他的弟子們,對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要敬而遠之,君子當秉持正道,如果自己不秉持正心,為自己做主,而是向神鬼禱告,便會被神鬼所制。 這番話里頭還帶著一個潛臺詞,那就是孔圣人是相信神鬼存在的,并認為神鬼會控制人的心靈。 這也說明,儒家是相信神鬼存在的,正如道家,所有的道法和道術之流,不過是載體,為的只是最終的目的,什么道術神通之類的,只是悟道過程中的副產物罷了,可以相信,卻不可追求,崇拜,甚至沉迷于其中。 而佛家也有同樣的論調,所有的修煉,都是為了最終得證大果,連佛祖都說過,那些追求神通佛法的,不配做我的弟子。 這些歸根結底,都說明古人是非常相信神鬼之說,只不過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罷了。 而對于龍鳳麒麟之類的靈物和神獸,這些東西有具體的形象流傳下來,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古人自然比神鬼之說還要更加深信不疑。 起碼王念恩等人,在聽說祥瑞出現的消息之時,內心或許已經知道,這又是哪一股勢力暗中想要討好官家,可當他們看到山壁上的天書之后,卻又開始有些相信了。 直到此刻,他們看到楊璟擒龍下山,內心是有多么的震撼,也就無法想象了! 他們早知道楊璟并非常人,楊璟三十歲不到便做到了靖西侯爺,而且并非混吃等死的閑散封爵,而是掌控十萬禁軍,以及投入大量財富打造出來的神火營的南征主帥! 即便是受盡恩寵的賈似道和董宋臣等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如果說楊璟只是單憑官家對他的寵信,那絕對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所以羨慕嫉妒歸羨慕嫉妒,許多人內心之中卻不得不承認,楊璟并非凡夫俗子,更非池中之物! 可誰都沒想到,青霞峰上果真藏有真龍,而這條真龍,竟然讓楊璟給降服了! 龍可是皇家的象征,楊璟竟然降服了這頭蛟龍,這又讓人做何種想法? 可這頭蛟龍有多么的兇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這蛟龍身上殘留的痕跡,無一不在說明,這條蛟龍根本就是人為豢養的! 與擒龍的楊璟相比,那個養龍之人,才更加的居心叵測,才更讓皇家感到憤怒! 若非楊璟將這蛟龍給降服了,他們還無法發現這一內情,更不會想到,這祥瑞的事情,竟然還牽扯出一個養龍的大逆賊! 王念恩等人心思各異之時,那蛟龍發出一聲咆哮來,腥風四起,空氣之中頓時彌散著一股腐臭氣味,王念恩等人也終于回過神來。 這一冷靜下來,心思就更加的活絡,不得不考慮眼前的局面,這祥瑞的事情該如何處置,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按說神龍現世,乃是最符合皇家尊威和利益,也是最能夠彰顯皇權和帝王功德的一件事情。 可問題是,這條蛟龍并非祥龍,也不是神龍,而是一頭惡龍! 自古以來,惡龍可都不受歡迎,周處就曾經斬殺過惡蛟,而二郎神楊戩,也曾經做過屠龍之事,百姓感恩,還見了廟宇來祭祀他,宋朝皇帝封他為清源妙道真君。 而晉朝的道家真人許遜,也曾經斬蛟龍而治惡水,而后攜全家老小四十幾口人飛升,成就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典故。 更為人熟知的還有哪吒殺掉龍王太子的故事,雖然只是故事,但這些古時便是古人思想的一種體現。 無論是周處還是楊戩,亦或是許遜,他們屠殺的也都并非龍,而是蛟。 這蛟呢,嚴格來說應該算是水里頭的一種靈獸,攪弄浪潮,翻江倒海,發了大水來為禍人間,是以才被斬殺。 若真要說屠龍,那便是冒犯皇家尊威,是大不敬之罪,除非作者是反賊,否則也不會這么寫。 雖然古人都沒有見過真龍,但龍的形象已經成型,楊璟座下這黑色的強大生物,雖然最有可能是龍,但大家其實更愿意將這頭牲畜當成蛟!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許多強大的生物,雖然算不算真正的神龍,但在民間仍舊有著極多的故事流傳下來。 楊璟座下這個東西,只怕大家都會認定為蛟,而非龍。 也只有將之當成蛟,才是對楊璟好,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除非有心之人想要借此機會,將這牲畜證明為龍,如此就能夠捏住楊璟擒龍,對皇家不敬,甚至心存反志的把柄了! 只是眼下蛟龍就在楊璟的屁股底下,楊璟還扯著蛟龍的鐵索,誰敢亂嚼半點舌根! 事實上楊璟也是心中大石剛剛落地,適才從山頂上滑落下來,可不是為了裝逼耍帥,而是屁股下這頭牲口發了狂,無奈之下才沖了下來。 可沒想到墜落之際,這牲口也感受到了生死威脅,為了求生,只能專注于抓住山壁,讓金關玉鎖有機可乘,終于束縛住了它的心智! 當金關玉鎖終于禁錮了蛟龍的心智之后,楊璟雖然沒有感應到金關玉鎖的反饋,但冥冥之中卻似乎與這牲口有了一種微妙的聯系。 仿佛這牲口是從身體之中分離出去的一部分,就好像孿生兄弟一般親近和依賴! 也虧得金關玉鎖起了作用,否則這牲口又豈會如此溫順! 眼下王念恩等人考慮的問題,也正是楊璟的難題,若沒有驚動這些人,楊璟倒也容易糊弄過去,可如今大家都已經看在眼里,事情也就瞞不住了。 不過凡事皆有利弊,總不能所有好處全讓你一人給占完,楊璟遲早要騎著這牲口,用來激勵士氣,甚至用來震懾南疆的不臣賊子,以及安南的那些人,乃至于蒙古人。 試想一番,若這些人見得大宋軍的主帥,騎著這么一頭蛟龍,在這古代背景之下,誰敢不將楊璟當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即便是葛長庚,明知道這蛟龍并非龍,因為龍是神獸,而這蛟龍則是人為豢養,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 可見得楊璟降服此物,他仍舊感到非常的震驚。 他不是為了這牲口而震驚,是因為楊璟即便提升到了今時今日的舞蹈境界,仍舊在不斷冒險,不斷舍命追求新的境界! 這份永無止境,敢于冒險的精神,足以讓楊璟再度登上更高的層次和境界,而那種境界,即便是他這個被譽為陸地神仙的白玉蟾,都無法企及的! 這頭蛟龍沒有讓他震驚,讓他震驚的是楊璟! 如果說這確實是一條蛟龍,那么楊璟便是比蛟龍更可怕的神龍,他擁有著連他葛長庚都無法去想象的未來和前途! 楊璟并沒有察覺到葛長庚的異常眸光,這種眸光已經將楊璟當成了他的平輩! 他在龍背上沉思了片刻,才朝王念恩等人說道:“王老公,諸位大人,諸位相信也看到了,此乃青霞山中的一條惡蛟,但卻是人為豢養的,此人處心積慮圖謀不軌,用惡蛟的火涎偽造了山壁上的天書,所謂的祥瑞,也都是假的,還望諸位據實已告,奏稟官家?!?/br> “官家乃一代圣君,文治武功,世所罕見,其功足以彪炳千秋,上天肯定會降下祥瑞,只是或許這祥瑞落在了別處,至于青霞山這里,這惡蛟非但成了不祥瑞,只怕會惹得官家很不高興,諸位可明白本侯之意?” 這些人都是天子近臣,察言觀色的本事最是了得,旁敲側擊和揣摩話語的心思也活絡,又豈會聽不出楊璟的好意提醒! 而且楊璟已經說得如此明白,這惡蛟乃是人為豢養出來的,那么這個養蛟的人,可就危險了! 而最初將這祥瑞消息獻給官家的,無論如何,只怕都很難摘清自己,只要順藤摸瓜追查下去,只怕很快就能夠找到幕后的主使之人了! 一想到這些,眾人也是噤若寒蟬,因為這件事情太過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在朝堂上掀起血雨腥風來,他們又豈敢胡言亂語! 楊璟既然給了他們統一的口徑,這些人又豈敢無視楊璟的提醒! 王念恩雖然越混越回去,而且每一次都跟楊璟有著不小的牽扯聯系,可在這件事上,他只能選擇站在楊璟這一邊! 因為他和欽天監禮部以及道錄司,是聯合調查祥瑞的主要負責人,至于楊璟,那是官家推薦的,他們本來就是要讓楊璟來做主,畢竟這事情如何都不討好。 若祥瑞是假的,官家自然白高興一場,即便是真的,后世史書難免會翻案,到時候他們可就遺臭萬年了。 所以奉獻祥瑞這種事情,本就是一柄雙刃劍,有人能夠因此而平步青云,但過不了多久,朝代更替,很快就會成為笑柄。 歷朝歷代有著太多太多投皇帝所好的jian佞之臣,諸如后世因為青詞而受寵的嚴嵩等等,下場可不都差不多么。 如今楊璟既然沾染上了這件事,愿意站出來出頭,王念恩等人又豈會不識時務,巴不得趕緊將這燙手的山芋丟給楊璟呢! “是,侯爺所言甚是,咱們這就回去稟報官家,一切機宜,但由官家定奪發落便是?!?/br> 楊璟見得如此,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王念恩等人哪里敢多作逗留,灰溜溜便下山去了。 楊璟讓所有人都退開,而后松開了鐵索,從蛟龍背上跳下來,那蛟龍輕松地歡叫著,卻亦步亦趨地跟在楊璟身后,就如同毫無主見的奴仆一般! 姒錦是個膽大的,雖然這蛟龍渾身惡臭,但她還是往前走了過來,伸手就要摸,那蛟龍晃動大腦袋,吼一聲便咆哮起來! “你敢!” 楊璟暴喝一聲,那蛟龍竟然嚇得退了回去,如同受了委屈的小狗一般,趴伏在地上,嗚嗚嗚地低吟著。 王念恩等人在半山道聽得這龍嘯,又是加快了腳步,臉色蒼白,冷汗直冒,恨不得早些離開這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