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跟隨前往哈爾和林
大薩滿重獲光明的消息,這堪稱神跡的事情,若是在南宋這邊,少不得十天半個月就傳遍天下了。? 可這大草原人煙稀少,通訊極其不便,再加上馬乃真可敦召見大薩滿的動機不純,牽涉到皇族斗爭,是以并未張揚,反倒讓人按壓消息,以致于楊璟跟著大薩滿來到哈爾和林之時,倒也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甚至少有人注意。 哈爾和林長寬不過四五里,只有四座城門,城墻也不過一丈左右,都是用黃土版筑,城內外行人洶涌,有耐力深厚的馱馬,甚至還有包著頭巾騎著駱駝的阿拉伯人,各族色目人也是絡繹不絕。 雖然和林不算太大,但卻很是熱鬧,楊璟這一路走來,也見識了不少異域風物,甚至還有西域的商人在售賣玻璃器皿! 此處買賣通常是以物易物的方式,當然,也可以用錢來購買,而無論是蒙古還是其他國家的人,認可的硬通貨,竟然是南宋的銅錢! 南宋的銅錢彼時很受歡迎,因為采礦以及鑄幣工藝需要很高的工業要求,而南宋的銅錢制作精良,分量又足,是以無論內6買賣還是沿海貿易,銅錢便成為了硬通貨。 當然了,這里的人更多是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南邊也有不少行商,將絲綢瓷器和茶葉等,交換寶石香料之類的東西,反正是各取所需,也是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 既然來做生意,自然需要住宿,需要吃喝,需要購買大量的補給物資,以備往返旅行,也就帶動了和林的諸多產業,創造了巨大的商機,使得哈爾和林成為北方地區最大的貿易中心,也是彼時最為熱鬧的國際大都會。 當然了,這也只是局限于北方地區,與南宋那邊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的。 而且哈爾和林的地位,也得益于蒙古帝國四處征伐的國際影響力,那些個傳教士和冒險家,也都將和林當成了不錯的目的地。 早先已經說過,哈爾和林作為皇都,除了皇城之外,還分為回回區和漢人區。 回回區里頭大部分是信奉伊斯蘭的色目人,也有西方國家的異族人,而漢人區則全是漢人工匠,和林的日常運作與維護,各種基礎設施的維修等等,都需要依賴這些漢人工匠的技術支持。 此時這些漢人工匠便在熱火朝天地裝飾著皇都,因為過些時候,便是舉行大忽力革臺的日子了! 這大忽力革臺,又稱忽里臺,蒙語意思是聚會,會議的意思,乃是成吉思汗召集諸多部落領議事,而后漸漸形成的一種蒙古貴族們的大聚會。 成吉思汗的子孫如今征伐四方,很難聚集在一起,大忽力革臺也已經很久沒有召開。 今番卻是乃馬真皇后稱制,下了懿旨,要那些征伐四方的皇族和貴族們,都回歸到皇庭議事,至于議事的焦點,應該就是汗位的歸屬問題了。 失烈門乃是窩闊臺汗的長子,也是窩闊臺汗屬意的繼承人,可乃馬真皇后卻希望貴由能夠當上這個大汗。 只不過大汗不是這么好當的,也不是乃馬真一句話就能夠成事的,相國耶律楚材也支持失烈門,其他皇族和貴族們,也都有著各自心中的人選。 貴由想要名正言順,獲得大部分支持,就必須要在大忽里臺上,得到大部分皇族和貴族的承認! 這相國耶律楚材嘛,也是個奇人,本來是金國的契丹人,卻極受蒙古帝國重用,但他卻崇尚漢人的文化和官制,極力推動用漢人官制和禮教來治理蒙古帝國,在蒙古朝廷也有著極高的威望和權柄。 另外提一句,蒙古族的傳統競技活動那達慕大會,正是源自于大忽里臺。 當時成吉思汗召集各部領來議事,閑暇之余便讓各部族的勇士們相互比拼,騎馬射箭摔跤乃至于下棋和歌舞等等,都是那達慕大會的傳統競技項目。 許多蒙古族的年輕人,都是在那達慕大會上成為了名揚天下的勇士,從而得到了重用。 因為在大會上出風頭的話,就能夠被諸多皇族和貴族注意到,也能夠贏得蒙古族少女們的愛慕,如果能夠攀龍附鳳,成為皇室女子的心儀之人,何嘗不是一條捷徑? 楊璟早在路上,便見得不少馬隊和車隊從四面八方趕來,想必都是各部族的領,帶著族里的年輕勇士和少女們,來參加這個那達慕大會了。 大忽里臺是皇族和貴族們的盛會,他們決定的是帝國的命運,而那達慕大會,才是真正屬于蒙古族人的歡樂大盛會! 當然了,楊璟應該也能夠想得到,乃馬真皇后在這個時候密召歸隱已久,卻又聲望仍存的大薩滿,只怕是為了幫助兒子貴由,讓他在大忽里臺上,獲得更多的支持。 這些南征北戰的蒙古皇族和將帥們,雖然殺伐果決,甚至于殺人如麻,但心底終歸還是有著信仰的,對大薩滿也不敢不敬,即便對大薩滿的那種敬畏,無法左右他們對權勢和利益的抉擇,但在輿論上,多少還是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 雖說沒什么人認得楊璟,但楊璟也沒辦法大意,因為既然是大忽里臺,所有皇族都要回來,那么也就意味著,雅勒泰倫也必須回來。 而雅勒泰倫是乃馬真可敦的女兒,與阿里不哥、忽必烈和蒙哥都是一母同胞,楊璟需要貼身跟著大薩滿,覲見乃馬真可敦之時,極有可能會遇見雅勒泰倫,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也因為一路考慮對策,使得楊璟并沒有太多的話語,眼看著進入了皇都,大薩滿終于朝楊璟問道。 “孩子,沒有陽光,花兒就不會開放,沒有了河水,魚兒就不能生活,沒有智者,心中的疑惑就無法解答,把心里的憂慮都說出來吧,看看我能為你做些什么?!?/br> 楊璟也不由感激,沉思了片刻,還是決定吐露實情:“薩滿,我在南邊的時候,跟雅勒泰倫別吉有些過節,并不想讓她認得我…” “然而可敦乃是蒙古人之國母,在她面前藏頭露尾,是大不敬,我又必需跟著薩滿婆婆,這…” 大薩滿聽完也是點了點頭,繼而朝楊璟問道:“若讓雅勒泰倫這孩子見著你,會有什么后果?” “她…她會毫不猶豫殺了我?!睏瞽Z如實回答道。 大薩滿沉思了片刻,似乎也沒想到他們之間的過節會這么大,不過楊璟終究是她的人,薩滿想了想,便朝妮茉道:“你們是我的祭司,都戴上鬼面吧?!?/br> 楊璟一聽,也總算是放心下來。 薩滿祭司的鬼面他是見過的,妮茉就帶著幾個,是為了舉行祭祀儀式而準備的。 這種木質鬼面很寬大,上面用各種顏料繪制,周邊又有羽毛和獸骨狼牙之類的裝飾點綴,大體上有些像儺戲的面具,古樸而神秘且猙獰,只要不摘下面具,也就只露兩個眼珠子,試問誰能看出他是誰? 再說了,如今楊璟滿頭白,身形又瘦得不成樣子,凝結內丹之后,內力和真元都存儲于內丹之中,經脈里頭空空如也,再沒有半點內力,整個人的氣質內斂得如尋常人一般,雅勒泰倫又豈會注意到他! 有了這樣的掩飾,楊璟就能夠安心搞事情了。 蒙古帝國實在太過龐大,南宋也并非他們唯一的敵人,長子出征的拔都,在西征過程中建立了赫赫威名,據說他已經收到了風聲,早早便以生病為由,拒絕出席今次的大忽里臺,這就等同于不奉乃馬真可敦的詔命了! 蒙古帝國四分五裂,那是遲早的事情,忽必烈后來建立的元朝,也只不過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如果能夠趁此機會,從中挑撥,加蒙古帝國分裂的過程,讓他們掀起新的內斗,那就更好了! 這個事情也并非一蹴而就,楊璟自然知道急迫不來,不過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將鬼面提前給戴上了。 有著怯薛歹開路,楊璟等人很快便進入了皇城之中。 這皇城不是很大,都是主要的皇室成員居住,周圍這是達官貴人的府邸和衙署等等,至于諸多領的衛隊和私人武裝等,都安扎在城外,也算是對皇都的一種拱衛。 窩闊臺汗死后,皇賬朝廷也是暗流涌動,為了防備突狀況,皇城也加強了守備。 許多皇親權貴都被迫遷出了皇宮范圍,只能安置在外圍,乃馬真可敦稱制之后,更是如此,整個皇城都交給了怯薛歹來護衛。 大薩滿被送進來之后,安頓在了皇城南面的一座蒙古帳中,雖然皇城內有土樓,但許多人都住不慣,還是蒙古大帳住著舒適,加上蒙古帝國禮制不健全,管理上也很是松散,這種情況也并不少見。 楊璟等人也被安排在了大薩滿的蒙古大帳旁邊,作為祭祀,雖然無法跟大薩滿相提并論,但待遇終究還是不錯的。 乃馬真可敦對大薩滿也是極其尊崇,很快就派了不少女奴過來,伺奉料理大薩滿的日常生活,連楊璟等人,也都有專人伺候。 妮茉也知道楊璟的蒙古話還不太靈光,很多時候都會主動出面,漸漸地楊璟也就被忽略了,許多人都只是將他當成沉默寡言的隨從罷了。 通常來說,祭司一般都是女子來擔任,但也有個例,楊璟既然能夠戴上祭司鬼面,宮中的人自然也就不敢多說什么,畢竟是大薩滿帶來的人,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 大薩滿當初就是不愿攪入皇族的爭斗,才選擇了歸隱,眼下又是乃馬真可敦半請半押,你情我不愿,自然不會有人認為大薩滿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意圖。 有了這層掩護,楊璟卻也沒辦法完全放心下來,到得夜間,奴婢們擺下宴席,又有不少色目人侍女搬來諸多擺設,更有官員前來問候,楊璟也就看得出來。 這架勢,怕是乃馬真可敦急不可耐,要過來探望大薩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