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零八章 宗云出兵杜庶調查
宗云手底下好歹已經兩千多號人了,想要東躲西藏并不容易,大朗山雖然是個不錯的地方,但蔡州的軍隊整日里圍剿,不斷壓縮著宗云的生存空間。 如今聽說雅勒泰倫竟然派人刺殺楊璟,非但害死了孫二娘,竟然讓楊璟也陷入了兇險之中,宗云怒不可遏,當即便領兵往淮食軍這邊來。 宗云從不會打沒有準備的仗,表面上的怒氣沖沖,不過是做個樣子,如果蒙古人上當輕敵,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羅道寧和甘露師太將蘇月羞和白牛圣印都交給了宗云,楊妙真曾經交托過劉漢超和常神岳,是故無論是紅旗墰和白牛教,亦或是紅襖軍的殘部,這些日子里都不斷往宗云這邊集結,宗云的隊伍也越發壯大起來。 當然了,宗云也不會盲目追求數量,但凡進入他麾下的,都必須經過他親自挑選。 到了最后,宗云挑選的標準之中甚至還有一條,忠不忠心無所謂,有沒有用才是關鍵! 即便你如何忠心,若沒有用處,進入太乙軍也只是負擔和累贅,如果你有真本事,哪怕只有一技之長都好,若愿意跟著宗云干,那就以兄弟待之,若不愿意,那就好聚好散,畢竟這是出生入死的事情,宗云絕不會勉強。 但若果你是細作,在宗云這里前腳離開,后腳就給蒙古人報信,那么抱歉,紅旗墰的人便是追到天涯海角,都會將你的命給討回來!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江湖武林勢力的加入,宗云想要刺探淮食軍鎮那邊的情報,并不是很難的事情。 探子很快就回報,聲稱雅勒泰倫那邊的內斗已經暫告一個段落,雅勒泰倫如愿掌控了軍權,但代價卻是,她必須以別吉的身份,嫁給她的一個堂哥。 實際上阿里不哥死了之后,那個堂哥才應該是接掌軍權的人,可雅勒泰倫橫插一腳,以女人的身份,強勢爭奪,最終才得了這么一個結果。 宗云也知道以如今的實力,對抗淮食軍鎮的蒙古軍隊,實在有些蚍蜉撼樹的意思。 但他既然決定加入這天下的霸業之中,心中便早有覺悟,勢力需要積累,但聲望更需要積累,他的每一仗,都是積累勢力與聲望的過程! 只有不斷大勝仗,才能為自己的軍隊帶來發展,蒙古人四處征戰,蒙古軍隊卻像滾雪球一般壯大起來,就是因為他們一直打勝仗! 蒙古雖然有著很多部族,但他們的總人口也就這么多,他們增長的勢力都是從哪里來的? 這些都是他們打了勝仗之后,歸附于他們的人,蒙古軍隊不斷壯大的,其實是漢軍和新附軍,在前頭當炮灰的,也永遠是這些人,這就是以戰養戰的精髓所在。 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用蒙古人的手段來對付蒙古人,宗云早就明白了這一點。 今番要對付蒙古人,宗云也比較罕見的召集了太乙軍和厭勝軍的人。 此時太乙軍仍舊只有千余人,而厭勝軍仍舊是五百人,加起來或許還不夠蒙古軍隊塞牙縫,但宗云卻知道,經過了蔡州的勝仗之后,他們士氣大振,加上八阜倉的軍備和物資,他們戰斗力已經今非昔比。 宗云看著這一千五百多人,暗中運了氣息,而后開口動員道。 “今番我等需要面對的是淮食軍鎮的蒙古人,我可以提前告訴你們,我需要你們做的只不過是制造混亂,以便我能夠混入蒙古大營,殺了他們新上任的掌兵大王,不想去送死的,現在就可以站出來,我會給你們足夠的盤纏,讓你們回家去?!?/br> 宗云早已跟鄭公禹等人進行過軍議,諸多首領對此次的計劃也心知肚明,怕也早已跟麾下的士兵們都通知過,要走的或許早就走了,能夠留到現在的,自然都是愿意追隨宗云的了。 這種沉默也是對士氣的積攢和提升,沉默地越久,士氣反而越是高漲,原本心中還有些退意的,見得大家都沉默,也都無人離開,反倒也生出信心來,堅決地選擇了留下。 鄭公禹等人也明白,想要畢其功于一役是不太可能的,即便他們能夠大勝仗,也無法吞下整個淮食軍。 所以宗云提出的戰略大方向是沒有錯的,這于楊璟刺殺阿里不哥可就截然不同了。 阿里不哥雖然是聲望高遠的皇族,是黃金家族的后裔,被楊璟刺殺之后,對蒙古人的打擊也自然是沉重且巨大的。 但經過了這么久的內斗,雅勒泰倫雖然在明面上掌控大權,但對那位新大王應該也是有著一定的掌控力的。 而經過了內斗,他們人心未穩,各方的損失想必也不小,在如此動蕩不安的情況下,宗云如果再將他們好不容易選出來的大王給殺了,那對于蒙古大軍的打擊,可就比楊璟當初刺殺阿里不哥還要更加沉重了! 再加上他們在蔡州的所作所為,一旦宣揚出去,只怕天下有志之士都會紛紛來投了! 宗云見得如此,也暗自點頭,終于有信心將自己的下一步計劃說了出來。 “今次作戰,本宗允許你們搶奪俘虜,但有兩條,第一,必須是蒙古人,而且不能是無辜的平民,只能抓現役的軍士,最好是探馬赤軍,若能抓到怯薛歹和云都赤,也算你們的本事,漢軍和新附軍都不作數,那些輔兵和民夫更是不行,第二,誰搶的人,誰負責養,誰搶的人,誰負責管,若自己搶回來的人有問題,本宗會主人奴隸一并斬首示眾!” 宗云此言一出,不由全場嘩然,便是鄭公禹也有些吃驚,因為這在軍議之中根本就沒有提及,顯然是宗云見得士氣可用,才臨時起意! 厭勝軍的人對蒙古人是恨之入骨,能抓了蒙古人來當奴隸,于厭勝軍而言,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若真如宗云所言,這道命令足以讓厭勝軍為之瘋狂,戰斗力最起碼提升好幾倍! 更重要的是,今次的任務本來就是指sao擾,目的只是為了給刺殺團隊造勢,吸引火力,以便宗云率領的刺殺團能夠將新任的大王給殺掉。 太乙軍看不慣厭勝軍的殘暴無情,厭勝軍鄙夷太乙軍的軟弱和虛偽,兩部分人馬一直都在暗中較勁,但今次卻保持一致意見,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著,在抓捕蒙古軍奴的競爭之中,一定要贏過對方! 而宗云只限制了抓捕的目標,要抓也只能抓蒙古的軍人,卻沒有說抓多少,對數量并沒有明確的限定! 若真能成事,只怕宗云的隊伍會在這一戰之中,起碼在數量上,快速提升到一個讓人驚訝的數字! 這明顯是宗云在放權,你們可以做軍官,但自己的部下卻需要自己去抓,相當多大的官兒,就抓多少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你們很恨之入骨的仇敵,這是多么強大的激勵! 從招納厭勝軍開始,宗云便一直在放權,他讓鄭公禹來負責厭勝軍,雖然讓于成和劉漢超負責練兵,但事實上并不會干涉鄭公禹對厭勝軍的管理。 即便厭勝軍一個個都是憤世嫉俗的無情之人,與太乙軍也相互看不對眼,但在宗云的眼皮底下,卻無人敢胡鬧。 宗云的這種管理模式,以及對自己隊伍的信任,使得軍士們有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感想。 只要他們想走,宗云不會強留,他們之所以留下來,是為了更好地去對抗蒙古人,宗云不是他們的主人,也不是他們的長官,而是他們的盟友,宗云只是為了這個團隊能夠更好,強大的凝聚力,才能夠產生強大的戰斗力! 這就是宗云為何即便人再多,也要自己親自一個個挑選的原因了。 這些人一旦明白了宗云的立場,才能真正做到所謂的集體榮譽感,才會知道他們與宗云并非一上一下的從屬關系,而是一左一右的平等關系! 這一點也是楊璟早先與宗云商討過的結果,這些人就像股東一般,他們越是拼命,這個團隊的發展就會越好,他們自己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 如此一來,試問還有誰不賣力? 宗云訓話完畢,全場也是一片寂靜,過得許久才爆發出歡呼聲來! 在這等樣的歡呼聲中,宗云抽出神符劍來,斬了黑牛白馬,祭旗之后,便帶著隊伍,由蔡州境內,往淮食軍鎮而行! 宗云展開行動的同時,安豐軍這邊,也有人開始展開了行動,不過并非軍事行動,而是調查行動! 葛長庚等人還在為楊璟續命,風若塵趕往巴陵去找鹿白魚,而林爵則帶著楊艾男,前往西南尋找董尚志所說的那個草鬼婆了。 可楊璟今番被刺,若說沒有內鬼,實在有些讓人難以信服,所以陳密和李彧等人,早一步已經開始行動,限制了內部人員的外出。 陳密和李彧幾個都是皇城司的人,刺探情報可都是好手,尋找內鬼這種事情,手段也多得是。 但問題是,他們也屬于內部人員,若讓他們來調查,難免有些用臟水洗手的意思。 所以眾人商議了一番,站在楊璟的角度上來考慮這個問題,若是楊璟碰到這樣的問題,楊璟該如何措置? 思來想去,他們終于決定避嫌,內部人員一概不準插手,請杜庶來為他們調查這個內鬼的案子! 杜庶是外部人,而且還是淮南這邊的提刑官,對于查案子也有不少經驗,放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杜庶也答應了下來。 當然了,身為地方官員,他也不能干涉皇城司的內部事務,即便真要調查,也要通過朝廷的命令,所以今次杜庶完全是以個人的身份和名義。 雖然有些顧忌,但眼下楊璟朝不保夕,若內鬼仍舊潛伏著,對楊璟和四位宗師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脅,杜庶也就顧不得這許多了。 眾人還在措置這諸般事情之時,楊璟卻終于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