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魚龍曼衍嘆為觀止
這魚龍曼衍,又稱之為魚龍曼延,泛指古時各種雜戲同時演出,有種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之觀感。 而后古彩戲法盛行,魚龍曼衍又特指大型的幻術,由藝伎執持制作的珍禽異獸模型來表演,有著不少幻化情節,稱為“奇偉之戲”,后又簡稱幻術是也。 魚龍便是古時神話中的猞猁,曼延也是一種異獸的名字,隋朝之時便有“魚龍曼衍之伎,常陳殿前,累日繼夜,不知休息”的記載,宋人也有說,看水戲,魚龍曼衍。 可見魚龍曼衍之幻術在宋時已經相當成熟和普遍,與勾欄瓦子里頭的雜劇同為風靡的文娛形式。 這也是古時最早最大型的幻術表演,據傳魚龍曼延是用彩綢彩紙等材料,扎成大型異獸,魚龍乃是大魚變幻成七八丈的巨龍,而曼延則指八十多丈長的巨獸,蜿蜒登場,背負巍峨神山,上頭有熊虎狼豹等猛獸相搏,又有猿猴追逐打鬧,孔雀白象等珍禽異獸盡皆現世。 然則畢竟是幻術,待得風停雨歇,一切奇幻之像又煙消云散,眾人無不嘖嘖稱奇。 楊璟對此也沒有見過,他也不敢低估古人的智慧,畢竟大宋是個非常神奇的歷史時期。 比如大宋時期的飲食,便是飲食巔峰時期,許多菜色便是后世都無法復制,便如同諸葛連弩,唐刀,大宋的神臂弓一般,后世的科技確實發達了,卻仍舊無法復制出來一樣。 楊璟是親身體會過花團錦簇的幻術絕技的,便是趙昀身后的絕世高手,武當的蓮花真人胡命橋,當初都被花團錦簇的幻術給困住,若非楊璟突然殺出,胡命橋都要被魏無敵暗算一把,吃下大虧! 當然了,楊璟參與了腳本的創作,也將花團錦簇的所有幻術都篩查了一遍,所以他很清楚,花團錦簇的本事,絕對能夠讓在場之人嘆為觀止! 此時鼓樂聲聲,關魚龍扮作老漁夫,而瑞國公主卻扮成一個漁家女。 身為金枝玉葉,扮成如此下作的平民,或許會有失體統,但宋人很注重文娛和精神享受,許多官員也都喜好這些表演,有時候甚至自己上場。 當然了,優伶藝伎都是低賤到不能再低賤的人物,即便成了名角兒,也都需要仰人鼻息,官員們也只是偷偷躲起來自娛自樂,斷然不敢公然上臺的。 可瑞國公主是誰?那是皇帝陛下的心頭rou,皇帝老兒舍不得罵,誰敢指指點點? 楊太后也認為有失妥貼,但畢竟是為了給自己祝壽,也就忍了下來。 而趙昀卻是眼前一亮,因為他是平民出身,他的父親最鼎盛之時,也不過是個縣尉,雖然衣食無憂,但作為一國之君,他的出身也成為了別人不愿也不敢去提的不宣之秘。 趙昀寵愛這個獨生女,這是人盡皆知的,但瑞國公主畢竟深居內宮,未曾吃過苦頭,也從未體會過平民的生活。 此時她扮成漁家女,在趙昀看來,這是女兒想要體驗父親曾經的生活,這是何等貼心的舉動! 女兒的表演雖然稍顯生澀,動作也有些僵硬,但這份心意,卻讓趙昀眼眶濕潤起來。 老漁夫與漁家女開始對話,劇情是老奶奶病了,老漁夫帶著女兒,下河去抓魚,想要給老奶奶煮魚湯,畢竟是祝壽,也體現了孝道,楊太后沒想到自己也躺著中槍,臉上頗有不悅。 不過趙昀卻看得津津有味,兩人唱了一會兒,便上了小舟,搖著櫓,唱著漁歌,又有青蓮煙波,這舞臺上的煙也不知如何造出來的,竟然帶著些許香氣。 老漁夫拋灑了漁網,拉起來卻是空空如也,如此反復,終無所獲,漁家女卻不斷鼓勵爹爹,見得爹爹累乏了,便偷偷撒了一網。 當瑞國公主親自撒網之時,趙昀眼睛已經通紅,因為那可是真的漁網,想要拋灑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瑞國公主卻做到了,可見為了這個表演,她也下足了功夫。 當她拉起網來之時,那漁網卻沉甸甸無法拉扯,竟然將小舟都拖帶了出去,吵醒了打瞌睡的老漁夫。 那漁夫醒過來,便與女兒一道,將那漁網拉到了船上,可漁網上除了一尾金色的小鯉魚,別無他物! 老漁夫嘿嘿一笑,唱著這魚兒雖小,卻能煮湯給老奶奶喝了,眼看著天色將暗,便想回去了。 然而瑞國公主卻說,這魚兒這般小,為何沉重如山?想必是河中神物,不若放它去也。 老漁夫卻心念著家中的老奶奶,可最終還是順了自家女兒,這老漁夫往空中一撈,便出現一個半透的琉璃魚缸來,瑞國公主將魚兒放入缸里,金色小鯉果真游動起來! 單憑這空手變魚缸,關魚龍便引得滿場驚奇,趙昀也是前傾著身子,完全投入其中。 兩人最終回到了家中,老奶奶也心疼孫女兒,任由孫女兒養了那金鯉,到得夜里卻餓的發昏,竟然半死了過去! 老漁夫也驚了,知曉那金鯉乃不凡之物,想要煮了那魚兒給老奶奶續命,可孫女兒卻攔住了。 當孫女兒哭著阻攔父親之時,許多官員的家眷也都為之動容,這小姑娘也是左右為難。 孫女兒想了想,便朝那金鯉唱道,若你真是不凡物,何不救了我家老奶奶? 那魚兒似是聽懂了一般,搖頭擺尾,那魚缸水汽蒸騰,漫出滾滾水煙,煙霧彌散之中,那金鯉化龍,直沖大殿,四周帷幕無風自起,仿佛有一條無形的巨龍在四處沖突,官員們的帽子都被撞飛,壽宴的酒菜紛紛被掀翻! 胡命橋等人都是沒見過排演的,雖然楊璟提早打過招呼,可都沒想到竟然有如此神鬼莫測的效果! 那無形的金龍仿佛就在大殿之中盤旋不去,過得一會兒,隱隱有巨龍低吟,水煙匯聚在大殿頂部,轟隆一聲雷響,竟然淅淅瀝瀝下起雨來! 所有人都驚呆了,這可不是他們平素里見過的那些彩扎的假貨,就仿佛有一條真龍,在大殿里頭游弋不去,竟然還行云布雨! 更讓人驚奇的是,唯獨趙昀的頭頂沒有下雨,楊太后也沾了光,并沒有被雨水淋到! 賈似道等人趕忙下跪,仿佛趙昀便是那條真龍,驚恐地趴在地上,朝趙昀大聲行禮! 臺上的老奶奶得了這龍雨的滋潤,也變得容光煥發,此時高采芝等眾人紛紛走出來,用各種器皿裝載雨水,不多時又是一聲龍吟,萬壽太乙殿的頂部竟然炸開一個缺口,那真龍竟直沖云霄去了! 而那大殿頂部破口之后,陽光投射下來,如同一盞射燈,投在趙昀的身上,將趙昀渲染得如天龍附體,渾身散發淡淡的金芒! 此時鼓樂停歇,全場死寂! 他們可都是大宋朝最為權貴的一撮人,什么珍稀之物未曾見過?這魚龍曼衍等,他們早就看膩歪了,可誰曾見過這等神奇的場面! 當所有人寂靜無聲之時,扮作漁家女的瑞國公主舉起那接滿了龍雨的魚缸,朝趙昀和楊太后恭祝道。 “祝爹爹和大娘娘(奶奶的意思)千秋萬載,仙壽無疆!” 身后那些藝伎也紛紛舉起手中盛著龍雨的金銀器皿,大聲恭賀道:“恭祝陛下、皇太后娘娘萬壽無疆!” 瑞國公主此時將那手中的魚缸用力一潑,臺下的官員們下意識就要用手去擋! 可那魚缸潑出來的并非水,而是一片片金葉子! 身后高采芝和關魚龍等人也都將那龍雨潑灑出來,竟然全都是金燦燦一片,耀眼之極! 眾人像伸長了脖子的鴨子一般,仰著頭,任由那一片片金葉子落在臉上頭上,有些人已經淚流滿滿,這哪里是幻術,這是神跡??! 楊璟從后臺看著遠處同樣目瞪口呆的趙昀,也滿意地笑了,將花團錦簇收下,果然是明智之舉! 為了這場表演,他可是求了楊妙真好久,因為需要在萬壽太乙殿上動手腳,在屋頂上安裝各種機關。 莫看臺上就只有關魚龍幾個,也別看只有短短這么一出戲,且不說情節如何,單說制造出這樣的效果,動用了花團錦簇所有人不說,陳錫賢那里借來的人,加上楊璟身邊的暗察子,近乎四五百人,才算完成了這項工程。 當然了,為了保密,關魚龍也有意將工作全都**拆開,每個單位制作其中一項,卻無法知曉全部,所以那些做工的,會覺得稀松平常,并無太大的秘密,可當他們看完了整體效果,驚奇震撼的心情,絕對與臺下那些觀眾是一般無二的! 他們甚至在懷疑,咱們昨夜加班加點,就是作這個?這個真的有咱們一份功勞? 這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也讓他們高高昂起頭來,慢說在萬壽太乙殿動些手腳,拆了都樂意??! 而楊璟卻看到趙昀眼角掛著淚水,許是讓他驚嘆之余,也想起了自己的往事。 這腳本雖然是寫給楊太后祝壽的,劇情也是圍繞拯救老奶奶,體現老漁夫和漁家女的孝心孝行,但楊璟知道,這個時代,這個朝廷,不是楊太后的,而是趙昀的! 他的劇情果然觸動了趙昀,因為趙昀便是那條小金鯉,他是民間的金鯉,而后化為巨龍,坐擁天下,掌控權柄,也曾像那行云布雨的巨龍一般,想要給百姓帶來恩惠,想要百姓風調雨順,想要大宋繁榮富強! 楊璟也未嘗不是在提醒他,陛下您曾經就像這巨龍一般,愛民如子,勵精圖治,也曾像行云布雨一般,將金葉子撒滿人間,那便是端平更化的小盛世! 您不該忘了過往的雄心壯志,也不該忘了收復家園的抱負,何不像那巨龍一般,沖破這大殿的頂部,直上蒼穹云霄! 趙昀顯然已經體會了楊璟的用意,這種形式的提醒,遠比文官們磕頭磕出血的以死直諫要更加直抵人心,要更加容易接受! 趙昀信任楊璟,想重用楊璟,用心良苦地讓楊璟帶刀入殿,護衛在他的身邊。 而楊璟為了提醒他,再度成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那條巨龍,何嘗不也用心良苦? 趙昀的眸光穿越人群,看著楊璟躲在后臺角落的身影,緊緊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