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橫幅征兵
書迷正在閱讀:斷獄、農女有毒:邪王寵妻無下限、唐銘、贅妻(女尊)、杠上妖孽九皇叔、最渣不過坑妃、重生之真不挖煤 完結+番外、重返大隋、大唐風華路、俄國教父
隘道劫兵,戰神攏心。 國黨軍的高官以升官發財誘導士兵,拉攏人心,吸引走一部分貪圖名利之輩。 人性多變,一些投機取巧的士兵洞察時機,認為國黨軍潰不成軍,各部都缺乏骨干軍士,有機可乘。 楊關直接無視這種行為,默認國黨軍的高官拉人,去留隨意,強求的瓜不甜。 敢戰之兵,熱血志士,他只求精銳士卒,易于管理,便于指揮,這樣的軍士杜絕內患。 面對潰敗局勢面不改色,挺身而出,勇于擔當,敢戰敢打,他只留這種熱血男兒。 楊關注重心齊,無畏,悍勇,無私報國的官兵,聚集精英,組建一支縱橫穿插小鬼子的部隊。 為此,他命令隊員在隘道上方豎立一條橫幅,以鮮血書寫:“委員長令,戰神聚英,唯求戰兵,孬兵離心!” 十六個血紅大字,橫在隘口上方,在勁風中招展,鮮艷奪目,途徑之人一目了然。 委員長令,此為拉虎皮扯大旗,站在軍令大義高度上震懾人心。 楊關撇下殷珍拉走先遣隊,無疑脫離了蔣光頭的視線,殷珍絕對會如實上報,蔣某人必定重視。 而隘道一戰為國黨軍挽回重大的損失,蔣光頭一紙電令有安撫之心,也為減少損失而不得不為。 蔣某人深諳楊關的秉性,不畏強權,一心抗戰,故而不便直接下達命令,而是隱晦暗許這種打好的招兵行為。 一拍即合,楊關巴不得拉攏一幫人抗戰,為歷練先遣隊員,以及后路做準備。 既然蔣光頭默認暗許招兵,楊關也不客氣,大張旗鼓的招兵,聚集精英。 戰神還有一些名氣,震懾力,故而以戰神攝服熱血男兒滯留,吸引人心。 孬兵離心為刺激人心,激發國黨軍士兵不服,逃跑是孬種誰受得了? 樹活一張皮,人爭一口氣,這是楊關故意激將,不在意惹眾怒,委員長就是擋箭牌。 因此,楊關不怕國黨軍的高官耍橫找麻煩,有本事去找蔣光頭理論,他估計沒有人敢放肆。 不過蔣某人要煩心了,必定會接到各部軍官的訴苦,委屈,聲辯,眾多隱晦聲討楊關的電文,他唯有吃啞巴虧。 隘道位置獨特,乃是撤離的主要通道,至關重要,蔣某人絕對不會放任不管。 因此,在先前下達隱晦默許電文的前提下,無論有多少訴狀都會壓下去,聽之任之。 這時,十八號觀察員大聲報告:“教官,左翼煙塵四起,可以確定是國黨軍的車隊,好像打著十八軍的旗號?!?/br> 楊關點了點頭,心中想起一人,羅卓英,他統領著蔣某人的王牌軍,乃是一位硬茬子。 不過只要不是小鬼子楊關置之不理,站在山包上思考,謀劃小鬼子會怎么應對。 明碼電文發出,一是震懾國黨軍的將官,促使蔣光頭插手,以便從中漁利拉攏精英。 二是向小鬼子宣戰,雙山沙一戰再續,戰神在此,有種就來送死。 楊關旨在打亂小鬼子的布局,以此來吸引鬼子高層的注意力,分散精力,為國黨軍爭取布置防線的時間。 手段并不高明,但應該很實用。 畢竟小鬼子被他打怕了,也重創了小鬼子的神經,無論是消耗還是兵力傷亡,小鬼子皆以慘重來形容。 此時此刻,楊關不但沒有戰死,反而明碼宣戰,試問鬼子高層會放任不管嗎? 不聞不問為示弱,小鬼子絕對不能容忍,無論是部隊的士氣,還是輿論,乃至國際影響,小鬼子都不甘失敗。 故而,隘道一戰不可避免,而且小鬼子會很快做出戰略部署,拉開一場決戰。 這時,羅卓英快步登上山坡,參謀團隨行,行至二十步外立定,標標準準的敬禮,參謀團效仿。 楊關略微詫異,有樣學樣予以還禮,面不改色,心不跳,期待羅卓英的說辭。 羅卓英威嚴挺立,朗聲說道:“我替犧牲的將士,抗戰英烈,以及先遣隊抗戰英勇,扼守要道減少損失而表示敬意!” 楊關微微頷首,這家伙倨傲,任然記仇,或是自己沒有位列國黨軍而耿耿于懷,心念電轉開口說道:“保家衛國,抗戰是我的本分!” 多說無益,這家伙心存芥蒂,若非見到招兵橫幅一定不會上山,他被刺激了? 羅卓英微微點頭,側身命令道:“傳令全軍,響應委員長的電令,十八軍沒有孬種,自愿留下來抗戰?!?/br> 一名參謀官高聲應“是”,迅速轉身奔下山坡,向車隊急行傳令。 羅卓英環視隘道一周,微側身說道:“此處地勢不錯,期望見到你再展英姿,保重!” 沒有敬禮,撂下一句話轉身就走,雷厲風行,不拘言笑。 楊關心里古怪,這家伙排外,記仇,也惜才?微沉吟揚聲說道:“你一定不會失望,靜候佳音吧!” 羅卓英不可置否,略微頓了頓步伐,沒有回頭說話,大步流星的下山,登車疾馳而去。 十八軍留下一個連隊的兵力,加強連,一百八十七人,整編連隊,足見羅卓英的部隊軍風齊整。 而且這個連隊全連德械化,自動火力,木柄手榴彈人均五顆,自備口糧七天。 軍容彪悍,一看就知道是精銳之師,戰斗力驚人,覺得不弱于小鬼子。 連長還是一位熟人,他當時在沙灘渡口與楊關并肩作戰,后來被羅卓英點名提拔。 寶山一線也有熟人,這些人對楊關比較熟悉,看到橫幅后自動留下來,加入戰團。 楊關卻看得心驚rou跳,自從羅卓英做出表率,但凡經過的部隊一一效仿,命令士兵去留隨意,這是什么情況? 陰謀,蔣光頭的算計?他的心里七上八下。 短短半日的時間,已經聚眾五千多人人,這樣發展下去不得了,驚人??! 人多楊關巴不得,謀劃一場大戰手到擒來,問題是后勤給養不足,五千多人餓肚子該怎么辦? 這一天的消耗可不少,正所謂肚中五糧人心惶惶,戰力全在肚子上,形勢異常嚴峻。 杜鵑柳眉緊鎖,擔憂的說道:“我們現在怎么辦?這么多人,一人吃一口也是一筆龐大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