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見聞
在虛空潮汐開始之后,鄒平的內心不止一次受到觸動,內心感受頗深,卻也沒有過多的表現在臉上。 不過此刻鄒平身邊并沒有其他人,只有一個祖龍,有沒有表現出來都沒有區別。 “進去看一看吧,看看這里到底是一個什么模樣?” 在這個地方,鄒平并沒有感覺到這里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體系,雖然如此,鄒平也沒有太過大意,隱蔽了自己的身影后,大搖大擺的從大門走了進去。 “造物之神奇,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br> 從近處觀察這個世界的土著生靈,鄒平心中不禁感嘆,眸中不時的有道道光芒流轉。 這些“植物人”外表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和一般的植物差不多,為數不多的區別就是體積。 一般的植物大多扎根在地上,這些“植物人”當然不會是這樣,以根須當做雙腳,枝干充當雙手,除了外表之外和人并沒有區別。 只不過…… “曇花?” 雖然和以前見過的植物有些不一樣,但一番觀察之下,鄒平不確定的自言自語,并不肯定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對此祖龍倒是沒有否認:“沒錯,就是曇花,只是和一般的曇花并不一樣!” 廢話,這能一樣?你見過一般的曇花能活動、有自我、還會說話? 對于祖龍的那一番廢話,鄒平只是翻了翻白眼,沒有繼續說什么。 進入這座城市之中,鄒平便開始觀察起來,很快便有了不錯的收獲。 和一般意義上的文明并不完全相同,這些“土著”雖然也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文明,然而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文字,這里并沒有用來書寫的文字,也沒有用來交流的語言。 也許在別人眼中看來,這很不可思議,因為既沒有文字、又沒有語言,怎么能夠稱之為文明? 雖然以常識而言確實如此,但這也僅僅是常識罷了,并不意味著絕對的真理。 這里之所以沒有文字與語言,是因為根本沒有那個必要,他們有類似于心靈感應的手段,沒有開口說話的必要。 其次,這些“土著”生靈有一個特性是其他文明望塵莫及,難以企及的,那便是知識傳承的手段。 人類創造的知識有著失傳的可能性,而這些“土著”卻沒有,絲毫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至于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知識可以毫無保留的傳承給別人,而且不用任何手段。 換而言之,在a發明某種東西的瞬間,相應的知識便出現了該種族所有人的記憶中,不會有一個例外。 不僅如此,盡管一個種族無數年積累的知識聚集在一個人的腦海中,也不存在腦容量不夠或者是忘記一類的情況。 甚至于,這些“土著”能夠根據自己遇到的情況,自由的調出自己需要的知識,不至于到時候手足無措。 而且和人類不同,這些“土著”并不存在紛爭,相處的很是和諧。 更準確的說,它們是沒有那個余裕展開紛爭、甚至于開始廝殺。 因為他們的壽命太過短暫,短暫到沒有那個資格產生紛爭。 盡管他們擁有屬于自己的文明與智慧,他們的壽命并不長,換算成人類的時間也就是一天的時間。 換做人類,一天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片段,然而對于這些“土著”,卻已經是一生。 如果不是有著知識代代傳承的特性,這里根本不會有文明產生,更不會有現在的這一切。 就拿鄒平眼前所在的這座城市來說,這里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年的時間,換算成它們的時間單位,那便是幾百代人甚至于上千代人。 以他們的壽命,想要完成這樣的一座城市,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做完的事情。 畢竟,這里走的并不是科技的道路,并沒有什么吊炸天的科技手段,或者是什么黑科技,完全就是肩扛手提。 單以科技水平而言,這里的科技不過相當于歐洲中世紀的水準,某些方面甚至還比不上中世紀。 朝生暮死就是對他們最好、也是最合適的形容。 朝而生暮既死。 這便是這些“土著”的一生。 然而這些并不是全部,這個世界還有一點特殊之處,在別的世界很少見,那邊是紀元輪回。 天空中那一輪紫色的太陽,便是紀元輪回的象征。 那一輪太陽雖然也有升降,但并不是日升月落,而是另有意義。 太陽升起之時,便是一個紀元的開始,屆時一切都將會從零開始,不會存在例外。 當太陽落下,便是一個紀元的終結,到時候任何生命都會不復存在,任何人為創造的痕跡都會不復存在,一切都將會終結。 而下一個紀元是什么,就很難說清楚了。 套用一句俗話:一切都有可能。 曾經有過那么一個紀元,成為主宰的生命就是人類,其中也存在著屬于自己的力量體系,只是終究都湮沒在歷史的塵洪流中,成為了歷史的一個片段。 然而這些并不是最吸引鄒平的地方,最為吸引鄒平的地方還是這些“土著”對待人生的態度,他們的態度,引起了鄒平的深思。 “人”各有志。 這一點對于任何人都是一樣,不會因為種族不同就有區別。 那些“土著”的生命雖然和曇花花開一樣短暫,卻很少有不滿的地方,大多想著在有限的生命內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 鄒平來這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放在這里,已經繁衍生息了好幾代人,其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事情。 百種人百種事。 有的就像是那些“狂人”一般,為了自己的目的,盡管不被他人理解,卻也從來沒有放棄,為的只是自己心中的一絲念想。 也有的一生過得極其平淡,完全就是一個模板式的生活,可以說這樣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他們卻也沒有過度的追求什么,依然是甘之如飴。 還有的,幾代人為了同一個目標,不停地奮斗、努力,沒有一絲放棄的念頭。 自己這一代人完不成,交給兒子,兒子完不成,交給孫子,如此循環重復下去,直至目標達成的那一天。 而諸如此類的事情并非是個例,也不是多少年才有一次的偶然,而是相當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