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因果緣由,逆天老子
到了這個時候,陰陽之氣已經逃不了鄒平的手心,被鄒平弄到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所以鄒平并沒有太過在意。 反倒是突然出現的老子,顯得實在太過神秘,把目光轉向了老子。 “水滿則溢福滿則損,盛極必衰,小兄弟應該知道這一點?!崩献訚M無表情的勸說鄒平,“凡事都應該有一個度,要知道過猶不及,因為一己私利,便對世界造成如此損失,實在是太過了?!?/br> 老子話中的意思鄒平自然是清楚的,只是清楚不清楚是一回事,認不認同又是另一回事了。 老子口中的“度”,鄒平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也明白老子為什么會這樣說。 眼界不一樣,決定了鄒平無老子的看法不一樣。 像老子這樣沒有接觸過虛空世界海的所謂“土著”,不管實力多么高,眼界終究受限于自身世界,哪怕目光再高遠,也是如此。 在封建社會初期,不可能有人打出廢除帝制、講究人人生而平等之類的旗號。 這不是因為他們比后世的人笨,只是因為出生的環境不同,這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有那樣的想法。 如果有,那妥妥的是一位穿越者,最起碼得到了穿越者的記憶或者知識。 老子也是這種情況,雖然自身學究天人,但終究沒有接觸過虛空世界海,更不知道世界的本質,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 所謂的“度”,本質上是對世界的妥協,為了光輝的未來,暫時犧牲眼前的利益。 但鄒平根本不需要這些,自然也用不著在意什么“度”。 世界的力量超乎人們的想象,唯有接觸到乃至于達到超脫境界的存在,才能夠無視世界的力量。 對于超脫者之下的存在,自然無法抵抗世界的偉力,這時候講究所謂的“度”自然有了必要。 為了更好的成長,老子口中的“度”是必不可少的。 人終究是自私的生物,雖然虛空世界海中有不計其數的人類,但唯有這一點是出奇的相同,我也不例外。 聽著老子的勸說,鄒平心里自言自語著,同時說了一句,話語的后半段滿是感慨。 “度?現在有講這個的必要?話說回來,你果然是天下奇才,如果不是出生在了這個世界,日后成就怕是不可限量?!?/br> 這不是鄒平自負,而是事實如此。 好歹鄒平也有這個世界部分掌控權,只要不是和這個世界現在絕對不能共存的兩端,世界意志基本不會對鄒平出手。 縱然這個世界變成了這樣,世界意志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騰出手對鄒平出手,等到有時間的時候,鄒平早就離開了這里。 只要鄒平人不在這里,這個世界又能對鄒平怎么樣? 正因為如此,鄒平才會那樣說,一個世界的部分掌控權,它的用處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人追求它。 “也對,以小兄弟的身份,講這些也沒有用,只是,萬一這個世界有什么問題,小兄弟也不會一點事都沒有?!?/br> 鄒平的話剛剛說出,老子愣了片刻后,很快就反應過來,似乎明白了鄒平為什么這么說。 畢竟老子是一名“土著”,無論才華如何驚艷,都不知道虛空世界海的存在,會說出上面一番話再正常不過。 頓了一頓,老子又是搖了搖頭,并不贊同鄒平口中“天下奇才”的說法。 “天下奇才?李耳何德何能?能夠當的上這個稱呼?李耳終究走錯了路,不然也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局面?!?/br> 短短的三言兩語,在鄒平心里掀起了滔天波浪,心神思索之際,很快猜出了老子話里面的意思。 以老子的話作為線索,加上本源空間中老子的那一道印記,以及鄒平自己的思索,很快就明白了老子這樣說的原因。 “類似于鴻鈞那樣的道路嗎?”鄒平心中喃喃自語道。 盡管時間不長,但以老子的話為契機,鄒平很快就弄懂了這個老子的本質。 這個世界的老子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從這個世界的《道德經》上可以看出一絲端倪。 當然,這里需要注意一下,這個世界的《道德經》與鄒平認知中的那一本并不完全一樣。 實際上并不僅僅是《道德經》,浩浩虛空,孕育了不計其數的世界,其中存在著很多相似的世界,孕育了很多幾乎一樣的存在,有著差不多的成就。 但也僅僅是相似,終究有不同之處,并非完全一樣,《道德經》就是一個例子。 老子走的道路與洪荒世界中“以身合道”的鴻鈞道祖有相似之處,但最后失敗了,自己也因此死了,而這也是老子能夠以投影的身份發現鄒平的根本原因。 老子雖然沒能成功,但終究沒有完全失敗,還是有一些成功的地方。 本來老子死了就死了,無論生前做了什么都沒用。 但鄒平的動作、將諸圣重新弄出來卻改變了這一點。 老子盡管只是投影,但本尊的遺澤依舊存在,對于這個世界有著一些更為深入的了解,也知道本源空間的存在。 知道本源空間的存在,自然也不難知道鄒平的目的了,因為鄒平壓根沒有刻意隱瞞過自己的目的。 有心算無心,會有這樣的結果也很正常。 “差一點就能成功的掌控這個世界嗎?真是恐怖的老子!” 具體的過程如何,鄒平并不清楚,但僅僅知道的那些,既然足夠讓人震驚了。 盡管沒有成功,自己也早已死去。 不過投影畢竟繼承了本尊的一切,對這個世界雖然沒有掌控權,但多少有一些“特殊”地位,足夠老子做到這些。 在世界意志的禁錮下,老子還能夠有所動作、沒有一絲力量還能夠在空中漫步,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恐怖! 這是鄒平心里的第一個想法,沒有任何依靠,全憑自己,就差一點掌控了這個世界,可想而知老子是何等逆天。 而老子之所以失敗,并非是自己做不到,而是在最后一刻自己放棄了。 不知為何,鄒平心里忽然閃過這樣的想法,鄒平對此沒有一絲懷疑的地方,似乎這就是事實一般。 為三國世界尚且如此,鄒平很難想象,如果給老子足夠機緣的話,老子會走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