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風月雙帝留傳奇
鐵羽軍雖然抓了玄武王府的人,可后來很快就放了回去,但是玄武王爺受了驚,后來雖然解除了圍困,玄武王爺到底年事高了,拖了幾天,還是殯天歸西了。 玄武王爺殯天,按規矩該世子風宛亙襲位。風宛亙便把玄武郡交給了自己的長子掌管打理,自己回成化城主持給父王舉喪。 風染跟風氏的關系疏遠淡漠,但玄武王爺到底是風染的父親,又看在大哥風宛亙的份上,風染還是去靈前祭奠了一番。在年關之前,風宛亙襲了爵位,成了新的玄武鎮國王爺。 隨后不久,就進入了年節。 因成德帝十月駕崩,皇帝雖然可以只服喪二十七天,但整個鳳國百姓和官吏們還須得服喪,百日之內不得設宴作樂。因此,承乾帝登位后的第一個年節,也只是跟宮里的太皇太后和太妃們聚在一起簡單吃了個飯,算不上設宴。因承乾帝目前只有兩位由教習收錄的選侍,位份太低,不足以擔事,后宮便仍由烏太妃和關太妃輪流執掌鳳印。過了子時,由兩位太妃帶領著眾女眷向承乾帝恭賀新年,承乾帝迎來了他的開盛元年。 那一刻,代表成德帝的時代已經過去,承乾帝的時代正式開始。 風染也參予了皇宮里了無樂趣的守歲,支撐到子時過后,向風賀響響道了恭賀。 風染的身體在休養之后,漸漸好轉,只是整個人都覺得頹廢了。不上朝,也不過問政事,卻常常去宮里向太皇太后請安,努力學著像賀月那樣,陪太皇太后聊些家常事,關心太皇太后的身體。彼此都刻意地不提賀月,都怕惹對方傷心。賀月在世時,兩個人的關系極其疏遠,賀月走了,風染同太皇太后的關系倒親近了起來。 除了去給太后請安,風染不上朝,便常常去忠毅國公府和玄武王府串門兒,在跟風氏疏遠了二、三十年后,終于恢復了跟風氏的血脈親情,風染也贏得了那些合國之后才出生的年輕子侄和侄孫們的敬仰和愛戴。 年節之后,嚴冬很快就過去了。到了二月,開了春,萬物復蘇,一切欣欣向榮。風賀響響因經歷了冬月大臣逼殺風染的事件,驟然變得成熟穩重,最后關頭,頒的那道旨,能夠在眾臣的裹挾中,堅持己見,維護風染,也為風賀響響贏得了軍心民意,同時也足夠他在朝堂上樹立起帝王的威信。 二月十五日,是風染生辰,風賀響響發話,叫皇夫府為風染cao辦生辰,叫鄭家,風家等親友都來為風染上壽。大家很是熱鬧了一回,風染的興致也很好,還喝了幾杯酒。 大約酒喝得有些過量,次日,風染的神色懨懨的,懶怠動彈,便在容苑里煨在床上,看了些閑書,又跟鄭國泰說了些閑話,到晚間風賀響響來請安時,風染已經早早歇下了。風賀響響便不好打擾父親,也就回宮去了,竟沒見上面,沒說上話。 十七日早間,小遠和鄭國泰看風染都過了辰時,還不召喚他們進去服侍起床,便進去看望。不想,幾呼不應,上前一摸,風染安詳地靜臥在床上,竟然已經心停氣絕了。兩人大驚,一方面遣人進宮通稟皇帝,一方面急召太醫。 太醫來得極快,只簡單檢視了一下,便知道已經沒救了。太醫看風染身體猶存余溫,尚且柔軟,推測應當是在天亮時分卯時離世。太醫又寬解道:風將軍睡姿安詳,當是在睡夢之中離世,未受苦楚。這種情況,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乃是一樁白喜。 史記:開盛元年二月十七日,卯時,遜武威帝壽終正寢,駕崩于皇夫府容苑,享年四十有四,在位三十一天。 風賀響響正在上朝,聽到消息,立即下旨休朝,奔赴皇夫府,在容苑里,不顧皇帝的風儀,撫尸大哭。隨后,一邊哭著,一邊跟鄭國泰一起,趁著風染身體尚且柔軟,親自為風染擦洗身體,更換殮衣,移至皇夫府正堂停靈,以盡人子之孝。 更換殮衣了,風賀響響在風染的貼身褻衣里,發現了一方陳舊的巾子。像這么陳舊的巾子,照風染的性子,早就要扔了,這么貼身收藏著,顯是極要緊的物事。 風賀響響展開來,只見舊巾上,當中用朱墨題著八個大字:“如朕親臨,悉聽號令?!卑俗值紫掠诸}了一行小字:“成德手書,見字如晤,不得有違?!?/br> 對這方巾子,風賀響響并不陌生。當年,賀月在七星崗遇襲,傳回死耗,索云國朝堂九國爭位,血濺隆安門,風染便是憑著這方巾子,在國家即將四分五裂的危急關頭,力挫各方勢力,登上皇位,并改國號為“鳳”,不負賀月重托,保住了國家的統一,保住了賀月的心血。 鄭國泰低聲稟道:“風叔說這巾子,將來,他要帶走的?!?/br> 是賀月,給了風染無保留的信任,把自己的江山交托于風染,才使得風染,在擺脫了男寵身份之后,又愿意以臣子的身份,重新回到賀月身邊,愿意盡心竭力輔佐賀月,實現他們共同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收天下成大同,為萬世開太平”的盛世目標。這方巾子代表著賀月對風染沒有保留的信任,奠定了他們彼此攜手并肩,相扶相持,相守一生的基礎。 交出自己,贏得彼此。 在清點風染遺物中,鄭國泰遞給風賀響響一個暗紅的錦囊,說是在風染枕下看見的。這樣的錦囊,鄭國泰前不久在風染交待風賀響響把那玉匣陪葬給成德帝時,他在那玉匣里看見過一個相似的。 其實,風賀響響也只看見那玉匣里放著一個卷軸,一個陳舊的暗紅錦囊,還有一本賀月寫給風染的奏折。風賀響響只看了那本奏折,沒有看過卷軸,也沒看過錦囊。 當下,風賀響響便把暗紅錦囊打開,里面是兩縷夾雜著幾根銀絲的鬢發編結而成的發辮。風賀響響和鄭國泰都認得這發辮:那是賀月迎娶風染時,在一眾親友的見證下,行結發之禮,編織的同心發結。 風賀響響把同心發結又裝回暗紅錦囊里,便打定主意,要把這同心發結和那方巾子,都陪葬給父親。只是父親直到離世,也沒有說過要跟父皇并棺合葬,他只能深深嘆了一口氣,知道父皇想跟父親并棺合葬,再續來世情緣的愿望要落空了。 鄭國泰看風賀響響長嘆,卻是個通透之人,稟道:“陛下,風叔跟臣閑聊時,曾跟臣說過,要跟先帝并棺合葬?!?/br> “真的?”風賀響響固然愿意完成他父皇的遺愿,可他也不想違背父親的意愿。賀月也有遺言在先,是否并棺合葬,要看風染的意愿,不能強求,不能強加。 鄭國泰道:“自然真的,臣不敢誆騙陛下。那日,風叔散朝,從宮里回來,跟臣說起朝堂上的事,指點臣該如何幫助陛下處理朝中派系紛爭,逐個評點了朝中各方勢力的優劣強弱說完這些,風叔長嘆說,若先帝還在,就好了。然后風叔跟臣說,先帝待他,情深愛重,生死如一,他愿意跟先帝再續來世情緣,換他來守衛庇護先帝一生平安?!边@話雖然沒有明說要并棺合葬,但風染表示愿意跟先帝再續來世情緣,自然要先并棺合葬,才能再續來世情緣。 作為鳳國的開國之帝,風染的喪事規格一切比照皇帝禮儀,風賀響響自己親自為風染守靈二十七天,并令大臣們以臣子之禮吊唁祭奠遜武威帝。 風將軍辭世的消息很快在風國傳開,各地駐軍紛紛為風將軍舉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動,各地百姓,尤其是那些經風染之手收復回來的失地上的百姓,紛紛自發地組織了祭奠活動。 如果說,在大臣逼殺權jian那天,所謂的萬民請命,所謂的緊急軍報,所謂的京畿守軍圍城,還含有許多人為cao作的因素。如今全國各地紛紛自發祭奠風大將軍的活動,充分說明,遜武威帝在民間的聲譽威信之高,足可與成德帝并駕齊驅。 風賀響響看著各地官吏和駐軍紛紛稟報上來的奏折,暗自慶幸,他沒有聽信那些大臣鬼迷心竅的建議,不然他真是古往今來第一大冤大頭。 二十七日之后,皇帝守靈期滿,成化城內的百姓再一次傾城出動,送遜武威帝出殯。由風氏和鄭氏選了八十一個子侄親自為遜武威帝抬棺送靈,備極隆重哀痛。靈柩送入賀氏宗廟,在舉行了隆生的祭奠儀式后,被放入宗廟下的函洞密室中,跟成德帝的靈柩一起暫時停放,等待擇吉下葬濟陵。 史記:開盛元年十月十五日,承乾帝率禮部為成德帝和遜武威帝舉行了并棺儀式。帝夫恩愛不絕,并棺合葬,堪為當世夫婦恩愛的典范。 并棺,就是把兩具棺木,盛裝入特制的大槨中,一槨兩棺,生同床,死同槨。 史記:開盛元年十月十八日,成德帝與遜武威帝的并棺大槨落葬濟陵。 濟陵雖然埋葬了三個人,但在濟陵的主墓室中,只有兩具棺槨,一具是成德帝與遜武威帝的并棺大槨,一具是謐淑皇后的單獨棺槨。 濟陵埋葬了鳳國的兩位開國皇帝,很快,百姓們便形象地把濟陵稱為雙帝陵。后世百姓,為了方便區分,便把成德帝稱為文帝,遜武威帝稱為武帝。 文帝和武帝攜手并肩,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共同驅逐霧黑,一統鳳夢河山,實現了他們一統江山,開創萬載盛世的宏偉目標,為后世之人,留下了無數傳奇。 文帝和武帝也開創了兩個男子結褵結發的先河,并被記入史冊。他們彼此恩愛纏綿,繾綣情深的事跡,更留下了無數傳說。 曾經,盛贊也好,詆毀也罷,謠諑紛紜,皆是過眼云煙。這一生,他為他,撐起了一方天地,遮風擋雨;他為他,消磨了一生銳氣,開疆拓土。崢嶸歲月,攜手共濟;戎馬倥傯,并肩擔當;雙修續命,情深愛重;白首結發,愿盡來生情緣! 現如今,他們永遠在一起了,恩愛不疑,生死如一。 -全文完- 天際驅馳 2015/12/19——2017/08/02稿于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