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主戰與主和
作者:天際驅馳 風染沒想到這么晚了,會在都統帥府遇到賀月,狹路相逢,一怔之下,風染跟莊唯一趕緊躬身行禮。賀月亦遠遠停了步,道了聲:“平身?!钡蕊L染站起來,望著風染,淡淡問了聲:“你們今兒這節,過得高興罷?”又看著莊唯一道:“你回來得真晚!” 不知怎么的,風染覺得賀月這句話說得,竟然帶著幾分嫉妒之意。一時,風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都已經亥時了,皇帝還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都統帥府里做什么?難道皇宮里是不過中秋的么? 莊唯一回道:“臣惶恐!” 賀月收斂了神色,說道:“你們過得開心,就好。朕回宮了,不用送駕?!睅еo衛內侍,側身從風染和莊唯一的身畔走了過去。風染回頭看著賀月離開的身形,雖然不算孤單,那淡淡的神情,總讓人覺得冷清,連眼眸里都盛著冷清。風染想起去年冬月時,賀月用莊唯一的生辰騙他入府,也是在這樣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賀月用雙手合著他的手,替他取暖,那時,賀月全身都是溫暖的,連眸子里都盛著暖意,消融了風染凝結在心底的玄冰。 盡管自己那么粗魯地錯怪了賀月,但是賀月并沒有生氣,還是一直都對自己很好,雖然避著不見面,可是賀月從未停止過對自己的關心。風染又想,賀月為什么會斷然拒絕跟他搭伙吃飯?賀月以前不是挺喜歡跟他歡好的嗎?賀月什么都不圖他的,究竟為什么呢? 風染雖然對敵人冷酷毒辣,但對關心愛護自己的人,心腸卻是極其柔軟的,賀月一直對他好,風染并不是不想回應,可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廢寢忘食地批閱公文?或是殫精竭智地籌謀戰事?可那都是公務。風染知道在賀月心里,公務政事是要跟私情分開的。風染不知道該如何在私底下回應賀月對他的好。 難不成,半夜里送盞什么羹進皇宮去?可那也要送得進去呀!自打皇宮被奪之后,皇宮的門禁就變成無比森嚴。風染想著,要是下次賀月再來書房外偷窺,他就請他進來坐。知道賀月避著自己,并不是要冷落自己,主要是怕一不小心撥撩到了自己,導致自己泛起情潮又不得抒解,大約也怕自己又因此溢了精,對身體和壽數都不好,總歸是愛惜自己的意思。其實風染的功法并沒有練到那么高,只要隔著一些距離,不發生氣息相聞,肌膚相觸,風染還是沒那么容易被撥撩的。 等賀月走遠了,看不見了,風染才問莊唯一:“你知道陛下在府里?” “嗯?!?/br> 等我?可是,風染沒敢問出來。他們在容苑里聊得開心的時候,賀月冷清地呆在都統帥府等他?等他做什么呢?一起賞月嗎?后宮那么多妃嬪,還怕沒人陪他賞月嗎? 過了中秋,鳳夢大陸的形勢驟然嚴峻了起來。霧黑入侵以來,百業蕭條也就不說了,鳳夢大陸的東西兩路和北路在霧黑和匪嘉的雙重統治下,先是死了許多平民,活下來的百姓也流離失所,導致土地大面積拋荒,不少地方赤地千里,鳳夢大陸以前存下的陳糧,也在這兩三年的戰爭中消耗一空,許多人都預見了即將來臨的荒年,那稻谷長在地里尚未完全成熟,就有人搶收,這一開了頭,頓時成了一股風,在匪嘉轄地,秋收時節便開始搶糧,那尚未成熟的稻谷提前收割了,人為導致減產,對缺糧情況雪上加霜。匪嘉里人心惶惶,憂心忡忡,到處彌蔓著悲觀絕望的情緒。 搶收糧食行徑差點從匪嘉傳遞到中路三國。三國急忙派兵,日夜看守著田里的糧食。賀月趕緊發布安民詔書,說索云國所產糧食足夠養活境內百姓,雖非豐年,但也不是荒年,叫大家不要囤糧,沒糧的也不要驚慌,官府會開倉賑饑,叫百姓放心。然后把這安民詔書發下去,叫由甲長里長負責,傳達到每村每鎮。隨后,賀月又向汀國喆國發出照會,說汀國喆國如果糧食不夠,索云國可以提供支援,三國互為守望,當精誠協作,共渡時艱。 能夠避開戰亂,安居樂業,中路三國,尤其是索云國可以算是鳳夢大陸上的一方樂土。 有風染打理指揮戰事軍務,賀月便專注于吏制政務的革新和整頓,民生民心的安頓和安撫,諸工百業的扶持和優惠,也嚴厲打擊貪污腐敗,官商勾結,欺行霸市,憂亂民生的行徑,大力倡導仁義禮智,忠孝節悌,信恕勇讓這些在鳳夢大陸流傳了上千年的傳統美德和風俗。如果不是因為戰爭的關系,索云國的經濟可以得到長足的發展。盡管如此,索云國的賦稅收入,并沒有太多的減少,經濟并未大幅衰減,加上以前的國庫儲備,預計還可以支持幾年的戰爭。 賀月在這期間,把他以前的政治想法和各項惠民惠農惠商惠工等策略一項項實施起來,印證了對錯,取得了經驗,也為一統鳳夢之后所要實施的國策作了先期探索,為盡快實現為百姓安身立命的目標,可以少走彎路錯路。同時,賀月也向其他七國展示了自己治國理政的強大實力。有異心的幾個王爺,看了賀月提綱挈領抓緊權力的強勁手腕,從容駕御制衡各方勢力的超卓能力,不得不息了奪位之心,且做自己的清貴閑散王爺。 因為一早就對戰爭有足夠的估計和衡量,雖然支撐戰爭的有許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糧食,自賀月開始,整個朝堂上下最關注的就是農耕,絕不允許土地拋荒,且鼓勵開荒,除了稻谷,鼓勵種植各種可以充饑的高產農物,以盡可能地緩解糧食壓力,因此賀月那道安民詔書并不是虛言安慰。 相比這下,耀乾帝的治國理政能力明顯比賀月差了許多,或者說,耀乾帝注重的是軍事武功,以前就熱衷于四處征討周邊國家,對文治民生這方面,耀乾帝本就極度欠缺,被霧黑蠻子扶持上臺,接手的根本就是個爛攤子,重新稱帝不到一年,就面臨著大 饑 荒的即將爆發,耀乾帝并不關心民生,但是軍隊儲糧頻頻告急,沒有糧草還怎么打仗?耀乾帝在跟蘇拉爾大帝商議之后,以嘉國名義,向中路三國發出停戰求和提議。 這個提議包括:為表誠意,匪嘉退出南棗郡地區,把整個南棗郡歸還給索云國。在嘉索邊境,各方帝王于南棗會盟,簽署和約。以各方現行統轄區域為各自領土,分域而治,互不侵犯。和約簽署之后,開放通商。 求和提議一提出來,頓時在各國朝堂引起一片爭議。 在索云國朝堂上,眾大臣立即分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天天從上朝爭論到散朝,大家從各個方面闡述主戰和主和的利弊,在朝堂上辯論得臉紅耳赤,口水橫飛。 在三國朝堂大臣的爭辯中,匪嘉率先從南棗郡撤了兵。 隨后汀國和喆國先后表示,唯索云國馬頭是瞻,同時表示,因南棗郡并不是他們國境內,如果索云國同意會盟,介時他們不會帝王親至,而是派大臣前往。 而索云國朝堂上主戰和主和的爭辯從一開始就傾向于主戰,主戰派明顯比主和派多得多。原因無他,只因索云國是八國合一!不,現在應該算是九國合一。 烏國雖然被滅了,皇帝和皇子們均未逃出,但在索云國的皇宮里還有一個烏國宗親,烏妃可以算是烏國的代表,烏親王的封地還在烏國故都呢!烏妃如果能熬成烏太妃,將來還盼著能回故國故都養老。這仗要是不打了,就這么簽了和約,原烏國國土就名正言順地變成了匪嘉的國土,烏親王的封地食邑都在原烏國,這一下就變成了匪嘉的了,難道要叫賀旦跑匪嘉去收租子?難道要叫自己跑匪嘉去養老?雖然封地食邑可以改封,可怎么也比不上故國故都的情誼! 再說了,是霧黑蠻子的入侵逼得烏國退入依山苦守,而匪嘉更是出手滅掉烏國的罪魁禍首,怎么能讓匪嘉跟霧黑勾結,堂而皇之地占據自己的國家國土?這從感情上無論如何邁不過去! 后宮不干政,烏妃為人中庸淡泊,也從來不對朝堂政事指手劃腳,這一次,破例地跑到賀月的御書房里,跪在賀月身前,痛陳利弊,慷慨激昂地表達了自己主戰的決心。 一得知匪嘉求和的消息,本來有特權,可以不上朝的幾個異姓王爺,不用宣召,不用私下討論勾連,不約而合,都齊刷刷上了朝。 甚至連兩個暫時合并國,昊國皇帝和榮國太子,本來是從不參合索云國內政的,也有顧不得身份尷尬,上了朝。雖然他們未削帝號和太子尊位,但仍是合并國,在索云的朝堂上,他們不得穿帝服,不得戴十二旒冕,仍得站在璽階之下,仍得對成德帝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