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強灌化功散
作者:天際驅馳 賀月那么辱他欺他,他怎么可能喜歡上賀月呢?黑暗中,風染張了張嘴,想分辯,卻又覺得不知道該怎么分辯,似乎鄭修年說的都是實情? 鄭修年吸一口氣,按捺下心頭的煩悶和怒火,冷冷質問:“你不肯跟我雙修,又不能采別人的精元,也不采他的精元,什么都不肯做,少主,你是準備等死???”鄭修年越說越是生氣,他家少主在那狗賊手下吃的苦頭還少了?怎么一點不長記性?怎么能還對那混蛋動心動情?鄭修年一掀被子,便下了床,又回身給風染掖好被角:“你身子已經暖了,我還回去睡?!?/br> 風染的身子現在是暖和了,可是若沒有鄭修年在身邊,他會越睡越冷,早上都是被冷醒的。往日鄭修年給風染暖被窩,一般會等風染睡著了再悄悄離開,現下提前離開,顯然鄭修年心頭極不舒服,生著氣。 臥室里靜了一會,只聽見鄭修年上了床,把被子扯開團身裹好躺好,說道:“睡吧。明天你該上朝了?!崩淅渲S笑道:“養好精神,明兒在朝堂上見著那狗東西,才好撲上去,哪用等到晚上?” 他不可能喜歡上賀月的!不可能的!一定一定是鄭修年的錯覺!風染毫不猶豫地暗暗否決了鄭修年的猜想,一定一定是鄭修年多心了! 風染本就淺眠,這一晚總覺得心頭揣了什么東西,沉甸甸的,心情也是起起伏伏極不平靜,便想了許多事,到快天亮時才瞇了一會兒。半夜里就聽見鄭修年輕手輕腳下床離開了,風染猜想他是去會紀紫煙去了吧?風染曾提議直接把紀紫煙接到都統帥府后宅來住。但都統帥府人多嘴雜,鄭修年和紀紫煙迫于世俗的眼光,雖然一個未娶,一個未嫁,也不敢公然姘居,只得由著鄭修年在都統帥府東邊的東大街上花高價盤下了間前店后宅的茶樓來給紀紫煙營生和居住。鄭修年常常半夜去看她,只是清晨便會回來。 風染早上起來時,鄭修年還沒回來,風染也不等他,自己上朝去了。 此次上朝,風染并沒有什么大事需要上奏,主要就是在朝堂上就自己此次北上之行,向皇帝和百官述職。此外,他還調動和撤消了兩個小郡的駐軍,更是要在朝堂上交待清楚。雖然這是他職權范圍之內的事,但他仍向皇帝稟告,向百官報備。他知道他現在的權勢極大,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位甚至超過親王??墒?,越是這樣,他便要越加謹慎,越加不能獨斷專行,越加不能引起皇帝的猜忌,事先請示,事后稟報,未雨綢繆。 風染的這個都統帥,是超品階,在全朝堂上是最大的官職,因此直接站在朝班左列第一排第一位,距離賀月極近。雖然離得近,但風染一臉肅穆,目不斜視,舉止行動中規中矩,毫無違儀。賀月高坐朝堂,也是一臉端正,威嚴雍容,眼角兒都不多瞥風染一下。 風染心里暗暗松了口氣:好在他功力不深,只是在跟賀月發生碰觸之后才會情欲難忍,還不至于看見賀月或是聽見賀月的聲音就要被撥撩起情欲。至于以后,風染倒不太擔心,想必只要他跟賀月保持一定的頻率,消解了身上的情欲,應該不會發生那種情欲難忍而導致失控的情況。 賀月并不在朝堂或政事上特別關注關照他,這更讓風染覺得安心。他跟他就是君臣關系,不想他們的關系顯得曖昧特殊。 散了朝,風染回到都統帥府,鄭修年仍未回來,便叫府吏們都坐了一堂,一起吃個飯,意示親近。風染待自己的屬下,一向優厚親近。只是風染雖然坐在上位,想著晚上要行云雨,便只吃了一碗齊姑姑蒸的蛋羹。再說,多人同桌而食,筷子此起彼落,風染也伸不出筷子敢去夾那些沾染了誰誰誰口水的菜肴。只是坐在上位,跟大家拉拉家常,說說話,鼓勵大家勤勉辦差。 吃了飯,風染又看了些文牘案牒,昨天召見的各個在都武官便陸陸續續的來了。這是風染上任后第一次大模規召見下屬,為示隆重,便開了前堂正殿。 這前堂正殿在太子府時期就有,是太子們用來大規模接見臣下和議事的地方,娶妃,接旨之類,太子府的重大事件都在前堂正殿進行。這前堂正殿布置得也像個小小朝堂,上面是璽階,地面升高了一階,璽階上是紫檀五龍書案和紫檀五龍椅?;实劬琵?,太子五龍,皇帝用色明黃,太子用色深紫。璽階之下的大殿里是空闊的,用來根據不同情況,站人或坐人。 風染為了避諱,早就把五龍桌椅撤了,換了一些尋常的精致桌椅。大殿上縱向排開幾排座椅,配了小條幾。 風染召見武官,并不是有什么決策決議要宣布,只是找他們來議議事,權當聊聊天,說說跟軍政兵權有關的話題。因此風染到正殿時,很是平和地叫武官們隨意落座,叫下人上了茶水和糕點。今日的用意,風染主要就是征詢一下武官們對軍制革新和駐軍調防的意見和建議。當然,風染不會提前透露口風,說自己要在這兩方面下刀,只是在跟武官們閑聊時旁敲側擊,引導著武官們發表自己對這兩方面的見解,同時也了解和考查著在都武官們的志向和能力。 一直以來,軍制都是配合著貴庶之法來設置的,著實混亂,制度不全,調派不靈,糧晌不均等等問題極多。當初在鼎山上,風染的意思只是讓賀月把兵權給他,他帶著軍隊趕走霧黑蠻子,殺到鳳夢一統就達到目的了。哪料到賀月竟然把軍政和兵權悉數全交付于他,對他寄予了超過他自己預期的厚望,他便不能負了他的期望。 既然接了手,撇開貴庶之法,風染便想興利除弊,先從最混亂,最迫切需要整頓的軍制和駐軍上下手,朝著賀月所說的“開萬世之太平”的方向去努力。賀月把軍政和兵權扔給了風染,并不是自己就不管事了,前后兩夜清談,賀月談了許多自己對軍制和駐軍的革新構想和意見,給了風染極大的幫助,因賀月自己對軍隊的情況了解甚少,就鼓勵風染大膽革新,構架一個在廢除了貴庶之法的基礎上適應新體制的軍制。不過風染更著急調整駐軍,現在正是戰火連天之時,怎么樣合理調派兵力,把有限的兵力用在刀刃上,更加穩妥地把霧黑大軍拒于他們的防守圈之外的同時,盡力減少傷亡,才是最迫切的。 風染都沒有高高在上地坐在璽階高臺之上,而是隨意地坐在眾武官中間,帶著淡淡的笑容跟武官們談論著,也不介意一些粗鄙的武官說些臟話渾話,只是護著手中的茶水不讓人碰到了。眾武官只覺得風染甚至是平易近人,沒有什么官架子,說話也不打官腔,所以跟風染交談甚歡,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沒什么顧慮。 在都城的武官不少,一些貴族武官不愿領兵出征,這部分人大多嬌生慣養,貪生怕死,說不出什么見解來,只是插諢打科,另一些是剛從各國合并進來,剛剛在吏部兵部報了道,等著考查過往軍功再行錄用的武官,還有一些是年老退役或是身有傷殘,在都城里休養的武官,這兩部分武官大多曾掌過兵權,帶過軍隊,對軍制和駐軍多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給風染提了不少建議。 既然是閑聊,大家想到什么說什么,說得極是凌亂繁多,沒有條理,風染只得默默地使勁記在腦子里,不由得想:要是鄭修年在,叫他偷偷拿筆記下來,可有多好。他是裝作閑聊,讓大家隨意聊聊,肯定不能拿筆記下來,他要是拿筆來記,氣氛肯定立即就不對了。唉,不知鄭修年上哪了?怎么快一天了都沒見著人?該不會為了晚上的事,他一大清早就避出去了? 風染正這么想著,想不到鄭修年就回來了,快步走進前堂正殿里,一臉慎重之色,疾走到風染身前,抱拳一禮,稟道:“將軍,有緊急軍情!” 既然有緊急軍情,風染不敢怠慢了,便叫眾武官先散了,等他日空閑了再召眾位閑聊一聚,然后便跟著鄭修年出了正殿。 風染本以為鄭修年會帶著自己去前堂前廳會見稟報緊急軍情的人,或是引自己去書房看緊急軍情文書,哪料到鄭修年引著風染,一路往后宅而去,不由得滿腹疑竇。都統帥府作為一個前堂后宅的官邸,后宅是用來安置官吏家眷的地方,屬于私人場所,稟告緊急軍情,怎么會跑到后宅去了?還跑到他們的臥房去了?風染頓時就覺得不對了! 還沒等風染問出來,鄭修年已經引著風染快步走回了臥房,推門進去,等風染進入后,又回身把門掩上。 展眼一掃,臥房里看著一切正常,并沒有多一個人,難道緊急軍情是用文書通報上來的?那應該放在書房里才對。風染疑惑地問:“修年哥,什么緊急……”一句話還沒說完,使覺得身上幾處要xue在剎那間全被封住,鄭修年一條手臂猛然扼住了風染的咽喉,死死把他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