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道德心經
商丘,上將軍府。 “先生已經閉關半月有余,卻是不知何時會出關?!?/br> 桓常吐出一口真氣,視線投向東方姬耳居住的房屋,目光仿佛能夠穿越墻壁。 宋國境內新法的成功推行,與姬耳的建議脫不開干系,這兩年時間,姬耳也用自己的表現徹底將桓常折服。 桓常只能從心中感嘆,姬耳是一個奇才,一個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這種奇,不僅表現在對方治國理論與思想上,還有姬耳對于武道的理解以及闡述。 兩年時間,桓常給以姬耳很大權力,將新法中加入了那種無為而治的思想,這種思想正好契合宋國百姓的性格與生活習慣。 也正是因為這樣,新法才能很好的推廣下去。 如今的宋國,很多時候官府只是執行機構,百姓們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 由于百姓們擁有監督官吏、舉薦人才、建議修改律法的權利,導致百姓們對于新法極其擁戴。 雖然這種制度還不太完善,卻也正應和了無為而治的思想, 無為而治本意乃是不妄為,并非不作為。 從制度上來講,姬耳強調君主當以合適的法律制度約束臣民,而不能因為自己喜好隨意行事,如此君主無為,則百姓都能遵守律法。 從君主用人上面來講,姬耳認為君主應當知人善任,將合適的人才擺在合適的職位上,具體事情分攤給臣下去做,不必事必躬親,這也是無為。 概括來講,無為而治主張的乃是寬刑簡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盡量靠百姓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 至于君主以及官吏,只需做好必要的本分工作即可。 這種主張,其實由還政于民意思。 還政于民,君主無為而民有為,則天下大興;知人善用,君主無為而臣有為,則朝堂清明。 “先生的觀點還是太過理想化,不過借鑒部分倒也能夠契合宋國國情?!?/br> 想起了姬耳在將自己思想融于新法進行推廣的時候,期間所遇到的難題,桓常當即苦笑的搖了搖頭。 “不過就像墨兄的墨學那般,先生無為而治的思想雖然很難徹底實現,終究還是讓我感到敬佩?!?/br> 想起了墨子任,桓常又是一陣失神。 如今的墨子任,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十分理想化的單純年輕人,已經在江湖中闖下了赫赫威名。 不少與墨子任志趣相投的俠客,自稱墨俠聯合一起行走江湖,除暴安良為民做主,哪怕明知不敵也要管盡天下事。 這些墨俠如今的實力雖然還顯得很弱,可是有那股熱血與沖動,以及在百姓中的聲望,讓這群年輕的墨俠擁有了極大影響力。 “若墨兄他們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假以時日,這些墨俠也許能夠成為被載入九州歷?!?/br> 想起了那些墨俠,桓常不由暗自感嘆。 如今的墨俠,與千余年前武者剛剛崛起之時,那些為了天下道義行走江湖,甚至不惜殺上諸侯府邸的俠客非常相似。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為國為民、毫無私心的俠客們,最終變成了占地為王的各大宗門,多少讓人感到唏噓。 在桓??磥?,墨子任如今所做的,也許就是想要恢復上古時期那些俠客敢于奉獻的精神。 至于九州歷,乃是記載了九州重大事跡的史冊,哪怕一個小諸侯國的興衰,都沒有資格載入其中。 桓常覺得墨俠可能被載入九州歷中,也可以看出其對于墨俠的看重。 “嗡!” 就在桓常胡思亂想的時候,東方忽然產生了強烈的真氣波動,這種波動以姬耳閉關的房屋為圓心,朝著四面八方擴散而去。 “那是先生的氣息!” 感受到那股沖天而起的氣勢,桓常當即感覺心中狂跳,而后鼓蕩體內真氣,迅速朝著姬耳所在方向趕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br> 桓常剛剛飛出屋外,就聽見了姬耳那非常有磁性的聲音。 聽完這段話以后,桓常身體不由停頓下來,臉上忽而露出疑惑的神情,忽而面露喜色,表情變幻不定。 此時的桓常,在聽到了姬耳的聲音以后,居然陷入了頓悟之中,對于道的領悟越加清晰明了。 那道模糊的門檻,仿佛也變得越發清晰起來。 不僅是桓常,莫道、柳三刀、暗影,以及上將軍府內達到入室巔峰境界的武者,居然都有所領悟。 本來還有些嘈雜的上將軍府,在姬耳聲音響起的那一刻,居然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中,哪怕不會任何武功的普通人,此時也感覺腦袋清明,仿佛突然間開竅了那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br> 姬耳的聲音低沉、緩慢而有力,那些陷入頓悟中的武者,對于道的領悟越發深刻,可是不少悟性較低的武者,領悟起來卻感覺越來越吃力。 有幾人強行領悟,最終只能口吐鮮血,導致肺腑遭受重創。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br> 姬耳的聲音越來越縹緲,仿佛來自九天神靈的呢喃。 不知何時,白衣統帥的身體已經出現在了桓常身邊,看著姬耳所在的房屋,眼神復雜有些復雜。 只不過,桓常已經陷入頓悟中,根本沒有注意到白衣統帥。 “哎,道德心經終究還是未能寫完啊?!?/br> 就在桓常沉浸于那些話的意境中時,忽然聽到了姬耳的嘆息,其中還夾雜著深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