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無賴
“第五代宋仁軍,誓死效忠君上!” 整齊的吶喊聲在山中回響,各種由戰氣凝聚的神獸虛影仰天長嘯,仿佛在為新君登基慶賀。 每位宋仁軍士卒臉上,都帶著狂熱的神色。 他們都是聽著初代宋仁軍的事跡長大,雖然始終困守在襄公陵寢附近,卻也渴望效忠襄公后人,渴望與書劍閣并肩作戰。 前面三代宋仁軍全都帶著遺憾老死山林,只有他們這一代可能實現愿望,這些士卒又怎會不激動? “宋國必會強盛,宋仁軍必將揚名九州!” 桓常此時也感覺心中激蕩,揮舞著雙臂大聲呼喊,那宛若洪鐘的吶喊直插云霄,甚至就連在宋國宗室陵園外圍巡邏的士卒,都聽到了聲音。 “宋國必會強盛,宋仁軍必將揚名九州!” 士卒吶喊,虎嘯龍吟。 寂靜許久的宗室陵園,今日充滿了澎湃的激情。 過了許久,這種激蕩氛圍才慢慢淡化,不過每個宋仁軍士卒臉上,都充滿了對于未來的期待。 待眾人情緒全都平復下來以后,桓常才走到了宋公身邊。 “按照輩分來講,我應該稱呼您為叔父?!?/br> “因為先祖留有遺命,雖然我并不愿意擔任國君之位,卻也不得不完成先祖遺命?!?/br> “也只有這樣,才能給堅守誓言三百年的宋仁軍一個交代?!?/br> “只不過,在下志在江湖而非廟堂,也并不適合擔任國君之位,所以我想將國君之位再次禪讓給叔父!” 言畢,桓常雙手捧著玉璽,將其遞到了宋公身旁。 在此之前,宋公心情十分復雜。 雖然他早就想過,讓宋仁軍得知桓常身份以后,自己國君之位可能就會失去。 只不過宋公也是識大體之人,雖然覺得有些遺憾,卻也早有心理準備。 然而,當宋公看到桓常,如此急切想要繼承國君之位的時候,多少感覺有些失落,還有那么一絲的忐忑。 失落情緒很好想通,至于忐忑卻是因為,桓常繼承國君的心理實在太急迫了,以至于讓宋公有些擔心,桓常是不是那種醉心權勢之人。 雖然說醉心權勢并無過錯,可是在形勢復雜的九州,在以仁治國的宋國,擁有一個權力欲望過重的君主,很可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 然而,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公實在沒有想到,桓常剛剛繼承國君之位,居然又要進行禪讓。 直到此時,宋公才知道桓常的良苦用心。 襄公遺命,乃是讓宋仁軍輔佐自己嫡系后人成為宋國國君,這種命令不可違背,宋仁軍也不能違背。 這就就注定了,只要桓常身份被確認,繼承國君之位必不可免。 桓常為了完成先祖遺愿,為了給宋仁軍一個交代,這才接過玉璽成為宋國國君。 然而,桓常從來就沒有想過真正成為宋國國君,這才非常草率的就堅持在襄公陵寢前面進行禪讓。 桓常只是打算走個過場,然后再次把國君之位讓給宋公。 看著近在咫尺的玉璽,宋公卻是有些不知所措,居然呆愣當場。 “君上,萬萬不可!” 宋公能夠想到的事情,白衣統帥自然也能想到,看見桓常準備將國君之位再次讓給宋公,急忙出言阻攔。 桓常將目光放在白衣統帥身上,道:“我并沒有能力擔任宋國國君之位,難道將軍想要看到宋國因我而陷入混亂?” “我已經遵照先祖遺命,在你們的幫助下成為了國君,后面的事情自然要我自己做決定?!?/br> “將軍也是明事理之人,還望莫要阻攔?!?/br> 白衣統帥卻是急忙搖頭:“禪讓乃國之大事,君上絕不能如此兒戲!” 桓常大笑:“方才我說要繼承國君之位,也不是非常兒戲嗎?那個時候,也不見有人阻攔?!?/br> 笑完過后,桓常臉色變得極為嚴肅。 “我心在江湖而非廟堂?!?/br> “若非要讓我擔任宋國國君之位,不僅師傅他老人家不會同意,就算是宋國千千萬萬的百姓也不會同意?!?/br> “更何況,宋公與我桓氏同出一脈,又深得百姓愛戴,除了他以外,也無人有資格擔任國君之位?!?/br> 雙方就這樣陷入僵持狀態,最后桓常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再加上乃是白衣統帥等人名義上的君主,這才說服眾人。 當然,眾人并沒有心服口服,只是礙于自己等人屬下的身份,也不好太過干涉桓常的決定。 說到底,他們也是剛剛宣誓效忠桓常不久,如果真的步步緊逼,難免會顯得主弱臣強。 白衣統帥為了不讓桓常心生芥蒂,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事實。 當然,最為重要的原因,還是襄公遺愿已經完成,就算桓常再次將國君之位讓于他人,宋仁軍也算完成了自己的承諾。 說服宋仁軍以后,桓常再次將目光放在了宋公身上。 “為了宋國的穩定、強盛,叔父必須收下玉璽,成為宋國國君?!?/br> 宋公臉色復雜的看著桓常,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真誠。他能夠感覺到,桓常對于權勢根本沒有絲毫在意。 江湖以及武道,才是桓??释牡胤?。 “也許就連整個宋國,都沒有辦法留住阿常吧?!?/br> 想到這里,宋公卻是堅定了搖了搖頭。 “宋國八脈缺一不可,宋國更不能沒有書劍閣,況且宋仁軍只會聽從君上調度,如果你不擔任國君之位,才是宋國的大不幸?!?/br> “叔父此言差矣?!?/br> “雖然桓脈只剩下侄兒一人,宋國八脈卻也能夠完全,哪怕叔父擔任國君之位,侄兒身為書劍閣傳人,又豈會不心向宋國?” “至于以后,我準備繼續闖蕩江湖,不可能帶著宋仁軍離開,他們還會像以前那樣駐守在這里?!?/br> “只要有外敵來犯,宋仁軍永遠是宋國最堅強的后盾?!?/br> 宋公聞言卻是正色道:“正因為我知道你志在江湖,才更不會接任國君之位,因為一旦阿常卸任國君職位,宋國再也不能留下你?!?/br> “而宋國,卻是非常需要你?!?/br> 桓常眉頭微皺,說道:“叔父究竟怎樣才能接任國君之位?我若執意不理政事,受傷害的只能是宋國?!?/br> 桓常的話有些賴皮,宋公卻也無可奈何,只能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