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坐而論道
“少俠,你可以出來了?!?/br> 看著端木虛心接受教誨,仲丘臉上不由浮現出了笑容,繼而對著遠處喊道。 桓常也不再躲藏,縱身躍下大樹,身體靈巧的落到二人旁邊。 “先生真乃人師也?!?/br> 桓常再次向仲丘行了一禮,衷心贊道。 端木看到桓常身如輕燕,年齡卻比自己還小,眼中露出了nongnong的羨慕之色。 端木雖然喜歡武藝,卻沒有名師教導。 縱然花費了很多錢財,如今也只能止步于登堂巔峰,想要修煉出真氣,無比困難。 “先生,這位少俠是?” 端木看著仲丘,低聲問道。 桓常卻是抱拳道:“在下楊岳,見過端木兄?!?/br> 端木不敢有絲毫怠慢,亦是急忙回禮。 三人敘禮畢,坐定。 面對端木心中的疑惑,仲丘笑而不語,桓常卻是將事情敘述了一遍。 聽聞仲丘為了保護自己,才找理由將自己支開,端木更是心中感動,再次跪伏于地,懇切認錯。 聽完事情經過,端木才知道仲丘的用心。 “先生殷切教導,用心良苦,弟子此生絕不敢忘!” 仲丘微微一笑,吩咐端木弄點虎rou前來燒烤,他卻是與桓常坐而論道。 “楊岳少俠,可是準備游歷天下,追求武道的突破?” 桓常微微頷首。 仲丘見狀,卻是嘆息。 “我觀楊岳少俠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飽覽群書,胸有溝壑萬千?!?/br> “以少俠的資質若肯專研經學,成就必將不可限量啊,卻又為何執意習武浪費資質?” 桓常斂容道:“若武者足夠強大,可以權行州郡,力折公侯,決定諸侯王國之興衰?!?/br> “此等豪俠,才是我輩追求?!?/br> 仲丘卻是搖頭道:“非也,非也?!?/br> “強大武者所謂的權行州郡,力折公侯,亦不過以匹夫之勇令人屈服罷了?!?/br> “少俠若是用心治學,教化萬民,豈非功在當世,利往千秋?” 兩人坐而論道。 仲丘不停勸說桓常,希望他能棄武從文。 奈何桓常向武之心堅定,無論仲丘如何勸告,桓常仍舊執意習武。 “真是可惜了?!?/br> 直到端木將虎rou烤好,仲丘仍舊未能勸動桓常,不由微微嘆息。 仲丘眼中,也閃過非常濃烈的復雜情緒,氣氛莫名有些壓抑。 “先生為何執意勸我棄武從文?” 仲丘的表現,卻是讓桓常心中疑惑,不由出言詢問。 仲丘沉默良久,才微微嘆息。 “王室衰敗以來,天下諸侯并起,大周政權名存實亡,以致禮樂崩壞,戰亂不休?!?/br> “若無武者強勢崛起,諸侯雖然會混戰,天下終究能夠統一?!?/br> “然,武者以及宗門興盛,對諸侯形成掣肘,諸侯不敢妄動,使得天下分裂許久,仍舊沒有絲毫統一跡象?!?/br> “長此以往,以宗門為首的國中之國必定越來越多,終將會爆發驚天大戰,那時必定生靈涂炭啊?!?/br> 說到這里,仲丘盯著那些烤rou的火苗,眼神有些飄忽。 桓常沉思許久,卻也不知道說些什么。 “那么依先生之見,可有應對良策?” 仲丘道:“發展成如今局勢,追根溯源還是因為禮樂崩壞,諸侯混戰不休,強征百姓服役?!?/br> “若不如此,當年也不會有那么多人,被逼入山林之中,以致武者、宗門開始興盛?!?/br> “以致如今世道,人人都想成為武者,豈不可笑?” “說到底,治病還需尋根溯源?!?/br> “禮樂崩壞,則教導百姓禮儀之道,若天下人人知曉禮儀,子盡孝道,臣盡忠道,君施仁政,何愁天下不能安康?” 仲丘娓娓道來,桓常與端木側目聆聽。 聽到自己老師闡述學說,端木當即癡迷其中,小雞啄米般不斷點頭。 桓常卻是眉頭微皺,不發一語。 “值此亂世,當崛起大批儒士,他們問心尋道,探求救國安民之策,才能讓九州局勢得以改變?!?/br> “阿岳難道就不想投入洪流之中,成為學說的開創者,引領時代的發展么?” 如今的九州因為武者異軍突起,的確顯得禮樂崩壞,人們大多丟棄傳統,想要習武。 在這個時代,也的確需要大批儒士的崛起,來改變人們的思維。 然而,桓常對于仲丘的想法,卻是有些不置可否。 “先生所言固然有理,未免也太過理性化,這種思想又豈會被諸侯國所接受?” 仲丘眼神微微瞇起,道:“愿聞其詳?!?/br> “如今正逢亂世,諸侯正是奮起之時,‘禮治’與‘仁政’可以安民,可以穩固統治,卻顯得太過中庸,短期內難以強國強軍?!?/br> “大爭之世如逆行之舟,不進則退?!?/br> “就在你宣揚禮治、仁政的時候,其余諸侯卻改革內政,崇尚武風,后果將會如何?” 虎rou雖然被烤好了,可是兩人卻都沒有吃東西的欲望。 仲丘就著‘禮治’、‘仁政’,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可以看出仲丘的理論的確頗為完善。 不僅如此,仲丘還闡述了諸如治學、教育、道德、為人等等很多思想。 對于仲丘的博學,桓常亦是驚為天人,卻認為仲丘的中心思想不切實際。 桓常就著如今局勢,委婉表述了‘禮治’與‘仁政’,并不適合這個時代。 兩人各執一詞,最后吐沫橫飛,居然爭的面紅耳赤。 饒是如此,兩人也都未能說服彼此,卻在這種爭論中,對于道的領悟更加透徹。 端木看著已經烤焦的虎rou,又看著吐沫橫飛的二人,感覺有些頭暈。 “在下觀點闡述完畢,先生又有何話要說?” 桓常長篇大論以后,目光炯炯的盯著仲丘,想要聽到對方的回復。 在這種辯論中,桓常能夠感覺到,自己也學了很多東西,腦海中閃過許多靈光。 他縱然是武者,以前終究還是儒士,對于學問自然有種強烈的求知欲。 對于桓常的反駁,仲丘卻并沒有生氣,還要繼續下去。。 這個時代,就是如此奇特。 儒士之間相互論道,可以不認同對方的觀點,卻不會剝奪對方發表觀點的權利。 端木見狀急忙勸道:“先生,少俠,你們還是不要爭了吧,先喝點水,吃點東西?!?/br> 兩人聞言,這才感覺口干舌燥,腹中饑渴。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而后哈哈大笑起來,一些盡在不言中。 “嗯?” 忽然之間,桓常臉上露出喜色。 他歉然說道:“在下有急事需要先行告辭,日后有緣再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