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門輕功
“這,這,這怎么可能?” 桓常的突然變化,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老翁更是滿臉不可置信。 老翁花費了十幾年功夫,才能站在竹篙上,拿著撐桿橫渡清河。 可是現在的桓常,僅僅花費了兩天時間,就能夠不使用真氣,也不利用撐桿,直接橫渡清河。 此刻,就連青燈臉上也滿是凝重。 王玲玲在震驚之余,差點重心不穩,再次摔倒在河水中。 好在她回過神來,急忙穩定身形,才沒有變成落湯雞。 也不怪眾人如此震驚。 三人之中,哪怕基本功最扎實的青燈,也只能做到站在竹篙上,并且控制竹篙不被大水沖走。 其實做到這點并不算難,縱然是武功最低的王玲玲,也能勉強做到。 可是在不利用真氣的情況下,又不借助任何外物,就讓竹篙橫渡清河,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對于青燈等人的反應,桓常并沒有注意。 他將全部心神融于竹篙之中,仿佛自己變成了竹篙,并且還擁有了生命。 洶涌澎湃的河水,不斷沖刷著竹篙,想要讓其隨波逐流。 可那竹篙卻奮勇向前,強忍著水流的沖擊,直挺挺朝著河對岸奔去。 “原來,不使用真氣,也能施展輕功?!?/br> 這個時候,桓常好像有了一絲領悟。 哪怕是登堂境界武者,也能修煉一些輕身術。 修煉這門武功以后,雖然不至于像入室武者那般,能夠做到身輕如燕,卻也可以健步如飛。 當然,所謂的輕身術,并非真的可以讓體重變輕。 這門武功,只是讓為武者學會,如何不讓體重影響到自身腳下的東西。 使用輕身術以后,那些不能承受人類體重的樹干上,也能站人了,就好像樹干上人的身體變輕那般。 故此,這門武功才被稱為輕身術。 桓常使用了輕身術,盡量減輕自己身體,對于竹篙壓力。 他再略微用力,控制竹篙前行的方向,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不過相比起老翁,桓常仍舊取巧了。 其實九州大陸武者,大多都是修煉出真氣以后,才會使用輕功。 殊不知,武者若是身體素質足夠,而且又能掌握某些技巧,在登堂境界就學會輕功,也并非什么難事。 桓常感受到,雖然憑借技巧,自己能夠站在竹篙上渡河。 可如此一來,每時每刻都要消耗大量體力,對于精力也有著極大的消耗。 “僅僅依靠技巧,這種輕功恐怕不能持久?!?/br> 桓常心中一動,稍微催動了一些體內真氣,與這種技巧相結合起來。 “這樣的話,就會輕松很多了?!?/br> 本來緩慢渡河的竹篙,速度忽然變得很快,桓常身體仍舊巋然不動。 “若是將這種輕功進行完善,以后與人在對敵中,定能節省大量真氣?!?/br> 以前桓常也能施展輕功。 可是每次施展,或多或少都要消耗些許真氣。 在沒有達到煉虛合道,真氣不能生生不息之前,若長時間與人戰斗,輕功對于真氣的消耗也不是小數目。 “也許師傅看到我專研這個,恐怕會說我不務正業吧?!?/br> 想起了徐妄,桓常心中暗自苦笑。 在那些強大武者看來,輕功不過是左道罷了。 只要武功能夠達到入室巔峰,再精妙的輕功,也將變得毫無用處。 故此,很多有理想的武者,對于輕功并不會太過在意。 一般來講,只有那些資質有限,覺得自己此生不能達到入室巔峰的武者,才會研究這些。 九州大陸輕功比較落后,這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師父曾經說過,萬物皆有其道?!?/br> “哪怕輕功乃是左道,其實也是一種道,我又何必想那么多呢?” 桓常收斂心神,也不再多想其他。 “轟!” 桓常體內真氣噴薄而出,竹篙速度再次倍增,劈波斬浪駛向對岸。 與此同時,青燈與王玲玲對視一眼,兩人也不再關注桓常。 他們都是心高氣傲之輩,自然不愿落于人后,開始細心專研老翁教導的技巧。 事實上,老翁所傳授的技巧,只是一種催化劑。 普通人與武者之間,畢竟有著很大差距。 老翁練習十幾年才能做到的事情,桓常等人只要用心專研,根本花費不了多長時間。 當然,想要將這種技巧,完全融入身體本能之中,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三人都在創造屬于自己的輕功。 由于每個人自身條件都不一樣,三人領悟出來的輕功,注定不可能相同。 桓常所不知道的是,他們三人這段時間的領悟,卻為后世留下了三門精妙輕功。 后世,書中記載桓常在極北之地,行走于冰天雪地之中。 他明明沒有用出真氣,雙腳踏在雪地上面,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也許在這個時代,輕功并不被武者重視。 可是有朝一日,當武者修行困難,入室巔峰都成為傳說的時候,這種輕功就會被人們所羨慕。 而踏雪無痕,也就成為那個時代,最頂級輕功的代名詞。 至于青燈,他乃是佛宗千年不遇的天才,自創七十二絕技,后世已經成為神話人物。 根據后世野史記載,青燈某日趕路遇到大河,卻沒有船只。 他隨手折斷一根蘆葦,扔在河中就跳了上去,蘆葦載著青燈緩緩渡過大河。 在這個時代,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高手,絕對不在少數。 后世武學的沒落以后,由于青燈的傳奇經歷,后人就將這種記載當做神跡。 一葦渡江,也成了佛宗七十二絕技之一。 至于王玲玲,雖然只是女流之輩,卻也天資不凡,而且有著不服輸的性格。 她將今日所悟,融入自己最擅長的妙手空空之中,創出一門集輕功、身法為一的絕學。 由于王玲玲喜好夜晚出行,本身又是女性,身上還帶著少女的清香。 王玲玲所過之處,都會留下淡淡的清香,這門絕學后來也就被稱為暗夜留香。 時間可以埋葬一切,史書記載也不可能完全。 踏雪無痕、暗夜留香,一葦渡江。 在這個時代,三位年輕人不過是心血來潮,創建出來的三門輕功。 最終卻能成為武功絕技,甚至被后人所神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