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浸豬籠
“桓大人你來了,快快請進!” 桓常帶著幾個巡邏士卒,進入茶樓里面,小二當即滿臉堆笑迎了上來。 “按老規矩,每人來一碗熱茶?!?/br> “好嘞!” 小二安置好了桓常等人,就急忙拿來茶壺,為眾人斟茶。 “茶水就是比不上酒水??!” 一個衙役抹了抹嘴巴,有些懷念的說道。 桓常卻是輕笑幾聲,道:“現在乃公干時間,不能在酒肆飲酒,只能帶你們過來喝點熱茶?!?/br> “諸位兄弟若想喝酒,等到晚上交了差事之后,我請諸位兄弟喝個夠!” 差役們聞言,都是大喜過望,紛紛說道:“大人可要說話算話!” “一諾千金!” 半個月以來,桓常每日帶著些許差役,在城內巡查。 桓常待人溫和,也頗有本事,而且非常豪爽,很快就讓手下折服。 這段時間,桓常每日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處理各種各樣瑣事,經歷了很多事情。 雖然只是半個月時間,桓常卻感覺自己成熟了許多。 “小偷,小偷,有人偷東西!” 桓常剛剛喝完一口茶,就聽到有人在外面大喊,當即臉色微變。 “出去,抓賊!” 桓常一聲令下,他麾下的十幾個士卒,都拿著佩刀沖了出去,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街道上,一個婦女正氣喘吁吁跑著。 她一邊奔跑,一邊聲嘶力竭的吶喊,希望有人能夠攔住前面奔跑的小偷。 小偷偷東西被人發現,也感覺非?;艁y,撒開腳丫想要甩脫婦人。 “賊子哪里走!” 就在小偷轉過一道彎的時候,兩個差役拿著佩刀,攔住了他的去路。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眼看逃不掉了,小偷也只能暗叫倒霉,也不敢繼續反抗,當即跪倒在地求饒。 桓常走了過來,對著那兩個士卒說道:“綁起來送回衙門,也帶著那個婦女當做證人?!?/br> 兩個士卒聞言,臉上都露出喜色。 他們雖然是差役,可是捉拿小偷也是功勞,可以略微分到一些賞金。 以前他的上司,遇到這種事情,基本都會將功勞據為己有,桓常卻從來不與手下爭功。 相反,他還經常故意把功勞讓給屬下。 桓常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就得到屬下的擁護,也與這點脫不開干系。 “呼呼呼!” 其余幾個跑得慢的差役,看到兩人押著小偷離開,眼中都露出羨慕之色。 桓常卻是對他們說道:“下次努力點,功勞就是你們的?!?/br> 幾個士卒當即轟然應諾。 以前,哪怕他們奮力抓賊,也落不到什么功勞,故此辦起事來效率很低。 自從桓常來了以后,所有人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 甚至還有幾個差役,因為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職位也得到了提升。 “讓開,讓開,讓開!” 就在此時,旁邊一條街道上,忽然出現了很多人,其中還夾雜著呼喊聲。 “怎么回事?” 桓??吹奖娙藫頂D在一起,不由眉頭微皺。 “小人先去看看?!?/br> 一個差役提著佩刀,大步朝著人群那邊走去,桓常卻也沒有太過注意。 沒過多久,那個差役就返回來了。 “呸,原來是一個偷漢子的夫人,被她丈夫帶人了捉jian,現在要將這女子帶到城外浸豬籠!” 九州大陸風氣開放而保守。 說風氣開放,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們有追求幸福,追求愛情的權利與勇氣,就如同蕭韻、桓常這般。 說風氣保守,是因為人們普遍厭惡**男女。 甚至律法有明確規定,假如被捉jian在床,男子若是已婚可以直接流放,女子可以直接浸豬籠。 這種律法顯得有些殘酷,卻普遍被九州大陸人們所接受。 故此,那個差役聽到婦人偷漢子,自然是一臉鄙夷,根本沒有絲毫同情心。 桓常眉頭跳動了幾下,卻也沒有多說什么。 “走,過去看看!” 桓常招呼了一聲,那些差役也都跟在他的后面,朝著人群方向走去。 “讓一讓,大家讓一讓?!?/br> 一個男人推著車子,車子上面有一個籠子,籠子里面蜷縮著一個衣衫不整的女人。 女人倒有幾分姿色,只不過現在雙目通紅,俏臉也有些浮腫,明顯是被人打過。 車子前面,還有十來個人開路,這些人中有男有女,都是女子丈夫的親戚。 桓常站在一旁,看著女人凄慘的模樣,不由起了同情心。 可是他也知道,與人**乃咎由自取,而且魯國律法對于這種情況,也有明確規定。 故此,桓常也不好多說什么。 “原來是柳家媳婦,真沒想到她是這種人?!?/br> “對啊,當初她丈夫貧窮,兩人相依為命,生活清苦倒也過得十分幸?!,F在她丈夫發達了,柳氏卻去勾搭其他男人,真是不要臉!” “這女人平??雌饋淼挂脖颈痉址?,卻沒想到居然做出這種事?!?/br> 人們對于柳氏指指點點,卻沒有絲毫同情,反而一臉鄙夷。 這個時代,普通人家女子出嫁隨夫,不管自己以前姓什么,出嫁以后都會被稱為某某氏。 這個某某,也就是她丈夫的姓。 當然,那些貴族出身或者有地位的女子,卻可以在某某氏中間,再加上自己的姓。 這個女子只是普通出身,嫁給柳姓男子,自然要被人稱為柳氏。 “為什么只看到犯婦,卻沒有jian夫呢?” 桓??粗鵁o比凄慘的女人,眉頭不由微微皺起。 就在桓常疑惑的時候,卻見車子后面追來一人,那披頭散發的樣子,看起來非常凄慘。 “停一停!” 男子氣喘吁吁的喊著,帶著十幾人開路的粗壯男人,頓時停住了腳步。 “三弟,你也想看著這女人被浸豬籠?” 追上來的男人正是柳氏丈夫,名為柳惠,倒也生得一表人才。 “她,她畢竟是我發妻,縱然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情,我也不愿看到她被浸豬籠?!?/br> “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就這么算了吧?!?/br> 圍觀百姓聽見柳惠的話,當即議論紛紛。 “柳家老三真是宅心仁厚,若是換了我婆娘偷人,肯定會親手將她浸豬籠?!?/br> “我看這柳老三是讀書讀傻了,這種女人怎么能夠放過?” 眾人議論紛紛,對于柳惠的表現褒貶不一,桓常卻是對此人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