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水力器械(求訂閱、推薦、收藏)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回到2006、金手指是情緒頭條系統、不倫舞臺、病秧子穿越后,撿了個救世主哥哥
看魏忠賢已經閉上了眼睛開始送客,崔呈秀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 退出房門,崔呈秀以勝利者的姿態朝馮銓說道:“馮學士,小臣會嚴格遵守督公的吩咐,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您要是有好人的證據,那您可一定要拿出來。我們是絕不能冤枉任何一個好人的。 哈哈,哈哈?!?/br> 不顧馮銓難看的臉色,崔呈秀大笑而去。 天啟二年正月底,大明青州稅監孫鳴破獲白蓮邪教案。 青州五家鄉鎮士紳破家。 稅監的魔爪,開始伸向大明各地的良善士紳(豪強)。 研究院 馬上就要開春了,朱由檢忙的是不可開交。 最近一段時間,朱由檢每天都泡在研究院,與徐光啟、李之藻、王徵一起商討建立水利器械的事情。 朱由檢原本的想法很簡單,他就是要給他治下的那些難民找點事干。 要知道,從天啟四年開始,朱由檢陸陸續續收攏的遼東難民,人數已經超過了5萬人。 朱由檢的毛紡廠雖屢經擴建,但也只吸納了大概幾千人(其中包括大量以編織為主的女人)。 兄弟貨棧的擴張又吸納了一兩千人。 而朱由檢手中4、500家皇莊,也才吸納了一兩千人。 這數千人就算都能養活他們的家庭,也不過才能養活1-2萬難民。 剩余的2萬多人,朱由檢可一直是靠各處的水利工地養著他們。 現在各處水利工地,除少數開工特別晚的,其他的春節前就已經完工了。 沒了水利工地,朱由檢拿什么養活難民? 要知道,干活賺錢和純吃救濟,可完全是兩個概念。 朱由檢想搞的是產業,他要的是產業工人,他可不想養一幫流民懶漢。 朱由檢可是答應過難民,會有新的工程給他們干,讓他們有地方掙錢糧。 現在朱由檢就開始給他的建筑工人找活了。 “殿下,您要建的是水磨,還是水錐?” 王徵笑瞇瞇的問信王殿下。 眼前的這位信王殿下,王徵非常滿意。 他的《遠西奇器圖說》已經正式出版了。 大手筆的信王,竟然一次就印刷了1000冊。 那些正式印出的圖書,王徵已經看過了。 那些圖書所用的紙和墨,與樣書一模一樣,沒有絲毫的偷工減料。 1000冊??! 這得花費多少的錢財。 花費如此之大,信王不但沒向他王徵收取分文的費用,反而還要給他一筆潤筆費。 信王說,那叫什么版稅。 這錢王徵怎么好意思要。 雖然信王說,這版稅是從賣書的錢中扣出來的??赏踽绾芮宄?,他出的這本書,根本就不會有幾個人購買的。 王徵的這本《遠西奇器圖說》,介紹的是來自西方的一些知識和小器械。 這種內容,大明的文人誰會看? 要純指望賣書來賺出印書的費用,那這1000冊圖書,信王殿下是賠定了。 這信王都賠錢了,王徵還怎么好意思收信王的錢。 其實,只要圖書能順利出版,不論是出版幾本,王徵都會非常滿意。 出了1000本,王徵已經不止是滿意,他都變成感動了。 經此一事,王徵對信王的好感度,那是蹭蹭蹭的在不停上漲。 當聽李之藻說,信王是在為難民找活時,王徵對信王的好感度已經到了漲停板的狀態。 “水錐是什么東西?” 對王徵的詢問,朱由檢有氣無力的回問。 來找活之前,朱由檢可沒想到會這么麻煩。 他想修建些水利器械,這光選擇修建的合適地點,徐光啟和李之藻就拉著他討論了數日。 就這,還是徐光啟和李之藻對京城周邊河流了如指掌,這才節省了大量的挑選時間。 現在地點總算選好了,王徵又要和他討論具體的器械,朱由檢實在是有些厭煩了。 王徵說的那些器械,像水磨,一聽名字朱由檢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可這水錐,朱由檢就很陌生了。 聽到信王的問題,王徵臉上的笑容就是一僵。 “殿下,這水錐就是借助水力來舂米的器械?!?/br> 王徵以略帶尊敬的口氣,向朱由檢做出解釋。 連水錐是什么都不知道,信王這還真是在幫難民找活呢。 聽了王徵的解說,朱由檢才恍然大悟。 水錐,原來就是前面一塊石頭,在石臼中舂米的那種家什。 可記憶中,那玩意不是用腳踩的嗎? 想著水錐那玩意的造型,朱由檢突然想起前世的一個名詞-水力鍛壓機。 水力鍛壓機應該差不多也是那個模樣吧? 不對,大概是把水錐前面的石頭換成一個大鐵錘吧? 想象著腦中的畫面,朱由檢來了精神。 水力鍛壓? 朱由檢腦中靈光一閃。 張彝憲不是說,火槍制造最耗時間的,是打制熟鐵嗎? 那要用這個水錐來鍛打,不就能快多了。 想到這里,朱由檢一下興奮了起來。 “王先生,你說我們把那個水錐的錐頭改成鐵錘,用它來鍛打熟鐵,是不是能提高熟鐵的鍛打效率?!?/br> 對朱由檢的提議,王徵愣了一下。 信王這是什么奇怪的想法。 凝神思索了片刻,王徵才慢慢的說道:“殿下,水錐肯定是達不到殿下的要求。 這水錐的速度太慢了。 要以水錐的速度,打不上幾下,鐵就涼了?!?/br> 怎么會這樣! 朱由檢感覺腦袋一陣嗡嗡直響。 前世的小說中,不都是建起水車就行了嗎? 這水錐明明就是水車啊。 看朱由檢臉上露出不快的神色,王徵慢慢的給朱由檢解釋起來。 聽完王徵十分專業的長篇大論,朱由檢總算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鬧了半天,中國傳統的水力機械,都是靠一根傳動軸帶動。這就導致了水輪傳出的轉速,完全是由水的流速所決定的。 水車又大多比較沉重,傳出的轉速一般也比較慢。 像水錐,一般也就是一分鐘幾下的轉速。 這個速度,拿來舂米剛剛好,可要是拿來打鐵,那就遠遠不成了。 速度慢,那還不好解決? 按住心中鄙夷的念頭,朱由檢溫聲提示:“王先生,咱們就不能不用水輪中軸直接去帶動錘頭。 咱們給中軸接上個大齒輪,讓它再去帶動別的小齒輪,把速度變快不就行了?!?/br> 經朱由檢這一提醒,王徵驀然醒悟。 殿下所說似乎就是他《遠西奇器圖說》上的一種水磨的傳動結構。那種水磨的速度可比水錐快多了,似乎能達到打鐵的速度。 看著似是無意間提醒他的信王殿下,王徵的臉上忍不住一陣發燒。 他自己書中的內容,還需要信王來提醒,這也太讓人難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