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孤獨的旗幟,楊漣(求收藏、求票)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回到2006、金手指是情緒頭條系統、不倫舞臺、病秧子穿越后,撿了個救世主哥哥
實際上,魏忠賢也好、天啟皇帝也好,他們在意的是楊漣這個人的立場。 楊漣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一面旗幟,一面反閹黨政策的旗幟。 清官,畢竟是歷朝歷代百姓夢想中的最賢之人。 在大明文人和中下百姓階層,楊漣清廉的名聲異乎尋常的好用。 不光東林黨,還有無數懷著各種目的的人,都躲在楊漣這面旗幟下,借助這面旗幟,堂皇的為各自不同的目的發出聲音。 楊漣是悲哀的。 楊漣最在意的是他自己的道。 但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同盟為的是什么。 更不知道他們利用他干了什么。 也許楊漣背后的同盟者只是借用他清廉的名聲,來掩蓋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些楊漣都不知道。 楊漣是一個孤獨的君子,六君子是他不多的朋友。 現在詔獄中的楊漣,心中充滿了殉道的崇高理想。為了他心中的道,楊漣不惜付出一切,哪怕是他的生命。 魏忠賢對楊漣的道一無所知。當然,就算知道,魏忠賢也不會相信有殉道者,這樣偉大的存在。 魏忠賢只是本能地認為,應該把對手的旗幟砍到,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震懾住對方,有利于己方下一步計劃的開展。 魏忠賢卻從沒想過,楊漣只是東林黨的旗幟,卻并不是東林黨的核心。魏忠賢對東林黨那種松散的結構并不清楚。 魏忠賢不是文人,他是混混出身。楊漣的好名聲對魏忠賢無用。對付楊漣,魏忠賢也沒有絲毫投鼠忌器的顧忌。 在魏忠賢的計劃中,只有先砍到旗幟震懾一切敵人的天真想法。 楊漣就是魏忠賢要砍的旗幟。 作為第三方的朱由檢,收到詔獄傳出的詳細情報,他大吃一驚。 六君子竟然現在就遭到了嚴刑拷打。人雖未死,卻都有致殘的可能。 錦衣衛在搞什么?這是一心要治六君子于死地嗎? 朱由檢有些迷惑。 大明官員被抓進詔獄,一般都會在前區關押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官員除了被限制活動自由外,其他一切與外界無異。 詔獄的這種習慣,是避免抓進來的官員有復起的可能。 有道是天威莫測,其實君王之心更難測。 誰知道,抓進詔獄的官員會不會突然翻身? 能被抓進詔獄,至少該官員就在皇帝心中留有印象。 不管留下的印象好壞,皇帝最少知道有這么個人的存在。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簡在帝心。 能簡在帝心,那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突然翻轉的局面。 錦衣衛也是人。 雖然進了詔獄的官員大多結局很慘。但也不乏從詔獄中脫身,反而榮升高位的逆天存在。 一旦出現那種逆天的存在,作為詔獄中的錦衣衛小卒,就會成為對方出氣的對象。 詔獄中為此掉命的小卒,也不乏先例存在。 如此事關自身命運,詔獄中對犯事的官員從來都是慎之又慎。 只有確信犯事官員絕對無法翻身的情形下,才會送入詔獄后區,讓對方進入地獄模式。 正因如此,朱由檢才會有時間從容的去布置。 他從沒想過,楊漣等六君子在詔獄竟然完全沒有考察期的存在,直接就進入了地獄模式。 這太不合常理了,這明顯就是直接把人往死里整的節奏。 錦衣衛就這么確定六君子無法翻身? 魏公公有這么大的能量? 朱由檢絕不相信。 別看東林黨表面退出了京城,實際京城中東林黨的潛在勢力依然很大,支持者仍然眾多。更不用說,朝堂還有眾多中立派系的存在。 如果東林黨全力支持六君子,不說翻案,至少不會讓六君子狼狽成這樣。 六君子現在人人受傷近殘的凄慘結果,是不是表明六君子已經成為棄卒? 詳細了解了錦衣衛對六君子的審訊流程,朱由檢更是堅定了這種看法。 錦衣衛在程序上,似乎并沒有想直接致六君子于死地的想法。 錦衣衛抓住六君子受賄的把柄(當然,很大的可能是故意誣陷)后,重心明顯放在了追逼贓款上。 從這點可以看出,魏公公的計劃似乎是以打擊六君子的名聲為重。 公開追逼贓款,對六君子清廉名聲的打擊更大。尤其六君子家人為救人全力籌備錢財應付追逼的情況下,對六君子名聲的打擊更為致命。那每一次拿出的錢財,都是對六君子名聲的一次踐踏。 可能在魏公公看來,破壞六君子的好名聲,使他們名聲狼藉,無法再擔任東林黨的旗幟才是第一要務。 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六君子做人好像真的挺悲哀。 在東林黨內,六君子似乎為人很差,竟然沒人愿意幫他們付出所謂的贓款。 以東林黨若大的勢力,竟然連區區幾萬兩銀子都無法籌齊。 更可笑的是,某些地方專為救六君子籌集的款項都不知所蹤。 數處聲勢浩大的籌款行動,也不知是沒人捐款還是款項被人卷走,結果好像誰也不知道。 朝廷各方的反應,似乎也都在等六君子死亡。 六君子就這么不討人喜歡? 魏忠賢的閹黨希望六君子死,這朱由檢不奇怪。 魏忠賢想拿六君子的人頭來震懾天下,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錦衣衛希望六君子死? 這倒勉強說的過去。畢竟他們是案件經辦之人,希望盡快結案。 不過,如果六君子都被刑訊致死,那責任就將全部落在錦衣衛身上。錦衣衛就那么愿意擔這個責任? 錦衣衛并不是直屬魏公公的部下,他們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單位。魏忠賢對錦衣衛只有監督之權并沒有直接管理的權限。 錦衣衛內部的升遷任命,魏忠賢更是無法直接插手。錦衣衛并不是魏忠賢的附庸,更談不上對魏忠賢言聽計從。 相反,如果錦衣衛出現依附魏忠賢的苗頭,那等待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只能是去職的結果。 天啟皇帝是絕不能容忍來自耳目的蒙蔽。 前任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就是因為有意偏向東林黨被解職?,F任都指揮使田爾耕會不吸取教訓? 錦衣衛北鎮撫司具體負責的指揮僉事許顯純,能對魏忠賢言聽計從到這種程度? 朱由檢真是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