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顏神鎮的變化(求票、求收藏)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回到2006、金手指是情緒頭條系統、不倫舞臺、病秧子穿越后,撿了個救世主哥哥
青州,顏神鎮 琉璃匠師岳大石感覺他這段時間就像做夢一樣。今年才滿18歲的他,竟然從顏神鎮去過了京城,還見到了信王。 看著山上熟悉的窯口,岳大石又擰了自己大腿一把。 好疼,看來真的不是做夢。 那就抓緊干活吧,他可不能辜負了信王的期望。 信王管他吃,管他住,還救了他爹。 這份恩情,咱不能忘。 更重要的是,信王沒說他想燒出大塊琉璃是妄想。信王更肯定了他對琉璃燒制的猜想。還聘他擔任信王邸的首席琉璃匠師。 信王說他的想法是對的,想燒出大塊的琉璃,就要提高琉璃窯的溫度。為此,信王還專門派人為他尋找筑窯匠師,按他的意思改窯。 信王還告訴他,木柴提高窯溫太費力了。要他改用那種黑黑的煤炭燒窯,信王說,那樣火力會更足。 信王還說,琉璃胚料燒化了可以用長銅管吹成瓶子。 信王還說,琉璃胚料燒化了加上堿面可以變得清澈透明。 信王還說…… 信王什么都懂,真是天神一樣的人物。 “大師,窯已經筑好,是否開始裝窯?”管家開口問道。 “大師,現在我還不算??傆幸惶?,我會讓所有人都心悅誠服的叫我一聲岳大師!” 岳大石看看身后的管家,大聲叫道:“開工,裝窯嘍?!?/br> 安排岳大石回顏神鎮制作玻璃,也是朱由檢的無奈之舉。 制作琉璃的原料,朱由檢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成分,他可不相信是塊石頭就能燒成玻璃。 很遺憾,作為琉璃匠師的岳大石也弄不清楚。他只知道使用本地的哪些山石,換個地方的他就不敢肯定了。 信王邸的那塊巴掌大琉璃佩,只是岳大石偶然燒出來的。 朱由檢看過。那塊琉璃佩,雖然色澤渾濁、雜質眾多,像是一塊低劣的玉石,但材質真的就是前世的玻璃。 在信王府的哪段時間,朱由檢把前世所知不多的玻璃常識全都告訴了岳大石。 岳大石利用王府的條件,做了詳細的實驗。 那塊琉璃佩經過高溫融化,添加堿面澄清。在降溫至半凝固狀態時,岳大石用銅管成功吹出了一個淺色的透明花瓶。雖然模樣還有點怪怪的,但真的算是一個玻璃花瓶。 可惜,有關琉璃胚料的燒制,岳大石對所用原料真的說不清楚。無奈之下,朱由檢只好安排一隊人手,伴隨岳大石返還他熟悉的顏神鎮,組建玻璃作坊。 幸好,顏神鎮趙家的地契大都已經轉到朱由檢手中,信王邸完全可以在顏神鎮建立一個莊園,來解決玻璃作坊的安保問題。 只是,多了一個玻璃作坊,信王邸的護衛力量變得更捉襟見肘起來。 顏神鎮多了一個王府莊園,反而刺激了鎮上的經濟。 大批人員的進駐,要基建,要吃飯,要穿衣,那樣不得依靠鎮上解決。信王邸又不缺這點銀錢。 沒有了土霸趙家,少了一個扒皮的階層,顏神鎮的稅收也暫時恢復了正常標準。更因為王府莊園建設的拉動。顏神鎮呈現少有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顏神鎮的鄉民過上了從沒想過的幸福生活。 這就是呈現在錦衣衛面前的詭異狀況。 沒有土霸鄉紳,百姓生活似乎過的更好了。 顏神鎮的情況通過錦衣衛的報告,傳到天啟皇帝手中。 天啟皇帝看看錦衣衛的報告,瞅瞅架子上的玻璃花瓶,心中拿定了主意。 京城,魏忠賢的私宅 魏忠賢滿臉笑容。 天啟皇帝還是信任他的。東林黨的輿論攻勢反倒幫了他的忙。天啟皇帝同意他重拾張居正的改革。 “各位,今兒咱們好好議一下,怎么推行新政?!蔽褐屹t笑著說道。 他的改革當然不能還叫張居正改革,門下的清客給定了個名字叫天啟新政。對這個名字魏忠賢很滿意。 不同于魏忠賢的意氣風發,顧秉謙和魏廣微一個頭有兩個大。 這新政還怎么推行?不推行最好。 推行這種新政要得罪多少人,恐怕他們會家族盡毀,死無葬身之地。 顧秉謙和魏廣微根本不愿也不敢開這個口。 他們不開口,崔呈秀卻無法回避,他也沒有資本回避。 崔呈秀屬于是完全依附魏公公的官員,沒有魏忠賢的賞識,他什么也不是。 魏公公既然下定決心推行新政。那無論前方是刀山火海還是懸崖峭壁,他也只能邁步前行。 “督公,小兒以為,這新政關系太大,是不是在多找幾個人討論一下,更為穩妥?”崔呈秀顧不得被別人分寵,做出最后的努力,希望能改變魏忠賢的想法。 也許反對的人多了,魏公公就會改變主意。 看看打定主意不開口的顧秉謙和魏廣微,又看看一臉躲閃的崔呈秀,魏忠賢慢慢收起了笑容。 這幾個心腹似乎沒有闖勁了,雜家看來需要再找些新人了。 “好,那先這樣吧?!蔽褐屹t點點頭慢吞吞的說道。 背上一陣發涼,崔呈秀心中有些發毛,真不知此次選擇是對是錯。 這次交換還不錯,朱由檢開心的想到。 一個玻璃花瓶換來一個皇莊,這買賣做的值。 現階段,每多一個皇莊,朱由檢就多一個根據地。 皇莊的一切是完全脫離大明文官的掌控,完全是由皇家做主,這種特性朱由檢最為喜歡。 真得謝謝大肆擴充皇莊的武宗正德皇帝。 在大明各地,有錢莊支持的夜來香,逐漸放開了手腳。他們的滲透行動開始加快。雖依舊行走于低等階層,但借助各種手段,夜來香開始將各地的力夫逐漸納入他們的掌控之中。 于此同時,大眾錢莊前門店的朱掌柜,也帶著信王新的指示前往南京,他將出任大眾錢莊首任南京總掌柜。 朱掌柜此番任務很重,他將在建設南京分店的同時,還要督導各分店開展放貸業務。 不過,不同于京城錢莊的低利率。朱由檢訂下的南京放貸利率,最低一等只比市面通行利率低半成。 沒辦法,南京是大明陪都所在。更是大明勛貴的大本營,放貸的勛貴實在太多,朱由檢也不敢一下得罪太多的勛貴勢力。 和氣才能生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