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魏忠賢的遠大理想(求票、求收藏)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回到2006、金手指是情緒頭條系統、不倫舞臺、病秧子穿越后,撿了個救世主哥哥
京城,信王邸 演武場上,一個小小的授勛儀式正在舉行。 在新來的100個少年面前,朱由檢親手將一枚枚銅制五角星別到鄭平等少年胸口。黃色的五角星在黑色勁裝上熠熠生輝,襯的站姿筆挺的少年們更是英武不凡。 “你們的表現,孤很滿意?!敝煊蓹z大聲吼道,“你們配得上這身裝束。望你們在接下來訓練中,保持原有的斗志,提高你們的水平,不負孤的期望?!?/br> “愿為殿下效死?!鄙倌陚儽灸艿亓⒄?,激動的大叫。 那整齊劃一的動作,高昂的士氣看的周圍少年一片熱血沸騰。 京城內 大明朝廷上現在氣氛有些詭異。似乎有一股暗流在暗中涌動。 魏忠賢的私宅中,閹黨的幾位骨干也在開著小會。 “幾位,說說吧?咱們的大事怎么推動???”魏忠賢率先開口。 聽到“大事”二字,顧秉謙和魏廣微露出幾分不自然的表情。 魏忠賢真的要做一件很大的事情。大到顧秉謙和魏廣微都完全不看好,他們正在絞盡腦汁,想打消魏公公的念頭。 魏公公竟然想重拾張居正的改革。 天??!還有比這更大的事嗎?魏忠賢竟然要改革? 實際上,也不奇怪,人總要有點追求吧? 魏忠賢現在不缺錢。 自升任司禮監秉筆和提督東廠太監以來,魏公公是財源廣進。尤其趕走東林黨,獨攬朝政以后,那錢財更如流水般涌來。 錢不缺,權不缺。魏公公也就有了新的追求。 他想要名,想要名留青史的名。 青州案給魏忠賢打開了眼界,讓魏忠賢清楚的認識到,他手中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趙家,這種他年輕時看上去龐大無比、不可戰勝的豪強,竟然在他一句話間就灰飛煙滅。 這種感覺真讓他迷醉。 朝堂上,幾個月來的說一不二,更讓魏忠賢自我感覺良好。 不知不覺間魏忠賢的目標變得遠大起來。錢不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越來越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如何才能名留青史呢? 魏忠賢苦思出一條道路。 魏公公野心勃勃的想為大明解決土地兼并的痼疾。 最近一段時間,魏忠賢都在聽門下清客講述張居正的政策。 張居正,萬歷名臣,一代權相。 他是大明王朝最像宰相的內閣首輔。 他的所作所為,就是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 萬歷起始的十年,完全就是張居正的十年。 正是張居正的銳意改革,才能一改大明的頹勢,為萬歷朝夯下堅實的底子。 魏忠賢少年時期,剛好經歷過張居正全盛的時代。那個時代給他留下深刻無比的印象。 在張居正時代,民間豪強收斂,小民安居樂業。 魏忠賢入宮后,張居正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 作為萬歷第一權臣,在萬歷前十年間權勢更是無人能出其右。就算強勢皇帝如萬歷爺,也只敢在張居正死后才能發泄對他的不滿。 也許,張居正那滔天的權勢,才是魏忠賢心中最深處的野望。 魏忠賢認為,相比張居正初期的朝廷環境,他比張居正要有利的多。 張居正還需要勾結當時司禮監的馮保,依靠內廷的幫助才能推行他的政策。 魏公公需要嗎?根本不需要。整個內廷就在魏公公掌控之下。 張居正改革之初,外廷還有不少反對之聲。 魏公公趕走東林黨后,外廷哪有反對之聲。 張居正只做了一半的改革,就能給他帶來那么大的名聲。 魏公公要能完成他的改革,那青史留名完全不是什么問題。 更何況,在魏公公看來,張居正已經把最困難的事情做完了。他只需要把張居正死后廢除的條款恢復過來,堅持下去就行了。 張居正改革最難的是什么? 當然是清丈田畝了。那要得罪各地皇族和勛貴的。作為朱家的奴才,魏忠賢可惹不起那些主子。 既然張居正把最難的事情做完了,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要知道,張居正“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的改革主張,主要不就是想加強朝廷權威嗎? 加強朝廷權威,那不就是加強他魏忠賢的權威嗎? 考成法,魏公公對各地監稅太監,用的不就是考成法嗎? 一條鞭法,現在還在懈怠實施。魏公公正好用張居正留下的魚鱗黃策,按冊嚴厲征稅。 多好的改革條款啊,簡直就是為魏公公量身度造而成。 至于張居正改革條款執行不下去的原因,魏忠賢也仔細做了研究。 在魏公公看來,執行不下去,那完全是因為張居正手軟心慈,抹不開面子所致。 參照青州趙家就明白了。 趙家這種鄉鎮豪強你能和他講理嗎? 不能。 他們根本就不講理。 強如萬歷爺,就是他老人家所派的稅監,趙家也敢挾民意對抗。 更可恨的是,作為地頭蛇,他還真就能對抗成功。 似趙家這種毒瘤,和他講道理是沒用的。不聽話,直接找個理由處理掉就行了。 簡單吧、直接吧,多么容易。 魏忠賢從卑賤的鄉村混混,歷經無數磨難才爬到今天的地位。先天上,他就對鄉紳地主有種天然的厭惡感。 在魏忠賢看來,似趙家這種豪強,破家最好。大明得利,小民得利,他的門人部下也可以從中得利。這是多么皆大歡喜的事情。 面對這種豪強,張居正下得了手? 他是讀書人出身,他下不了手的。所以張居正的改革最后失敗了。 雜家魏忠賢不是讀書人吶,沒沾過讀書人的便宜,也就沒必要給他們面子。雜家完全下得了手。 雜家按魚鱗黃策點驗收稅就是。所有超出免稅額度的一律收重稅,看誰還敢肆意兼并。 敢反抗,雜家調兵就是。 似青州案一般,刀兵面前,無往而不利。 模糊中,魏忠賢看到天下萬民為他歌功頌德。面對天子,他也能直起腰,莊重說話,再也不用奴顏婢膝。 巨大的功績會使所有人都忘記他閹人的身份,他將名垂青史。 這就是他魏忠賢找到的通天大路,誰敢阻擋他,那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魏忠賢從張居正的改革條款中才第一次知道,科舉功名并不是完全免稅。而只是根據級別,各有一定的免稅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