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書迷正在閱讀:招搖、我打造了舊日支配者神話、我在古代有工廠、明知故犯、穿成農門嬌美小福包、霍爺,夫人又去天橋擺攤了、天宇傳奇、待你心里不挪窩、國姓竊明
視線里是出現一個高大男人,的確站在她家門口,但卻是個背影。 貓眼里看得算不上清晰,言抒只看到,這人個子很高,因為他看起來輕松就能挨到樓道里的電表箱,言抒昨天交完電費,插卡明明還要墊著腳。當然也有可能是貓眼的變形作用,讓言抒產生了錯覺??傊@一眼,除了高,言抒沒捕捉到什么有用的特征。 沒等她再看得清楚些,男人開鎖,拉門,再關門,一氣呵成。 隨著門“砰”地關上,樓道里恢復了寂靜。 是對門? 這是……剛回家? 回家就回家,為什么要在門口站那么久?!嚇得她不輕。 她以為她的作息就夠奇特了,沒辦法,職業使然。對門這位,顯然也不是個規律作息的主。 本著安全謹慎的原則,言抒搬進來的時候留意過對門這戶人家。斑駁銅銹的防盜門,門上光禿禿的,沒有開鎖、洗油煙機的小廣告,甚至連副春聯都沒有。往下看,沒有腳墊、沒有擺在門口的鞋子或垃圾,更沒有快遞。 當然,也沒有看到過進出的人。 總是,就是沒有一點生活的氣息。 但門上卻懸著一個高清攝像頭,隱隱約約閃著猩紅的燈。 言抒想不明白,在如此老破小的房子里,都能住出與世隔絕、人煙不至的滄桑感,家里有什么可偷的,還需要一個攝像頭? 還晝伏夜出,神神秘秘的? 故作玄虛罷了。 第4章 勒城電視臺 紀珩回到家,上樓的時候腳步放得很輕,這幾乎成了他的習慣,聲控燈沒亮也沒關系,這樓梯他閉眼睛都能走上去。 走過最后一個拐角的時候,聲控燈亮了。燈泡亮度很差,又蒙了一層灰土,努力發出一點微弱的光,勉強能看清樓道的陳設,但他一眼就看出,他家對面,住進新人了。 走到門前,紀珩站定,眼睛像鷹一樣,上下打量著。 還是個女人。 門口很干凈,沒有放在外面的生活垃圾,也沒有鞋子之類的物品。但門口多了一塊腳墊,卡通熊圖案的。 如果是很常見的印花圖案或者是紅色黑色的腳墊,紀珩還真不能完全確定這屋子里住的是個女人,畢竟主人可能只是順手,買了個很大眾化的。但是特意買了卡通熊,那一定是女人無疑了。 在這個節骨眼,搬到他的對面……紀珩瞇了瞇眼,他一時有些拿不準,轉過身,調整了一下監控的方向。 他當然聽到了對面有人躡手躡腳走出來,趴在貓眼上看。 凌晨,通常是人最困乏、睡眠最沉的時候,那女人還能這么警覺。紀珩更加肯定了心中的判斷,沒再回頭,直接進了房間。 勒城電視臺稱得上是勒城的地標建筑了,外形設計有著很濃厚的當地特色。裙樓稍矮,圓頂、大庭院,墻體是重復的幾何紋樣,顏色綺麗。主樓細窄卻高聳,像一根銀釘,直插云霄。 前院很大,但只有屈指可數的2輛轉播車,其余都是員工的私家車,數量也不多,甚至都沒停滿整個停車場,不像盈州臺,每天早上找車位都要七拐八拐,最后還是要停在路邊,留好電話,隨時準備下樓挪車。 樓內的裝修卻和外觀有著較大的落差,完全是老式辦公樓的風格,白色地磚因為磨損已經失去了光澤,搭配棕紅色的墻裙,沒有開放的辦公區域,都是一間間獨立的辦公室。 “言抒是吧,歡迎歡迎,快請坐?!?/br> 臺長辦公室里,郭以群把言抒迎進來,要去沏茶。言抒受寵若驚,連忙欠身,郭以群卻示意她坐下等。 郭以群的辦公室空間還算比較大,是標準的“干部風”。對著的兩面墻上掛了題字,言抒一眼就懂了——一邊是對藝術的追求“博雅達觀”,一邊是人生信條“淡泊明志”,遙相呼應著。屋子里的陳設很簡單,辦公桌椅、文件柜、空調、飲水機、衣架,還有一個待客的沙發和矮幾,就沒有其他的了。文件柜的玻璃是透明的,里面陳設了各式各樣的獎杯、獎狀,柜子把手上還掛著一大串獎牌,書寫著郭以群這個“老傳媒人”光輝的職業生涯。 “不用這么見外,以后就是并肩作戰的戰友了”,郭以群把將滿的茶杯放在言抒眼前的矮幾上,“我聽說了,小言,業務水平很高的!我們勒城啊,小地方,非常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茶有些燙,言抒只是淺啜了一口,茶香漫舌,微微澀口,確實是好茶。 “您這太抬舉我了”,言抒順著話客套了幾句,表示自己非常珍惜這次‘調職輪崗’的機會,想要多學習。 “嗨,咱們自家說啊,說是‘調職輪崗,鍛煉人才’,實際上還不是給我們這些小地方的電視臺一個機會,感受一下大臺的專業和精尖。要不然,像盈州電視臺的主持人,咱們雖是同行,怕是我們也只能在電視里見到呢!” 郭以群的笑聲渾厚爽朗,言抒也跟著笑。她不太善于和領導打交道,但眼前這個長發過耳、穿麻布襯衫、講究喝茶的臺長,很有藝術氣息,也很有親和力,和她在盈州臺接觸的領導風格完全不一樣。只是一上來就把她捧得太高了,言抒不知道下一步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安排,只能靜觀其變。 “小言在盈州臺的時候,做過哪些欄目?”郭以群聊家常一樣,不經意地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