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準備
第134章 準備 關好放糧食的門,推開緊挨著的一道門,里面是各種被密封好的中草藥,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還細心地貼了標簽。 她家老爺子是存了多少藥,怎么從來都沒發現過還有這僻好的。 肖月靈看著一屋子的草藥,好想給收刮到她的空間里,是怎么回事! 她不舍地看幾眼一屋子的草藥,這貯存量比她的西藥還多,最終忍痛關上門。 爺爺沒主動提起,她還是少伸手為妙。 放日用品的屋子就比較空了,里面的東西還是她回來時放進去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消耗,用得最快的是卷紙和抽紙。 肖月靈各補充了十件,牙膏牙刷洗衣液等日用品都補充了半年的量。 家里雜七雜八的東西堆放在一間屋子里,肖星洲一件東西都沒舍得扔,都是他多年用習慣的東西。 肖月靈想到蘭姐幫他們買的便宜貨還沒開箱,她將八個大箱子全放在一間空房間內。 家里面積大,閣樓與一層相同的面積近五百平。 閣樓的高度比一層還高,近五米的高度,有材料完全可以隔成兩層。 她將八個箱子一一打開,當看到里面粉嫩的服裝時,嘴角狠抽。 這些顏色和款式真不是她喜歡的,她喜歡的是暗色調,簡單大方的衣服。 蕾絲和花邊,看得她身上起雞皮疙瘩。 果然,讓別人代買衣服是不現實的,好在便宜,這點還是可以接受的 穿之前還要將多余的裝飾拆掉,肖月靈才敢穿出去。 被子、鍋碗盤,這些東西肖月靈很好接受,為了不看著鬧心,八箱物資沒再收進空間。 肖月靈想想了,將短劍留了一把在閣樓放舊物的房間內。 下樓將兩個壞冰箱補充滿干貨、瓶裝調料后,才滿意地關上。 廚房里的冰箱裝滿rou奶蛋,讓老爺子不至于缺吃喝。 又在外屋廚房放上一個集成灶,這是一種專門用于燒柴火的農用灶。 肖月靈在院子里轉了一圈,都沒找到適合放碳烤爐的地方,只能放在外屋的空房間內。 她將在后山砍的不直溜的樹,放出一大堆在外屋一側的空檔處。 感覺家里的物資補充得差不多了,肖月靈才停手。 “爺爺,家里的物資夠你用半年多的,給你留了一把短劍在雜物房。 灶和碳烤爐都放在外屋,在家里沒事做的時候多劈點木柴,盡量的少出門。 別給陌生人開門,有人找事讓黑二上,一會把權限給它改一下。 蓄水箱隨時保持滿箱,蘭姐幫忙買的物資全放在閣樓上,是冬季的衣服和被子,還有鍋碗盤……” 肖星洲聽著小孫女絮絮叨叨地囑咐,心緒起伏厲害,手緊了緊。 “靈兒,拿十袋水泥出來,有空的時候我把炕砌好。 爺爺不出門,就在家里等你回來。 進山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多二十天必須返回,切記貪多嚼不爛……” “砌炕咱家有合適的材料嗎?” “舊房子拆下來的磚頭可以用,足夠了,別忘了還有沙子?!?/br> …… 肖月靈幫著將菜種進木盒內,一一擺放在架子上,一框菜苗沒夠,又從空間內拔一框才勉強夠了。 平臺上三面墻三層架子,都種上綠油油的菜苗,整個院子頓時充滿了生機。 多個品種的瓜果蔬菜,真真是做到空間種植的每個品種都有移栽。 種得最多的是已經能吃的生菜、小白菜、豆腐菜,肖月靈怕她離開后,爺爺沒菜吃特意要求多種的。 肖月靈突發奇想地道:“爺爺,你說種菜的腐土里會不會長出蘑菇來?” “呵呵,你這想法不錯,但愿能長出來,那我們不就有現成的蘑菇吃?!?/br> 肖星洲一笑了之,并沒把此事當真,要是他種菜都能種出蘑菇來,那豈不是比人家專業種植的人還厲害。 肖月靈越想越覺得有可能,說不定等她回來的時候,就可以從自家院子里摘蘑菇吃,想想就覺得很新奇。 “呵呵,爺爺把家里的舊煙道找出來,我給裝在集成灶上?!?/br> 圍墻太高,肖月靈不放心老爺子一個人動手,只得將她能想到的事情都做好。 她才能安心地進山,此去的時間誰也說不定,沒找到她要的東西是不會出山的。 當將家里的事安排好后,肖月靈還不放心地在四處溜達,遇到有遺漏的地方都會補上。 肖星洲見她一付小大人樣安排家里的各種事務,明白雛鷹是真的要展翅高飛了。 而他也老了,不服輸都不行。 吃過午飯后,肖家前后門緊閉,小黑小白留在外面看家。 肖星洲讓肖月靈帶他進空間,拿rou出來加工,因為時間倉促只準備做兩道燒菜。 竹筍燒牛rou、土豆燒rou,煮了兩大32cm的鋼精鍋,肖星洲半天都守在廚房內。 肖月靈沒敢去湊熱鬧,她看得出來爺爺很不想她進山,可她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此去也是為爺孫倆找一條后路,俗話說狡兔三窟。 如果外面真的呆不下去,她就帶爺爺進深山,想一輩子呆在空間內生活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們這輩子都不與人來往,所以此行是非去不可。 有些想法暫時不會說出來,真到那一天再說,免得說出來爺爺會擔心。 肖月靈閃出空間,她知道爺爺需要獨處,等他想通了就好了。 家里的事安排好,她也沒了后顧之憂。 以爺爺的身手整個南山村人加起來,都不是他的對手,更何況還有黑二。 肖月靈相信爺爺能守好這個家,等著她回來。 … 烈日炙烤下的南山村靜悄悄的,外面不見一人走動,多數下鄉的城里人對建房一事,一籌莫展。 他們有的只是視頻中建房的理論,還有野外生存的微薄經驗。 當真正要付諸行動的時候,才知道理論與現實有著天大的差距。 村里有建房經驗的劉叔、山子、老張,成了眾人爭搶的香餑餑。 這一變化讓三人的身價倍增,有些人雖然看不慣老張,但為了自家的房子也會重金請人。 這一變化讓老張飄飄然,要價更是一日一個價,有請的人敢怒不敢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