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解藥(1)
大力小心翼翼的看著背上慢慢長出來的那幾個水泡。 “真的沒問題嗎?”他想著。 這可是痘疾呀! 連天上的仙佛都聞風喪膽的痘疾! 不過,他抬頭看了一眼,拿著一個寶瓶,站在旁邊的靈犀童子,立刻露出一個笑容。 “童子……童子……俺這背上的痘泡,可以割了嗎?” 道心之中,難免忐忑。 他回憶起數日前,覲見天尊時的場景。 “汝可愿為三界眾生奉獻?” 大力當時以為,自己的優秀天賦,終于被天尊發現,要收自己入門墻。 當即拍著胸脯賭咒發誓:“小妖愿為三界眾生,赴湯蹈火!” 結果…… 天尊并無收徒之意。 真的只是讓他為‘三界獻身’! 移植痘疾! 大力當時嚇得冷汗淋漓,幾乎癱軟。 卻無奈,已在天尊座前許諾。 天尊來歷,不可想象! 反正,大力是根本看不清,也無法揣測。 在這等人物面前,是不能有半個字的虛言假意的。 不然,天譴之! 毀約,更是死無葬身之地! 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賭命了! 移植的這幾天,大力是睡也不著,吃也不吃好。 天天瑟瑟發抖,總感覺自己已經活到頭了。 靈犀童子在一邊,都看的有些想笑了。 “行了……行了……”靈犀童子取笑著這個膽小如鼠的牛妖:“別自己嚇自己了!” “三天才長這么點大……” “就是凡人,恐怕都不會有事!” 但大力還是很怕! 痘疾的威名,三界之中,誰人不知? 金仙之下,人人聞風喪膽,據說連金仙若是不幸感染,都可能長出滿臉麻子! 嚇死牛了! 靈犀童子看著這個慫貨,強行忍住了想要踢他屁股的沖動。 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這貨背上長出來的痘瘡。 然后隨手變出一把細尺,仔細丈量了一下大小。 這才道:“小是小了點,但確實可以割了!” 老爺曾吩咐過,牛妖們只要長出痘瘡,即可割取,然后收入寶瓶之中封存! 但靈犀童子還是勸道:“若現在就割,這痘瘡太小,恐怕以后功德分潤也會少不少!” “汝可確定?” 大力聽到可以割了,頓時叫起來:“割吧!割吧!” 功德不功德的,在其次。 早日割下,早日痊愈,才是正道! 他一點都不想自己的臉上長滿麻子。 牛妖本就生的粗獷,哪怕化形,也算不得俊俏。 若再長一臉麻子,干脆死了算了! 靈犀童子嘆了一口氣,拿起一把法刀,說道:“那我便割了!” “多謝!多謝!”大力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連連道謝。 靈犀童子也不猶豫,直接下刀。 手起刀落,便從大力的背上,割下了一粒已經灌漿的痘瘡。 然后迅速丟入寶瓶之中,收起來。 接著才給大力丟出一瓶醫修們煉制的傷藥,囑咐著:“此藥每日早晚外敷一次,切不可泡酒,明白?” “明白!” 大力看著拿著寶瓶出去的靈犀童子,不知為何,道心空蕩蕩的,他似乎失去了什么寶貴的東西一樣! …… 大力身上割下的痘瘡,在簡單的處理后,被再次移植給一批金丹牛妖。 數日后,這些金丹牛妖身上相繼長出痘瘡。 接著又被移植給化形牛妖。 如此往復,半個月后,徐吉就得到了一批可以移植給凡人的‘疫苗’。 根據從牛妖們身上實驗的結果,這些被移植到牛妖們身上的‘痘疾’,沒有引起任何不良反應。 這些牛妖甚至連體溫都沒有升高。 一些牛妖只是長出了幾粒小小的痘瘡,還沒來得及割取,就已經痊愈! 這讓徐吉在安心之余,也開始犯起滴咕來。 他有些拿不準,藍星的免疫醫學,是否能在這個神話世界生效。 然而,接種牛痘疫苗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了。 于是,徐吉命華國總管府,招募來幾批志愿者。 將他們分成元嬰、金丹、筑基。、凡人四個接種組。 分別接種從牛妖們身上割取的牛痘。 幾天后,實驗結果相繼出爐。 看樣子,應該是成功了。 幾乎所有接種者,都沒有表現出不良反應。 最多就是發熱一天,然后就好了。 看到這個情況,徐吉也不再猶豫。 直接傳下法旨與華國,命華國各郡、縣、鄉,開始接種牛痘。 同時,也將藍星的牛痘接種技術,寫成冊子,分發到郡、縣。 轟轟烈烈的牛痘接種,旋即開展! 而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徐吉也在不斷關注和監視著中原痘疾的傳播情況。 情況很差! 旱災、蝗災,依然在持續肆虐中原多國。 雖烈度和頻率沒有曹郡那么夸張。 但,卻依然沉重的打擊了,本就脆弱的小農生產。 痘疾則在饑荒和災害中,頻繁現身。 每次現身,都能導致方圓數百里的人畜死絕。 而且,痘疾現身的頻率,正在明顯加快! 最讓人頭疼的,莫過于其傳播途徑和方式,無法從因果中得到任何征兆! 即使徐吉,也只能在事情發生后,才能在因果中有所感應。 并抓到了一些尾巴。 那些兇孽! 她們在傳播痘疾! 這個事實讓徐吉頭皮發麻! 而且,從這些兇孽選擇傳播的地點來看。 她們正在不斷提高,痘疾的傳播范圍。 從一開始,只會選擇因果深重之地傳播,到如今,已經能在一些因果不算太重的區域傳播了。 就像封印,在被慢慢打開。 “只能寄希望于疫苗有效了!”徐吉感慨著。 他已經知曉了,這些兇孽的來歷和跟腳。 她們是這個神話世界人族道統因果孽障堆砌而成的產物。 在老神仙這等人物理解中乃是‘天道自然循環選擇’的一部分。 就像藍星上自然界的虎豹。 不過,比起藍星上的虎豹,她們強大、聰明、狡詐,且殺不死,有著近乎永恒的生命! 哪怕道祖人物,也無法徹底殺死這些怪物! 一般情況下,道祖人物也不會對這些東西出手。 而且,這些怪物不止四只! 如今蘇醒的,只是名曰‘兇孽’的怪物中的四頭而已。 人族漫長的歷史中,孕育和誕生了數十頭‘兇孽’。 但,四兇遠遠不是人族道統文明孕育的最強兇孽。 甚至,稱不上最古老的兇孽! 比這四兇更強,更可怕,更古老的兇孽,還有數頭! 不過,這些兇孽想要蘇醒,都有著極為苛刻的條件! 有的不到人族末日,不會出現。 也有的是人族道統升華的攔路人。 她們只會在一個道統升華的時候,才會出現。 而四兇這樣的兇孽,則類似于食腐動物。 屬于機會主義者,她們會出現任何兇孽可以蘇醒的時候。 所以,她們的名聲最大。 至于如何徹底消滅這些怪物? 徐吉也從老神仙那里知道了。 鼎革! 人族道統文明,一旦鼎革,改變了某些要素。 那么,依托于其所衍生的孽障之上的兇孽,自然將因為無法再吸收到因果孽障無法從封印中蘇醒。 然而,鼎革艱難。 而且,鼎革本身,也可能孕育出新的因果孽障,產生新的兇孽! 這就是這個神話世界幾百萬年來,人族文明道統,始終難有什么進展的緣故之一。 既然鼎革有風險,那么,修士和仙佛們自然趨向于保守。 修為越高,越不喜鼎革。 徐吉猜測,道祖人物們,應該也是圍繞著這個事情,產生了極大的分歧與矛盾。 老神仙所在的一派很可能就是因為被人反對,而遭到圍攻,從而在上個會元的大戰中落??! 不過,他還沒有證據,只能根據一些道宮中的蛛絲馬跡以及老神仙描述的只言片語,揣測其中內幕。 …… 已是八月,浩瀚沙水,碧波蕩漾,錦鱗游泳。 山水之間,帆影重重。 楚國艦隊,在沙水水族的引導下,緩緩行駛在這條如今已經日益繁榮的水道上。 不時有著水族精怪,從水下踩著浪頭出現,呵斥著那些不遵守規則的船舶,并疏導著河面交通。 左側順流,右側逆流。 一切井然有序。 作為賓客,楚國艦隊的前后左右,始終有著華國的沙水民兵護航。 這些水族‘民兵’,說是民兵,實則卻是華國最強大的‘王師’一員。 整整數十萬年,未曾出現于人間的‘王師’! 老邁的楚王,邁著沉重的步履,走到了甲板上。 太子商臣,亦步亦趨的跟上來。 楚王望向沙水兩岸,見著麥浪滾滾,稻穗綿綿。 金色的蜂群,好似龍卷風一樣,從遠方席卷著穿過稻田,飛躍麥田。 所過之處,一切蟲豸皆為蜂群口中之食! 這讓楚王看著,艷羨不已。 “吾國何日能有如斯盛況?”他喃喃自語著。 楚國如今已經全面引進和學習華國諸般制度。 楚王率領著楚國大臣,雷厲風行,強硬推動變革。 甚至從華國,引進了大批官員、修士,來到楚國指導和培訓楚國官員、貴族。 水車、風車,大批興建起來。 水壩、水渠不斷開鑿。 妖族、水族,也都被約束起來、組織起來。 然而,楚國不管怎么學,總是差一點意思。 在楚國,妖族們雖然被約束,但野性難訓者。 水族雖然被組織起來,然而,總改不了散漫和混亂的秉性。 總會有人忍不住本性難改,做出犯法之事。 想要妖族、水族,如華國的妖族、水族這般賣力、聽話。 更是幾乎不可能! 他們不給官府、百姓添麻煩就不錯了! 老邁的楚王,有些難以理解。 好在,楚國經過改革。 國力確實大增! 香火質量和數量,都較過去,有了成倍的增長! 靈糧也開始穩定產出了。 最主要的是,楚國上下的仙種神裔都驚訝的發現,經過這些改革,他們自身的因果孽障,正在緩慢的消失。 有些人甚至得到了些功德傍身。 在這個大劫將來的關口,他們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所以,這些家伙還算配合、老實(不配合、不老實的,早就讓楚國君臣殺光了)。 “父王……”太子商臣在旁邊說道:“只要吾國全力引進天尊教化……定會有昌盛之日!” “嗯!”楚王點點頭,道:“寡人亦有如此期望!” 他伸出手來,那干癟衰老的手,如今已經有些了光澤和彈性! 這是他推行改革,學習華國的獎賞! 本已經枯竭的壽元,再次延長了。 這讓他無比喜悅。 “聽說,此番天尊連痘疾都已經尋到了解藥……”楚王問道。 商臣點頭:“旅兒傳書已經說清楚了……” “華國七千里山川,數千萬眾生,如今都在忙著接種痘疾解藥!” “已有接種了解藥的商賈,穿行齊境痘疾泛濫之地,卻毫發無傷的例子!” “故此,旅兒才傳書父王,催促兒臣等來華國求取解藥,以解楚國臣民之憂!” 大劫之前,災厄頻發,瘟疫橫行,本是正常。 楚國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這兩年出現了多個痘疾爆發區。 數十萬無辜者感染,大半死去。 故而,接到羋旅書信后,在壽春主持壽春事務的楚國商臣立刻率領全體臣子,趕來華國求取解藥。 同時,也將此事告知了在郢都的楚王。 不料,楚王在得知此事后,當即丟下郢都,也帶著大臣們,星夜趕來。 自然,商臣知道自己的父王在擔心什么? 還不是怕,這覲見老爺的機會,落到了自己手中? 但他也不點破,岔開話題,說道:“父王,有一個事情,須得稟報與您……” “嗯?” 商臣走近一點,小聲道:“近幾年來,陳國、蔡國等,已經明顯疏遠了吾國……” “陳蔡兩國君主,如今一門心思,想要融入華國……” “此事,要不要?” 陳國、蔡國,過去一直是楚國最忠心的走狗鷹犬。 指哪打哪。 但最近幾年,這些小國,都有了想法了。 這些小國的君主、貴族、大臣,紛紛都將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太子、世子,送到華國來讀書。 楚王聽著,冷笑一聲:“這些小人,異想天開!” “吾國請求內附,尚且不被批準……” “他們又是何德何能,竟敢如此妄想?” “待到了柳城,若見了彼輩,寡人少不得須提點他們幾句!” “叫他們知道,唯有楚國受了華國冊封,成為華國諸侯,他們才有機會!” “不然,小國寡民,哪有機會?” 這就是想要勸說這些曾經的小弟,先集中力量,將老大哥送進華國。 然后老大哥,再給他們說好話。 最后大家一起成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