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各自算計
“道友……請!”巨佛合十而贊,語氣已經放緩許多。 道統圖騰,祥瑞圣物! 昔年,人皇一族,也僅有一只! 有著如此圣物鎮壓,截教道統未來,不可限量! 一會元之間,恐怕就能如夏后氏一般,口含天憲,言出法隨,底定圣朝基業! 如此,接引圣人自不會怠慢。 三千金輪,齊齊緩了一緩。 其中的佛陀,都做出笑容,開門迎客。 三千金輪,打開三千門戶。 每一個金輪,都是圣人念頭所造就,由無數佛寶和香火所奠基的圣地。 然后,巨佛看著有些躍躍欲試的‘獬豸’,與靈寶天尊的法眼直接對上:“道友……便是要欲用此等幼獸與貧僧賭斗嗎?” 靈寶天尊并不言語,只是那雷霆所化的巨掌,突兀的消散于無形。 顯然,天尊的意思簡單而直白:便是如此! 這就讓接引圣人的道心,都忍不住一動。 眾所周知,諸圣之中,最要面子的就是截教主。 如今,靈寶天尊如此作態,是篤定了他能贏? 這,怎么可能? 還是說…… “通天已知吾要放水,這才有恃無恐?!” “他便不怕,吾借機,誆了他的圣物……” 也就是靈寶天尊當面,青萍劍可能隨時斬落。 吃過虧的接引,才終究沒打獬豸的主意。 這要是換一個人在如今此地,接引還真可能為之一戰。 化緣嘛……不寒磣! 可惜的是,截教主太兇了些,也太霸道了一點! 這圣物當前,接引終于忍了下來。 “也罷,便讓三界都看看截教主的手段罷!”接引圣人如此想著,便宣了個佛號,道:“慈悲!慈悲!” “既道友信心十足,貧僧自不敢吝嗇!” 于是,那三千輪轉世界之中的佛陀們,紛紛起身。 無數佛臂張開,打開一條條連通輪轉世界與凈土世界的門戶。 隱隱約約,可以在這剎那,看到某些輪轉世界之中,有著靈脈涌動、仙山吐納的景象。 顯然,這些輪轉世界的某些世界,已經到達了一個臨界點。 不過,這種細節,也只有圣人,至少也得準圣才能看的分明。 其他人,哪怕看到了,恐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小小的獬豸,不過羊羔大小。 祂望著那一個個洞開的門戶。 構成祂血rou與肌膚的殘魂念頭們在亢奮。 解放! 拯救! 小獬豸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些什么。 于是,祂昂首挺胸,裹著祥光,踩著慶云,須臾便飛到了一個洞開的金輪世界。 此世界接引和容納著,西牛賀洲某寺廟之中,這千百萬年來,虔信佛法,日夜誦經,卻終究與佛門無緣之人的生魂! 西方教,是不敢讓這種生魂,直接進入六道輪回的。 那太可怕了! 會讓整個宏愿體系瓦解! 稍有不慎,就是佛難! 菩薩入滅,佛陀圓寂! 故而,接引圣人才要開辟這些轉輪世界,與準提圣人一并,接納、收容著西牛賀洲之中,與宏愿牽絆甚深、與佛門因果太深的生魂。 借著這輪轉世界的神效,配合念頭所化之佛陀,于轉輪世界普度眾生。 乃是用的水磨工夫。 靠著時間消化一切! 當然,圣人也可以施展神通,主動超度。 然而,如此做,因果不小,非是關鍵之時,圣人不為。 就像此刻,便如現在。 見著小小獬豸,主動走向其中一個金輪上的門戶。 高臥其中的佛陀,誦經之聲,頓時又高了一分! 梵唱聲聲中,佛光耀目。 當然了,接引圣人是做好了輸的準備的了。 所以,實際上這梵唱什么效果也沒有。 那些生魂,卻是一個個都匍匐在地,懵懵懂懂的拜謝佛恩! 也是此時,獬豸的身影,踏入了這個金輪世界。 在外界看,這金輪世界只是一個金輪而已。 不過是有著無數密密麻麻的魂影,循著金輪自身輪轉的軌跡,一路前行,一步一拜,三拜一叩首! 這些生魂,大部分都不記得自己是什么時候來的此地? 他們只記得,能侍奉佛陀,瞻仰佛身,實在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活著的時候,去寺院上香菩薩會出現嗎? 不會! 所以,他們越發的虔誠。 哪怕連自己的名字都快忘掉了,但生魂們卻也依舊記得,要對菩薩恭敬,對佛法虔誠! 但這一切,在獬豸踏入的剎那,就開始動搖! 那獬豸在踏入這金輪世界之中,見著那無數生魂,一步一拜,三拜一叩首。 這祥瑞便張開嘴,吐出雷霆。 “不許跪!” “站起來!” 那不是祂說的。 是人道說的。 準確的說,是華國人道之聲! 除天地君親師之外,華國之中,不分種族,不分男女,皆不可跪他人。 違者,則非吾民! 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金輪世界,在隨后變得黯淡起來。 在諸佛菩薩與諸圣的關注中。 整個金輪的因果線,都開始暴動,在因果的氤氳中,金輪世界開始模糊、晃動。 “人道之力?” “通天在人間道統,居然已經建制了?” “而且……” “從獬豸調用的力量來看,這道統恐怕還頗為興盛!” “縱然隔著這許多距離,也依然可以輕松以人道之音,祛除塵垢,喚醒愚昧!” 準圣們悄悄的議論。 圣人們,則已經著手了。 “待大劫來時,定要去人間看一看……看看通天道統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這是西方二圣的念頭。 學習嘛,問道嘛。 道統之事,素來如此。 昔年,夏后氏從無到有,一步步的走出王朝、帝朝、圣朝的大道。 諸圣可都是在旁邊,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圣人胸襟容得下一切。 …… “吾之道統,未必差汝!”玉虛宮內,元始圣人冷哼了一聲。 手中的盤古幡,微微搖動,牽動著人間因果,巧妙而合理的做出了安排。 于是,這一年,遠離戰火和戰亂的鄭國國都內,一支屬于鄭國公子子國的商隊,踏上了前往舊魯的道路。 因為,公子子國聽說,舊魯之地,如今繁華昌盛,有著許多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更是文教昌盛,道法顯圣。 正好,子國的嫡子子產,也快要到開蒙的年紀! 所以,子國打算先讓自家商隊探探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