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燃燈:我不敢說
元始圣人看向接引圣人。 “道友……”圣人遲疑著:“今日之事,道友沒有插手?” 接引圣人頓時大驚,連忙澄清:“道友明鑒,貧道與道友往日無怨,近日無仇……” “又怎會與人算計道友?” 至于昔年從南瞻部洲,螞蟻搬家的種種事情。 接引圣人,自然是略過。 根本就不會承認,這是因果。 概因,西方動手之時,就已經提前聲明:此山(寶、人)與我有緣! 既是有緣,自然無有因果。 無論別人信不信,西方上下,皆是深信不疑! 元始圣人看著接引道人,目光灼灼。 他自然不太相信,這西方會與人教聯手。 然而…… 事情太巧合了。 他前腳離開玉虛宮,后腳懼留孫就莫名失陷人間。 而且,元始圣人連懼留孫究竟是怎么消失的,他如今在何處,也是推算不出。 只能依著因果痕跡,隱約感覺,懼留孫元神無損,也未受到傷害。 能悄無聲息,將一位金仙元神拿下,還讓其根本發不出任何生息,更聯系不到大羅天的。 只能是圣人! 而且是持著某些特殊至寶的圣人! 譬如,太素天女媧圣人手中的山河社稷圖。 而偏偏,妖教圣人,元始圣人一直猜測,或與人教勾連在一起,暗中圖謀某事。 故而,元始圣人不得不懷疑,西方也可能摻了一手在其中。 西方二圣,可是最希望南瞻部洲混亂的圣人。 只有渾水,才有這二圣的機會! 所以,不得不防! 元始圣人便問道:“道友,不知準提道友,如今何在?” 接引圣人自然清楚,元始圣人的意思。 他稽首道:“不瞞道友,準提道友,如今在九幽血海,看守那冥河!” “以防冥河趁機逃脫血海,來到人間,興風作浪!” 天地大劫,乃是血海的盛宴! 無數生靈的死亡,源源不斷的給血海帶來污穢與怨恨。 滋養著血海,潮起潮落。 讓血海之中的阿修羅們,瘋狂繁衍。 故而,大劫之后,必有魔災! 而這魔災,一般都會首先在西牛賀洲泛濫! 人皇劫后,血海之中的萬千阿修羅,就曾反攻西牛賀洲,掀起一場空前魔災,那場魔災之中,甚至有混沌神魔,也出現其中,意圖復生魔祖。 西方教幾乎被其重創! 不知多少菩薩圓寂,多少佛陀入滅。 故而,對西方教而言,大劫之前和大劫之后這一段時間,是他們最緊張也最敏感的時刻。 特別是兩位圣人,不得不輪流坐鎮九幽,一刻也不敢松懈。 否則,若讓冥河逃出。 隨時都可能掀起了一場驚天魔災! 元始圣人聽著,卻是依舊狐疑不安。 畢竟,若此事乃是西方與人教之間的算計。 也完全可以拿準提需要鎮守九幽推脫。 元始圣人輕輕一嘆,便掐動一個法訣,溝通大羅天。 只是須臾,那大羅天便翻滾起來。 一尊頭戴冠琉,身披袞服,手執三寶玉如意的天尊,從大羅天的無窮云海之中顯化。 正是元始天王! 乃是圣人,以盤古所遺的開天功德,混同昔年輔佐太上,啟迪人族道德文明之光的功德,所斬出的善尸! 自斬出之后,元始天王就一直坐鎮大羅天深處的白玉京,自守道果,輕易不出。 “慈悲!慈悲!”天王執著三寶玉如意,頭頂顯化五彩圓環,照耀四方,身上袞服、冠冕,流出七十二色混元精氣。 天王手中玉如意一搖,便架起祥云,落向斗府。 見著元始圣人,忽然勾動大羅天,居然讓一直在大羅天深處坐鎮的元始天王出關。 接引圣人也知道茲事體大,一個不慎,恐怕就會被人算計,與闡教結下因果仇怨。 接引圣人不得已,只好嘆息一聲:“準提道友,還請現身!” 便只聽得一陣無名梵唱,從凈土深處響起。 一株大道菩提樹的虛影,從靈山深處升起。 身騎孔雀,手持七寶妙樹的圣人,便緩步而前。 剎那就到了元始圣人面前,稽首而拜:“西方準提,見過道兄!” 準提圣人與接引圣人,早已心意相通,自然知曉,凈土中發生的一切。 他也索性放下手中靈寶,大大方方的落下孔雀,到了元始圣人跟前。 元始圣人定睛一看,便知接引、準提并未有詐。 準提圣人身上的因果殘留,足以證明,他確實一直在九幽血海,看守冥河。 “慈悲!慈悲!”元始圣人忍不住稽首:“卻是貧道多疑了,還請兩位道友勿怪!” “實在是事涉門下弟子下落,涉及人間大劫,貧道不得已,只好得罪!” 接引與準提互相看了一眼,那諸佛菩薩,紛紛垂首低眉,不敢再聽。 圣人之間的交鋒,對于圣人之下的人物,太過兇險了! 只有燃燈古佛,能安坐蓮臺,但也忍不住合十而嘆:“阿彌陀佛!” “不知是那位故友出了變故?” 元始圣人沒有看燃燈,但也答道:“有勞道友掛記,乃是懼留孫,因那人間之事下凡察看,不意忽然失蹤,貧道心急……” “善哉!善哉!”燃燈古佛合十嘆道:“懼留孫道友,福緣深厚,定當逢兇化吉……” 接引圣人與準提圣人也是心驚不已。 懼留孫? 土德星君??! 而且還是元始圣人座前最得寵的弟子之一! 旁的不提,那封神大劫,懼留孫的弟子土行孫,一度去幫了截教,圣人也不怪罪。 事后更是委任為土德星君,讓其遠離了紅塵因果。 在闡教第一代嫡傳之中,懼留孫絕對是嫡傳的嫡傳。 地位甚至比廣成子還要高! 如今,懼留孫失陷人間,難怪元始圣人如此震怒! “卻是不知,道兄可有需要貧道相助之處?”準提圣人心中一動,便上前問道。 元始圣人淡淡的稽首:“多謝道友……不過,卻是不急,待貧道問過道行,懼留孫去了人間何處再說!” 接引與準提聽著,心驚不已。 連元始圣人,也不知道懼留孫下落嗎? 這怎么可能? 燃燈古佛更是忍不住的掐動指頭,想要推算。 卻只見一片混沌。 那懼留孫,仿佛消失了一般。 但偏偏因果顯化,他確實在三界之中,只不過,他所在之地,非常特殊。 因果不能推算,天機也是一片混沌。 “難道說……”燃燈古佛忍不住的想了起來:“懼留孫被人,關在某個古老的遠古戰場封印之中?” 南瞻部洲,作為人族祖地,也作為昔年洪荒破碎后,留下的最大的一片碎片。 其中,埋葬著不知道多少隱秘,藏著不知道多少兇險的遺跡。 龍漢初劫的戰場,巫妖大劫時祖巫隕石之地,不周山傾倒之所,妖族天神墜落之地,甚至是妖帝殞身之地。 都在南瞻部洲! 這些戰場和遺跡,被道祖所封印。 連諸圣也未必能尋覓得到! 不止如此,人族底定之后的歷次劫數的諸多兇地,也在南瞻部洲的某些地方,被諸圣封印著。 夏都、殷墟自不用說。 鳴條、牧野,也是情理之中。 總之,南瞻部洲,既是三界核心,也是兇險無比的古老戰場。 誰也不知道,那大地之下,深藏著怎樣的秘密。 不知道多少遠古遺種和洪荒遺族,就居住在這些兇地,藏在諸圣與道祖的封印之內。 但…… 當燃燈古佛好奇的想要窺伺,懼留孫消失之前的因果時,他所見依然是一片虛無。 仿佛,懼留孫是被天道出手藏了起來一樣。 有關懼留孫的下落,就像一片迷霧,籠罩在燃燈古佛眼前。 “善哉!善哉!”燃燈古佛不由得稽首嘆息。 如此詭異的情況,燃燈古佛也是鮮少遇到。 幾乎讓他有種回到了昔年紫霄宮講道時,第一次見到鴻鈞道祖時的感受。 鴻蒙、混沌、無知、偉大。 無可推算,不可計算。 “紫霄宮?”燃燈古佛忽然道心一動。 隱隱約約,他感覺,昔年的紫霄宮講道時,自己似乎遇到過什么人? 而這個人,顯然與今日之事,聯系密切。 “誰?”燃燈古佛皺起眉頭,腦后的二十四諸天一一升起。 記憶從神魂中升起。 昔日紫霄宮內的種種,模模糊糊的浮現。 道祖端坐于造化玉碟之上的身影,模糊而古老,根本無法看清,也根本記不得道祖模樣。 那紫霄宮中的諸位道友,也都是模模糊糊,宛如一個個空殼,宛如一灘灘燃燼的余火。 這意味著,這些人都已經魂飛魄散。 而剩下的,那一個個有著實體的影子,則是如今依然存活的紫霄客。 燃燈古佛回憶著。 他總感覺哪里不對勁,渾身難受,道心不安。 可他偏偏不知道,哪里出問題了? “道友……”準提道人發現了燃燈的異樣,便問道:“可是知道了些什么?” 頓時,接引圣人與元始圣人都側目過來。 燃燈古佛合十一嘆,就要講出道心不安。 但話到了嘴邊,卻怎么也說不出來。 喉嚨里,好似爬滿了螞蟻,這些螞蟻在不斷啃噬他的神魂與聲帶。 讓燃燈古佛,有一種只要他敢說。 紫霄宮的天罰就在眼前的預感。 心血來潮! 燃燈古佛,當時就老實了下來,他垂首道:“貧僧確實預見了一點東西……” “但……” “貧僧不能說!” “不能說?”接引與準提都是皺起眉頭。 元始圣人也是肅然不已。 燃燈古佛,雖是燃燈道人,舍身西方的化身。 但也是燃燈道人。 這可是自鴻蒙開辟,就已經出現的人物。 其來歷跟腳,無比古老。 連他都‘不敢說’的東西。 顯然,茲事體大! 元始圣人不由得轉身,正面面對這個昔年叛門而出的副掌教。 “道友,可否暗示、提示?” 燃燈古佛腦后的二十四諸天,一一升滅著,他緩緩搖頭:“不能!” “貧僧不敢!” 好一個不能! 好一個不敢! 元始圣人當即明白了,燃燈定是窺見了某位圣人曾經的秘密。 而且,這個秘密,燃燈只要敢說出來。 那他就一定會與那位圣人不死不休! 那圣人定然會上窮碧落,下至九幽,追殺燃燈直到永遠! 所以…… 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燃燈預見和感知的,恐怕與某位圣人的道果奧秘有關。 而三界之中,誰最喜歡藏秘密? 天上地下,誰又最愛到處落子? “呵呵……”元始圣人稽首謝道:“多謝道友!” 接引和準提,也是有所意動。 他們也猜到了。 必然是太上! 只能是太上! 落子無數,布局三界,根系深藏,輕易不顯的太上! 也只有這位人教圣人,才有耐心,舍得一個會元一個會元的布局。 …… 元始天王落到斗府,紫薇寶殿。 抬眼便看到了懼留孫的道體,被一根根繩索牢牢定住。 道行天尊祭起的寶斗,罩落在懼留孫rou身之上。 道行天尊正源源不斷的接引紫薇星光,為懼留孫護法。 “癡兒!”元始天王見著,不由得嘆道。 他知道,道行天尊恐怕到現在都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他依然傻乎乎的,為懼留孫護法。 道行天尊抬頭,看到恩師的善尸,連忙跪下來,磕頭:“老師法駕,怎出了白玉京?” “癡兒呦!”元始天王嘆息一聲,面露慈祥,手中三寶玉如意,綻放清光,護住懼留孫的rou身,將之收入靈寶,以功德溫養起來。 道行天尊這才發覺,懼留孫的元神,居然與其rou身失去了聯系。 他的一切行為,都做了無用功! “這……”道行天尊渾身劇震:“恩師,師兄出了何事?” 元始天王搖頭:“吾也不知,只是知曉,懼留孫下凡不過片刻,便無影無蹤!” “恐怕已是遭了劫數,禍福不知,因果不定!” 道行天尊咽了咽口水。 作為圣人善尸,元始天王就是元始圣人。 如今,圣人親口承認,懼留孫‘禍福不知’‘因果未定’。 這…… 道行天尊已經無法用語言描述了。 “說吧……”元始天王問道:“懼留孫下凡,到底所為何事?又是去了何地?為何如此匆忙?” 道行天尊哪里敢有隱瞞,當即磕頭不止,將一切事情前因后果,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