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二章 細作
東海龍王敖廣,看著自己面前跪著的巡海夜叉。 這位龍王皺起眉頭來:“你的意思是有江河水族,深入我東海海疆,只是為了采挖些石頭?” “是!”敖江磕頭答道:“陛下,那獵鯨也太不像話了!” 敖廣卻是輕輕揮手:“此事,本王知道了!” “汝且先下去吧!” 敖江咽了咽口水,還想再說,卻在敖廣的威勢之下,不得不退下。 “江河水族入海,只為采挖石頭?”這位龍王呢喃著:“寡人得親自去看看才行!” 如今又是大劫當前,敖廣的膽量,一天開始比一天少。 他可不愿卷入大劫,更不想淪為各位老爺博弈的炮灰。 于是,便悄然喬裝,出了龍宮,來到了敖江所供認的海域。 果然見到了,有江河水族,牽引著巨大的舢板,滿載著海島上挖來的石頭,向著海岸前進。 不僅僅如此,還有著許多東海水族,也參與其中。 大量水族,三五成群,拖著一塊大石頭,穿行在海面上。 敖廣看著,最初是怒不可遏。 但旋即,他就冷靜了下來。 因為他看到了,那些江河水族身上,都縈繞著一層人道光輝。 其中的強者,甚至連血rou之中也混雜了純凈的人道光輝。 這就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更不是東海龍族惹得起的了。 “難怪沿途的兇鳥、異獸都已經消失……”敖廣想著:“這些水族背后定然有著不可思議的人物!” 便悄然變化成蝦兵模樣,混入其中。 …… 沙水河上,一艘商船,從上游駛來。 公子國,站在甲板上,打扮成商賈樣子。 他看向兩岸,遠方的田野上,一頭妖族大圣,顯化出真身,足有十幾丈長,牽拉著一具一丈多長的農具,將凍了一個冬天的大地犁開。 哪怕隔著十幾里,公子國不用神通,也能清楚的看到,那荒野上被犁開的土壤是肥沃的黑色! “這怎么可能!”公子國咽了咽口水。 眾所周知,除了某些沃土,荒野一般都是貧瘠的。 需要人族不斷耕作,慢慢變成熟地,并得到地脈溫養,才能逐漸轉變為沃土。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百年。 所以,中原才被人以為是人間勝地,天下之中。 這是因為中原有著大片遠古就被耕作的沃土。 像晉國,甚至有著一片人族的古地,傳說,那片土地從洪荒之時就一直被人族先民耕作。 圣皇、圣帝都曾在其上留下過足跡。 于是,那片沃土上的百姓,可以歲收數石,素來是晉公的家臣耕作。 這眼前的荒野是怎么回事? “怎么不可能?”公子國是偽裝成衛國商賈,登上的這艘商船,打著的是來柳郡做買賣的幌子。 所以,在他身旁沒有護衛,沒有隨從。 他是孤身來此的。 自然,是與凡人同船。 公子國回過頭,看向自己身后,那個正笑意盈盈的商賈,拱手問道:“敢請教……” 那人笑瞇瞇的說道:“我也知道的不多……” “只是聽說,柳郡如今從海中采的神物,以此神物磨碎,然后再混合草木灰、淤泥,充填荒地……” “只須一兩個月,土地的肥力就會大增!” “沃土天成,只要播下種子,就能豐收!” “是??!”又有人說道:“我也聽說了!” 公子國聽著,臉色陰郁不已。 特別是,當他看到不遠處的道路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人流時。 他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因為他知道,那些人是怎么來的。 這些都是曹國、宋國、莒國的凡人。 他們是被曹、宋、莒的貴族們賣到柳郡來的! 這個事情是得從去年開始說起。 去年九月后,有商賈從柳郡帶來了一批柳郡的香銅,進入曲阜。 起初,公子國也沒放在心上。 但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勁。 因為曲阜城里的凡人,一夜之間就跑了起碼兩萬多出去,曲阜的守軍,幾乎是眼睜睜的目送著這些凡人,跑過了封鎖線,進入了柳郡。 公子國當然勃然大怒,立刻就開始調查。 但調查來調查去,什么都沒有發現。 沒有任何人有責任,仿佛那些凡人是自己繞開了封鎖線,跑到柳郡去的。 公子國當然不信,他繼續調查。 然而,下面的人根本不配合。 他查來查去,也沒有找到任何證據,最后,還是他無意間見到了一塊來自柳郡的香銅才揭開謎底。 那香銅純凈、無暇、濃郁。 乃是修煉的珍品,堪比上界的天銀! 甚至,天銀也比不過這些香銅——因為這些香銅沒有因果! 于是不需要再查了。 仙種神裔們,再恨柳郡,也恨不起那些柳郡的香銅! 而且,事實已經證明,柳郡打不進去! 于是,為了得到香銅,曲阜的仙種神裔,包括齊國來的修士們,紛紛放水。 不止曲阜如此,宋、莒、曹、紀等封鎖線國家也都開始了向柳郡輸送凡人。 大批大批凡人,被這些家伙放開。 甚至有人主動組織起凡人,向柳郡移民,只為了換取香銅! 本來此事未必能這么輕松容易。 但問題是,臨淄數年前,以封鎖為名,趁機清洗了各國的本土河伯、山神和修士。 這些本土的地頭蛇,不是被調去了和晉國對峙的前線,就是被詔入臨淄。 接任他們的都是臨淄任命的仙種神裔。 不是自己的東西,誰會心疼? 于是,從十月迄今,短短數月,就已經有起碼數十萬凡人,從魯、曹、薛、莒等國涌入柳郡。 很多混賬,為了一塊柳郡香銅,就讓開了道路! 更有人連香銅都不需要,就主動的和柳郡示好。 也是因此,公子國才終于知道,原來柳郡并非龍潭虎xue,只要在柳郡不觸犯他們的規矩,哪怕是齊國的仙種神裔也不會有危險! 想著這些,公子國就忍不住吁出一口氣,他看著那上萬的人流,問著身旁的人:“這柳郡的人,接納這么多凡人……” “他們的糧食夠吃嗎?” 那商賈頓時笑起來:“這位兄臺,你恐怕不知道吧……” “去年的柳郡,光是靈麥就收了二十萬斤!” “還有好幾萬斤的靈米、靈粟……” “怎么可能缺糧?!” 公子國聞言,身體震顫:“不缺糧?!” “怎么可能!” 人族的歷史,在洪荒之后,就是一部饑餓史! 所以,傳說中,道統圓滿的標志之一就是:消滅饑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