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宗澤:“……官家,宗澤這就來救你!殺?。。?!” 西門卿:“河東、河北之地已經割給金國了?鹽軍誓不為金國奴!殺?。。?!” 作者有話說: 【閨蜜監督日更day6】感謝在2023-08-19 18:32:09~2023-08-20 18:41:3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帶我一個 150瓶;花下醉淺眠 40瓶;詩酒趁年華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2章 靖康之恥(八) ◎南侵金軍,盡數埋骨中原!◎ 世上從無不流血的戰爭。 戰爭即流血, 即犧牲,但要想贏得未來,無不從流血而成。 哪怕鹽軍后勤充足, 盔甲兵械精良,但到底還是冷兵器戰斗, 沒有武器戰力代際差。 與金軍的包圍突圍戰, 也是你進我退, 拉鋸追擊, 你來我往。 從靖康元年臘月初,一直打到靖康二年三月初,打了大約四個月時間。 期間金國有派兵南下支援,意圖形成前后夾擊之勢。當時滄州北境四寨的兩萬鹽軍, 毅然西進攔截, 死戰一月, 拖住五萬援軍主力, 直至戰爭結束, 也未讓金軍形成夾擊之勢。 金軍的援軍主力雖然被拖住,但還有分兵出去的金軍,趁北境四寨的守軍西進之時, 直接進軍滄州。 意圖令西門卿所率鹽軍主力回援。 如西門卿所料, 戰火還是燒到了鹽軍治下三州一府。 這是一場中原百姓與金軍的大決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西門卿當時并未選擇回援。 而鹽軍治下的百姓, 并未被區區幾年的安逸生活養廢, 反而中原百姓骨血里的居安思危被滋養壯大。 金軍到來時,留守維護治安的一萬鹽軍, 率領百姓奮勇反擊!青壯入伍, 老弱婦孺納鞋縫衣以支援! 分兵的小股金軍援軍, 非但沒能迫使鹽軍主力回援,還把自己葬在了滄州。 結局已定,再往回看。 趙桓以大宋皇帝身份,寫下蓋了國璽的割地國書時起。 黃河以北的地盤,名義上就已經是金國國土了。 而趁著趙佶和趙桓及趙家宗室被俘北去,歷史上那個康王趙構這次也如愿以償,另建了小朝廷。 靖康二年的正月初一,在南京應天府稱帝,改元建炎。 如此,靖康二年也是建炎元年。 或許還有大宋忠臣,希望在如今‘二圣北狩’的時候,趙構稱帝后能重振大宋江山。 于是諫言:“……如今河北、河東二地激戰正酣,一方為金軍,一方為宋軍和鹽軍,何不招安鹽軍,朝廷再調南方各路勤王兵前去支援,一舉殲滅金國大軍,重創金國!” “如此,金國于大宋便再無威脅,大宋或還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這個諫言是有勇有謀的可靠之言,但與徽欽二宗是血親的趙構,能是硬骨頭嗎? 表面上一副諸君多多諫言,朕定虛心納諫的明君模樣,實則和他爹他弟一樣的懦弱膽小,更害怕和金軍打仗。 也是典型的窩里橫、窩外慫的慫蛋。 俗話說人以類聚,徽欽二宗身邊是jian佞,趙構身邊也不遑多讓,所信用的汪伯彥和黃潛善也是主張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 南宋小朝廷剛一建立,趙構發的第一道圣旨,就是頒給宗澤的,斥令其:“……莫攔金軍北歸之路,休壞金宋兩國邦交!速速退開,護送金軍北歸!” 第二道是圣旨也是國書,以正統的大宋皇帝之名,向金國國主遞交國書,言: “……宋與金締結國之邦交,其心至誠,未敢有半分叛逆之意。今皇侄遵奉太上皇、先皇兄之意,一切如舊?!?/br> “河北、河東鹽軍實乃反賊,宗澤大軍亦是叛逆之軍,行事非宋廷之意,侄已頒旨斥責……” 換言之,皇侄趙構依舊尊金國國主為伯父,先前徽欽二宗承諾的依舊作數,大宋絕不敢有半分叛逆。 攔路的鹽軍是反賊,宗澤大軍也不是他指示,他繼位后第一道圣旨就是斥責宗澤! 趙構此舉,徹底把割地一事給砸瓷實了。 相當于再次昭告天下,以黃河為界,河北、河東等地,都是金國領土了! 不管總數二十幾萬的鹽軍,還有宗澤大軍,正與金軍在太原到河間府一帶激戰。 不顧在北方其余州郡堅守的宋軍,大大小小的抗金義軍,他們也都先后加入或協助大戰,還在英勇抗爭著。 趙構就是不管不顧地,以大宋國主的身份,把黃河以北地方都割給了金國。 彼時金軍已與鹽軍和宗澤大軍陷入苦戰,無論如何都突破不了防線。無法北歸,只有耗死一途。 這時金軍猛然后撤,意圖拉開距離,延長戰線,然后再尋機找一薄弱處突圍。 而這次的金軍后撤,竟然嚇得應天府的趙構,也走上了他爹他哥的老路——他南逃了! 僅僅是金軍的一次戰略性南撤,就把趙構嚇得乘船南逃,一路沿運河跑到揚州。 大約是害怕北方戰場刀劍無眼,不敢離戰場太近,趙構帶著他的小朝廷,在揚州停駐不動,頗有就地生根的打算。 金軍的這一次戰略性南撤,除了嚇走趙構,也劫掠了一波糧草補給,暫時緩解了孤軍被圍彈盡糧絕的情況。 西門卿:“……”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