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也是經此一役, 金兵攻破開封城門, 占據開封城頭。 就在城破關鍵時刻, 被剝奪太學生學籍和進士功名的張浚, 再次站了出來。 奔走呼告開封百姓, 聚集號召先前被打散的部分護城軍,軍民團結起來,準備與金兵在開封城內展開巷戰。 歷史雖有些許不同, 但中原百姓的不屈意志從不曾變過——想要我們乖乖投降, 絕無此種可能! 金兵見此情形,不敢貿然進城, 于是便據守城頭, 將開封圍得嚴嚴實實。 然后,又使出‘和議’的老招式。真是一招鮮吃遍天。 金軍提出:我們有和談意向, 但河北軍民抵抗金軍, 一如開封百姓戒備金軍, 使我們不敢放心和議。 深恐一旦和議,大宋軍民立即反撲,撕咬金軍,屆時金軍豈不危矣? 要想和議,大宋皇帝就下旨讓河北河東兩路軍民,放棄抵抗金軍,原地投降; 讓開封城百姓各歸各家,不能以巷戰威脅; 大宋必須賠償金軍南下一路糧草輜重的花銷,以及死于宋軍之手的金兵的撫恤金。 總而言之一句話,放棄抵抗,賠償金銀財帛,金軍才會議和。 放棄抵抗了,金軍想如何便如何,還用議和? 金軍南侵是加害者,反而讓受害者向加害者賠償損失,是何道理? 就是如此荒唐的和議要求,徽欽二宗和朝中重臣們卻信了! 或許也沒信,只是因為他們膽小如鼠,懦弱自私,只管自己不顧百姓,總之全都依了金軍的要求。 開始派遣宰相頻繁往來金營,積極磋商割讓河東河北兩河地區、納歲幣、獻金銀財帛、牲畜和兵器等事宜。 同時頒旨,命令城中護城的軍民,散歸其家。 并開始在開封城中,大肆搜刮百姓財物獻給金軍。 就算如此,開封軍民也不曾放棄抵抗,但徽欽二宗卻下令收繳百姓兵器,鎮壓聚集的百姓,并且抓捕處死為首之人。 張浚在被抓捕后,僥幸被一伙手持精鋼樸刀的百姓所救,而后隱于民間不知蹤跡。 張浚已是平民,行跡更易隱藏。但組織兵士和勇士抗金的武將官員吳革,卻被抓捕后,于菜市口砍頭。 徽欽二宗為了討好金軍,親自把開封軍民的反抗手段都剝奪了! 而且,更荒唐的是,還依照金軍所言,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前來開封。 自然,也沒忘記向河北、河東各地傳旨,下令放棄抵抗。 如此一番下來,不止開封軍民,就是大宋軍民的斗志,也都被盡數瓦解! 在此期間,大宋的宰相、親王們,一次一次地來往金營,與金軍和議。 堅定地實行著他們的投降政策。 時間進入冬季,開封落下了第一場大雪。 開封城百姓被搜刮了家財,即將遭受饑寒無情地折磨,屆時凍死、餓死之人將不計其數。 …… 正在事情即將進入最糟糕的節點,東平府的兩萬鹽軍由李綱為主將,盧俊義為副將,神機軍師朱武為軍師。 在第一場大雪落下時,悍然沿廣濟河河谷平原逆流西進!直指開封! 粘罕和斡離不接到消息,雖然覺得麻煩,但也不懼這兩萬鹽軍。 “雖然麻煩,但如今我金軍據城以守,兩萬鹽軍,還妄想能攻下開封城嗎?” 但就在半日之后,事前誰也不曾想到的是,巴蜀鹽軍自漢中出蜀了! 足足八萬作戰鹽軍,加上運輸兵伙頭兵等,足有十二萬鹽軍! 由鹽軍宿將林沖為主將,西門卿身邊最早的心腹之一吳用做軍師! 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自漢中出了蜀地。 開封府得知消息時,鹽軍已經過了華州,沿河谷即將抵達陜州! 離進入京西北路,只一步之遙了! “鹽軍過了河南府、穎昌府,就到開封府了!” 到這時,粘罕和斡離不終于真正地慌了! “東平府兩萬鹽軍即便趕到開封也不成大器,但若是拼死拖住金軍,等出蜀十二萬鹽軍趕到,那時我金軍便陷入了包圍之中!” “還不止,若到那時,還要考慮滄州西門卿所率鹽軍主力,若是全力出擊,恐怕還能從北方切斷我金軍后路!” “而老將宗澤,未必會全力阻攔鹽軍……” 徽欽二宗仗著宗澤是老將忠臣,于是肆意踐踏老將忠心,并不覺得他會違反命令。 反而是敵將的粘罕和斡離不,看得更加通透:“皇帝賞了宗澤十軍棍,還用個太監掣肘監軍,難道他會沒有隔閡怨懟?” “再者相比馳援過一次開封,后來又干脆利落撤走的鹽軍,我們金軍才是中原百姓的敵人?!?/br> “宗澤,未必不會和西門卿暫時聯手,以圖將我們留在中原?!?/br> 若果真如此,金軍大軍埋骨中原,那金國將受重創。 如此情勢之下,粘罕和斡離不于是再次向大宋皇帝提出議和。 但宣稱之前的和議使者都不夠身份,不足以體現大宋和議的誠意。 此次和議,必須由大宋皇帝和太上皇親自出面,當然,金軍方面粘罕和斡離不也會親自出席。 徽欽二宗主打就是一個膽小怕死,如何肯親自前往金營? 萬一把他們挾持了,殺了,那該如何是好? 到這個時候,徽欽二宗倒是不信任起金軍來了。之前那樣子,真是恨不得把金軍當成同胞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