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兩三日過后,玉米粒已經徹底干透, 抓一把在手里再漏掉, 嘩啦啦的作響。 這種嘩啦啦的聲音,是玉米豐收的聲音, 也是鹽軍治下百姓激動心跳的聲音。 “啟稟知州!稱量過脫粒曬干后的玉米, 清池縣官田中的玉米, 每畝產出逾兩千一百斤!” 清池縣令對前來視察的西門卿稟告。 西門卿抓起一把玉米粒,感受著熟悉的觸感、顏色和氣味。 對清池縣官田的玉米產量,他還算滿意:“能有這般產量,想來用心侍候種植了。你們的功勞和苦勞,當玉米播滿鹽軍所守之地時,百姓們會對你們感念在心的?!?/br> 兩千一百斤的畝產量,相比后世產量雖不算極佳,但也算得上豐收。 這個時空沒有增產的化肥,只有農家肥、綠肥和火土糞等天然糞肥,能有這個產量,除了因為玉米種是系統開寶箱出的良種,也絕離不開佃農們的用心侍候。 這也體現出縣令的領導有方。 縣令被西門卿夸獎了,心中激動不已。 也不枉他這幾月以來,就差吃睡在玉米田。 “百姓最會感念的,定是為他們帶來高產耐儲存的良種的知州您??!屬下能勉強為鹽軍‘除權jian、救萬民’大業奉獻一份苦勞,已經心滿意足!” 西門卿拍拍縣令肩膀,“你的功勞和苦勞,本官和百姓都記在心中?!?/br> 等鹽軍大業鑄成,自然會給縣令這等有功之人升官加薪。 縣令確實是大愛為民的勤謹好官——不好的都被公審砍頭了,但能得了知州這句話,來日升官晉職,光宗耀祖在望??! 西門卿檢查過了豐收的玉米,又吩咐清池縣令:“單獨撥出一個糧倉來,好生存儲這些玉米?!?/br> “這是來年鹽軍治下百姓們的糧種,不容有失?!?/br> 種植的幾個月都忙過來了,只差存儲后明年發給百姓種植這最后一哆嗦,清池縣令如何都不敢疏忽的。 “知州放心,屬下一定好生存儲,嚴加看管,絕不讓糧種有所閃失!” 就近巡察了清池縣玉米豐收后,西門卿又將滄州剩余縣軍的官田玉米的收獲情況,也一個不漏巡查過。 共種植五百畝玉米,每畝均產約兩千斤。 因此總產約一千萬斤,即約五千噸。 五千噸的玉米,來年用作糧種分發給鹽軍治下百姓播種,足足的夠了。 如果巴蜀之地進展順利,或許還能勻一半給巴蜀百姓播種。 畢竟玉米高產,卻也不能所有農田都種上玉米。 該種的五谷都要種,只是讓百姓合理安排種植比例,鼓勵開荒增加農田面積,有更多耕地就可以播種更多玉米。 玉米穩穩的收進糧倉之后,西門卿把特意留出來的玉米,拿出一部分來。 讓人用石磨磨出玉米面、玉米糝,令兩個鹽場的食堂,都煮了一頓玉米飯和玉米粥,讓上萬鹽工嘗鮮。 官田種植的高產新糧食喜獲大豐收,此事早已在滄州傳遍。就連棣州、齊州和東平府,也都有所聽聞。 “據說明年春季,西門知州就會將玉米種子分發給百姓種植了,這玉米高產,每畝能產兩千斤呢!” 鹽場鹽工以曬鹽為生,家也都安置到了鹽場高墻外建起的鹽工小區,他們并不耕地種田。 但能有高產的新品種糧食,百姓能吃飽飯、日子更好過,他們也是滿心期盼的。 “食堂今天就煮了新糧做成的飯食,是玉米飯和玉米粥,我們是第一批吃到新糧的人呢!” “那我要好好嘗嘗那玉米的味道,也好去給那些種田的親戚講講?!?/br> 等玉米飯和玉米粥真的入口時,鹽工們也都是贊不絕口: “金燦燦的,看著就富貴!這玉米磨成面后,開水燙面再蒸熟的玉米飯,吃著有股特別的清香!” “我就更喜歡玉米粥,又稠又好吞咽,頂飽哩!” 玉米是粗糧,后世常吃玉米飯的都是農村鄉下貧窮人家,玉米粥也是一樣。 玉米飯其實噎嗓子,也不香甜,沒油沒鹽沒下飯菜時,在嘴里嚼了根本就難以下咽。 玉米粥會好些,但久了吃厭了也一樣難以下咽。 這些鹽工只是第一回 嘗鮮,才都稱贊不已,就像城里人偶爾吃一頓,也會覺得好吃一樣。 吃得久了,便也不會愿意吃了。 “吃著也沒多好吃?!庇宣}工說了實話,但他還是又感激又高興:“但我們普通百姓,有得吃、能吃飽,就已經謝天謝地,誰還去管味道呢?” 有手巧心思巧的大娘聽到,就開始想新吃法:“既然這玉米能磨成面,那不就跟麥子磨的面粉一樣?玉米飯和玉米粥吃煩了,和面烙個餅子,蒸個蒸餅啥的,換著花樣兒吃不就是了?!?/br> 又有老鹽工指指點點:“你們這些年輕人啊,才托西門知州的宏福,吃了幾年飽飯,就覺得吃飽還不夠,還想變著法兒吃了?!?/br> “哈哈哈!就是就是!要是普天之下的百姓,能頓頓都有一碗玉米粥喝,也就是天下盛世了!” …… 雖然鹽軍對玉米無比重視,但追擊賊寇的岳飛一行百騎敢戰士,最終還是弄到了一麻袋四五十斤玉米。 在此之前,也吃過了一頓玉米飯和玉米粥。 彼時岳飛探聽到玉米的畝產,借口歇腳,拿著西門卿的帖子在一處官田的田莊借宿,親眼見證了玉米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