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自然地,月余不見,期間卻世事多變,因此而生恍如隔世般的生疏感,也在一頓接風宴之后,消弭得無影無蹤,互相反而愈加熟絡了。 接風宴當日,西門卿將喝得醉醺醺的幾人留在州衙,打上一通地鋪,橫七豎八呼呼地睡作一團。 次日一早,眾人醒來,相視一笑后招呼幾句,又在州衙用過了早飯。 之后西門卿才遣人,將眾人送回早已收拾出的從權jian們手中收繳來的宅院,一人一處宅院。 里面裝潢布置舒適,廚子廚娘、小廝仆婦人手齊全,都不需拎包,直接入住即可。 自然而然地,西門卿又得到一眾將領的好感和感激: “大官人安排真是周到妥帖?!?/br> “大官人總是這般貼心?!薄?/br> 各縣鎮守的將領率鹽軍回歸,歇息過一日之后,西門卿又召集眾人商議。 定下對北方邊境四寨的整編駐守決策,并確定出人選,由牛皋任四寨總統領,阮小二、衛江二人任副統領,各自分管兩個邊寨。 人選既定,一干人等又商討出具體整編細則,最后西門卿又決定這是鹽軍首次前去,他本人親自走上一趟。 如此一是對四寨以示看重,二也是他掌控欲作祟,北方四寨位置重要,他想要親自確認整編工作的落實和效果。 駐守清池縣的鹽軍,在城中和城外分別駐扎,調往北方四寨的鹽軍也點兵完畢時,已經過去了三日。 西門卿于是令吳用留守州衙,他自己率領一千護衛隊,隨牛皋率領的一萬鹽軍一道,往北方而去。 …… 哪朝哪代,誰不是在邊境陳列精銳重兵,以防敵國突然來襲? 而且這些朝代,邊境大多還是有險可守,山嶺關隘、萬里長城、大江大河等等。 但北宋不一樣,至少西門卿親眼所見的滄州邊境不一樣,對邊寨不見扶持重視,又無險可守。 那要如何防守呢? 燕云十六州失陷,大宋無險可守,遼宋邊境之南便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于是就通河渠、開塘泊以守。 利用沿邊河渠眾多的優勢,采取修建塘濼之策,蓄‘塘水以遮其來徑’,冒水險以限遼騎。 最終大宋的歲貢養廢了大遼,遼騎倒是未大舉南下,但后來金兵南下時被擋住了嗎? 沒有,金兵南下如入無人之境,釀成靖康之恥。 所以西門卿進北方四寨的寨門之前,在路上先看到了一些水塘子。 這些水塘子許多都荒廢了,水域縮小,成了小水洼。 以這些小水洼,以拒遼騎、金騎于邊境之外? 搞笑呢吧! 作者有話說: 【5月全勤3/31】 【5月全勤成功的話,就獎勵自己一把鍵盤(動力更足了呢!】 感謝在2023-05-02 23:55:57~2023-05-03 23:53: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豁 10瓶;榕涵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6章 視察邊境四寨 ◎正事忙完,也就可以著手準備討伐宋江了◎ 網絡有?!?/br> 大慫皇帝:遼國是被圣宋歲幣養廢的, 我等兵不血刃大敗遼國,武功卓越! 可是歲幣養廢的不止遼國,同樣還有大宋。 西門卿行到北方邊境時, 除看了一地的水洼、水塘子,還穿行了許多樹林子。 在水滸傳中, 有不少發生在‘遠惡軍州’滄州的劇情, 險惡樹林子的出場戲份不少。 按理說滄州在華北平原, 概率上理當不像西南那樣樹多林多。 滄州樹林子多, 除了因為邊城開發不足,也是因為大宋在對遼國的布防上,通河渠、修塘濼,冒水險以限遼騎之外, 還有植樹成林以限遼騎奔襲。 這些樹林子, 對遼騎大軍的限制有, 但不多。 后面金兵鐵騎南下, 也沒攔住不是嗎? 除非將戰場定在樹林子里, 如此遼騎沖鋒時確實會施展不開。 但只是進軍的話,并不影響行進,西門卿和牛皋帶領鹽軍萬余人, 在林子中的官道行走也并沒有不便。 如果不是親自走上這一趟, 親眼所見,西門卿是絕不敢相信, 在大宋、遼國和西夏三國鼎立的如今, 大宋對遼的邊境布防——至少在滄州此地,竟然如此兒戲! 滄州倒是也有兩萬廂軍駐守, 但駐守在哪里呢? 不是在滄州北方邊境沿線, 而是在滄州南邊的橫海軍, 這合理嗎? 難不成如果遼軍南下,要等大軍由北向南肆虐過滄州全境后,才在南邊與橫海軍駐軍相遇嗎? 你說有邊境堡寨防守體系?但這個體系充分發揮了作用的只在與西夏的邊境上。 在滄州與遼國的邊境線上,邊境四寨就是自給自足被放養的普通村寨,防衛力量不甚樂觀。 但它們卻時常要面對小股遼軍賊兵的劫掠。 西門卿自刀砍槍戳傷痕累累的寨門,進入泥沽寨。 入眼之處,斷壁殘垣,屋頂半頹,還有賊兵劫掠留下的痕跡——縱火焚燒后焦黑的斷梁、墻壁和死樹樁。 泥沽寨寨主召集了全部寨民,夾道歡迎鹽軍入駐。 西門卿騎在高頭大馬上,兩邊一張張好奇、懷疑和畏懼的臉后移。 仔細去看,會發現寨民們普遍身材瘦削,身上多有刀槍傷痕,或斷胳膊斷腿的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