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HP詹姆波特] 翹著下巴的青梅、將軍他成了世界冠軍[競技]
至此,橫海軍降兵必然三次拜服。 大宋冗兵問題,苦惱的可不止朝廷,普通兵士也深受其害,吃不飽穿不暖,社會地位還受人鄙夷,又受長官剝削欺壓。 吳用只是讓他們吃一頓飽飯,出一口惡氣,在晉升上又平等待之,就已足夠令降兵感激涕零。 “如此這般,便將橫海軍降兵整編完畢,只待時日一長,便亦是鹽軍砥柱了?!?/br> 西門卿率先拊掌贊嘆:“加亮先生深諳人心!從護衛隊中挑選出眾者,任職橫海軍尉官,既保持了護衛隊的完整和精銳,又收服了橫海軍降兵,甚妙??!加亮先生大功!” 吳用同樣是聰明人,不會聽聞夸贊便洋洋自滿。 “大官人謬贊。吳某一番舉動,全在踐行當初當官人提出的舉事方略,不敢居功?!?/br> 西門卿也清楚,吳用后面審判橫海軍尉官的行為,自然是踐行舉事方略,但前面的種種鋪墊,就全是對方足智多謀了。 “加亮先生過謙了。有加亮先生一番籌謀,橫海軍降兵可以收歸己用了!” 吳用:“只是如此一來,繳獲的十萬斤糧草,便一粒不剩了。無棣縣和橫海軍富戶獻上的錢財,在論功行賞后,也只剩下一二成?!?/br> “如此這般,橫海軍的糧草便也緊缺了?!?/br> 鹽軍紀律嚴明,不可犯百姓分毫,自然也不能像自古以來的軍隊入城那般,可以劫掠錢財據為己有。 但這并不妨礙城中富戶為求安心,主動獻上錢財以求免災,因此鹽軍攻城也并非是做白工,也才有錢財論功行賞。 西門大官人或許缺人才,但就是不缺錢財。 “之前幾日攻下四縣一軍,戰場只在滄州本地,則采取了閃電突襲戰略,未有糧草輜重綴后,消耗甚少。 可日后仍舊不必擔憂糧草?!?/br> “畢竟往日鹽場也養著護衛隊兩萬余人,素來就有屯糧,再支撐月余不在話下。而如今,海上船隊正從南方源源不斷運來糧食?!?/br> 封.建社會下,私鹽市場永遠存在,即便他如今舉事造反了,也不會耽擱私鹽販賣。畢竟古時沿海走.私,何時禁絕過? 尤其是如今天下糜爛的北宋末年,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削弱,既能運出食鹽,就能運進糧食。 吳用也深知此理,不過是事事都該稟報明晰,才有了這話。 “如此便無憂矣?!?/br> 這樣一來,已經占據的四縣一軍的現狀便已交換完畢,俱都安然無憂。 可以商議下一樁事了。 但西門卿卻沒有忘記一件事,對云理守道:“非去,你兄長在朝廷軍中任參將,如今你隨我等舉義,怕是會牽連到他……” 鹽軍中一同舉事者,都是些貧苦的平民百姓,無牽無掛。 就是西門卿本人,也在通知了吳月娘的娘家兄弟姐妹來滄州避難后,便不怕牽連了。 只是云理守卻還有一個兄長,雖然在原著中后來去世了,云理守還因此襲了兄長的職,但眼下卻還是健在的。 眼下舉事之初,千頭萬緒,大官人還能記得他的事,云理守心中難免火熱。 “勞大官人牽掛,只是……”只是云理守也一時無法可施。 在大官人開口說起時,吳用便也立刻意識到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并暗道:還是大官人思慮周到,對人心算無遺漏。 “我們著意隱瞞了舉事的消息,料想如今朝廷都未必收到消息,非去兄長暫時也無虞。不若待非去寫封家書,再請大官人休書一封,送往非去兄長處?” “一是提醒戒備,二也是勸其歸降來投,共謀大業?!?/br> 好么,一張嘴一張一閉,就要勸降了。 西門卿卻是樂見其成:“本也是我等牽連了非去的兄長,我稍后便休書一封,便道:若愿來投共濟天下,鹽軍上下掃榻相迎;若固守忠君,也任由盡忠。吾等也勉強問心無愧了?!?/br> 云理守聞言,當即神色喜悅:“我也立即寫下家書一封,信中力勸兄長來投!” 西門卿欣然,“如此甚好?!?/br> …… 交換過所占之地的現狀,西門卿又說起第二樁緊要事:“如今滄州便只余慶云縣一地,孤懸滄州西南,未有攻下?!?/br> “而兵貴神速,宜當早日攻下,方可抱團對外,據滄州守望相助。諸位以為,何人可攻取慶云縣?抑或是有人毛遂自薦?” 橫海軍在滄州南方,近西南慶云縣,若要攻取,由此地西去最合適。若從鹽場留守護衛隊調兵攻取,就太不劃算了。 而在場能領兵攻取一縣者,又信得過,有經驗者,唯有西門卿本人、云理守和林沖三人而已。 但西門卿此時并未直接點明,而是開口問出來,便肯定是另有他意。 吳用心中揣測個來回,便看向大官人帶來的,又鄭重介紹過的衛江。 此時衛江也起身,來到廳中抱拳行禮,自薦道:“衛江愿毛遂自薦,帶兵于今晚突襲、一舉攻取慶云縣!” 西門卿環視廳中,見無人有異議,當即便道:“可!就由衛千戶率領旗下一千鹽軍,攻取慶云縣!” 衛江所率一千兵士,八百為原本麾下南皮縣鄉兵,深度信服于他,馭之如臂指使,二百為鹽軍精銳的護衛隊。攻取慶云縣應當輕而易舉。 “得令!”衛江領命。 “慶云縣雖與橫山軍相鄰,縣城卻遠在五十里之外,若今晚突襲,時間便很緊湊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