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不耐煩一個個種……也沒那么多盆。 裝袋子里,來到先前種植荸薺的水田。 中間已刨深用于擴繁睡蓮。 四周水位淺,種碗蓮剛剛好。 陳舟順著田埂走,每間隔半米丟出一塊藕節。 順勢刷個“木·催芽”。 「不埋土里?」 “不用?!?/br> “發根后,它自然而然會慢慢長到土里?!?/br> 不過藕尖太輕,飄出了水面。 陳舟隨地撿了個小石塊,壓在藕尖中間,讓它不要亂飄。 “種碗蓮最省心了?!?/br> 「那可未必?!?/br> 「天天得開驅蟲警報,不知道哪來那么多異蟲?!?/br> 「一開始沒防備,血差點沒被吸干?!?/br> 陳舟忍不住笑:“對,水生植物很招蚊蟲?!?/br> 荒星亂七八糟異蟲太多,習慣隨身帶著驅蟲噴霧,就沒特別在意蚊子。 粗暴高效地種完碗蓮,接著扦插睡蓮。 種子箱開到的品種最多的植物。 有—— “艾肯斯”:豐花、大花,很強革質感,明黃亮麗的花朵,正午怒放仿佛在閃閃發光,很像文藝作品里描述的“金蓮”; 新手最友好的睡蓮品種! 另一個如同迷你版的艾肯斯,適合小空間種植的“海爾芙拉”,昵稱“小?!?,很經典的一款睡蓮,小小巧巧的花朵非??蓯?! 然后粉色品種“萬維莎”,開花乍一看有幾分像紅蓮,顏色有著漸變感。 群開的話,每一朵花,色彩不盡相同。 評級ssr。 可能因為其有概率開出雙色。 半邊紅、半邊黃,陳舟吐槽是“陰陽臉”,好不好看另說,反正是別具一格的風情! 以上都是寒帶睡蓮品種。 陳舟養過除艾肯斯、小海,還有一個品種“瑪珊姑娘”。 怕給家里招蚊子,直接弄兩口缸,放在離大門比較遠、陽光暴曬的位置。 一年四季,除添水,基本不管。 冬天葉子枯萎,睡蓮塊根埋盆土里,不怕零下幾度的冰凍。 如果是熱帶睡蓮,這樣露天養,絕對完蛋! 估計一個寒潮塊根就被凍死。 陳舟怕麻煩,雖然有些喜歡的品種,一直沒有養。 眼前兩個品種正是熱帶睡蓮。 其一是大名鼎鼎的“黑美人”。 花瓣尖尖和背部,濃紫,光線影響給人感覺發黑,特別夢幻的色彩。 討厭黑紫色系的星際網友卻對它一致好評。 除花瓣正面顏色淺淡,睡蓮最美的其實是花心……什么什么原理形成“聚光”效果,金黃花蕊給人一種光芒四射的感覺! 黑美人又清冷又明艷……水友嫌棄“黑美人”不好聽,稱呼它“冰與火之絕姬”。 陳舟默。 沒覺得“冰與火之絕姬”比“黑美人”好聽到哪里! 純純中二! 另一個“凱斯隆”,在一眾睡蓮中最特立獨行,仙姿玉骨、出塵脫俗。 灰色調的冷白,系統描述“花色淡青”。 反襯華艷的花蕊,顏值爆表! 陳舟在1號田的水池里扒拉。 一、二、三…… 尋找到13顆小小的睡蓮幼苗。 遺落水里的種子,自行萌發出的。 幼苗移到填著泥土和水的小杯子里。 挑選睡蓮葉子。 許多葉片中心都會長出個芽點。 摘下葉子,剪掉四周一圈——以減少扦插過程中的消耗——修一修葉莖,平鋪在杯子里的淤泥表層。 刷一輪“木·生長”,足夠葉子蛻變成幼苗。 「咦,睡蓮也能葉插?」 陳舟點頭:“能葉插的植物很多?!?/br> 多rou不用說。 像礬根、龜背竹,葉插都相當簡單。 能插的葉子扒拉干凈了。 開始刨泥里的塊根。 艾肯斯的塊根又粗又黑又長,細細點數,有七個芽點! 陳舟于是給它切開,一株變七株。 小海的塊根有些迷你,不太方便切,就打算囫圇個兒栽種,等發出新芽,再掰開分株。 通過種子、幼苗、葉插、塊根……假設百分百成活,過個十天,睡蓮一下子就從五棵暴增到七十多棵! 睡蓮種植需要空間,因而干脆改造水田,全部種睡蓮。 總算折騰完睡蓮。 陳舟回一趟山洞拿樟木板、口袋里隨意揣些水苔。 從溫室最下方格室拎出五個育苗杯。 硬靠催芽催出來的潑墨石斛。 最終成活五株。 最少也抽出兩根枝條,長枝條已超過10厘米。 要不是幾天在空間站給耽擱了,或許現在已經開花。 石斛根部緊貼樹皮,糊上厚厚的水苔; 苘麻繩有技巧性地纏繞捆綁。 不一會兒,完成五株石斛的板植。 每塊板都打了洞,穿過長長的麻繩。 陳舟拎著板子到模擬熱帶氣候的棚區。 西北偌大一片空地,幾株“野外”移植回來的香樟,樹干不算高但冠幅龐大,枝葉縱橫交錯,有點遮天蔽日的效果。 香樟原本生境在亞熱帶、熱帶,熱潮濕的環境里活得不錯。 陳舟將石斛板子固定香樟樹干上。 移回這些樹,目的正是為了種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