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馬甲工作超努力、變成小豬崽怎么辦、穿進末世帶孩子的殺手[abo]、穿成女主的早死alpha未婚妻、媽你劇本拿錯了吧[abo]、射星(年上)、真千金只想修仙、小貓,你可以吃雞蛋灌餅、美人只想守寡、逐月
“你報廢了我的車,是不是得還我一輛?”姜懲單手撐著下巴靠在狹窄的奔馳車窗邊,渾身不舒坦。 宋玉祗笑問:“貴的都不成,只能大的?” “那必須,是男人就得要大的,和貴不貴的沒關系?!闭f完才發現自己在這小子的誘導下說了引人誤解的話,簡直是虎狼之詞不堪入耳,紅著耳根子捶了他大腿一下,“你少套路我?!?/br> “那這兩天給你換輛悍馬?!?/br> “別那么狂野吧,怎么說我也是個警察,得帶迷路的小jiejie回家的,照著原來那車型給我來輛suv就行,后排多坐幾個?!?/br> 說完宋玉祗按著他的后腦便把他拉過來親了一口,不容抗拒道:“不管你車上到底坐過多少人,以后都只能有我一個,后座空間再大也輪不著別人,只能你躺在上面?!?/br> 姜懲臊得老臉一紅,“沒想到小年輕玩得挺刺激啊,居然喜歡這種體位,也行,等哥身體養好了一定滿足你,什么沙發車里辦公桌都試試,絕對讓你上癮?!?/br> 跟他扯皮幾句,姜懲的心情好了不少,兩人到楊老的住處后就看著一個捧著茶杯的大爺坐在院里曬太陽,這老人記性不錯,姜懲滿打滿算來過三次,他居然還記得他的長相。 “哎,你不是小數那個朋友嘛,今兒個有空來看老楊頭啦?可不巧,他這陣子生病住院呢,要是晚幾天來他說不定就回來了?!?/br> 姜懲心里不大舒服,心想他老人家怕是再也回不來了,冥冥之中就像有根線牽著他們一樣,要不是醫生排除了人為的可能,他真不愿相信事情會如此巧合。 他和宋玉祗對視一眼,兩人心照不宣地隱瞞了楊老師病逝的消息,姜懲問:“大爺,跟您打聽個事,您知道楊老那幾只貓寄養在哪了嗎?聽說是窩小貓崽?!?/br> “就在他對門老黃家,剛我還看見他多拎兩份早點進去呢,你倆現在去說不定能蹭上飯?!崩先恕昂俸佟钡匦α?,話說得很樸實,二人道了謝便上了樓。 “這里很干凈,比三街里那種地方好多了?!彼斡耢罂粗麧嵉臉堑勒f道。 “那當然,別看這里的房齡比馨宜花園還長,人卻純樸多了,在這種地方不用擔心有人小偷小摸,鄰里街坊都幫你盯著呢,我在公大那邊租的房子也是老小區,附近的大爺大媽都很熱情,有時候看到我和江……” 他不知怎么提起了江倦,又不知怎么地啞了,喉嚨里像噎了什么似的,不上不下,說不下去了。 他知道自己不該經常在宋玉祗面前提到江倦,男人都有自尊心,都好強,愛攀比,就是個性向普通的男人也很難接受女友三番五次以正面評價說起前任,就算宋玉祗從來沒在他面前表現過不滿,他也邁不過自己心里那道坎。 走在前面的宋玉祗不知他想著什么,還問:“怎么了?有時看到你們會怎樣?” “……沒什么,楊老家就在四樓,我們到了?!苯獞脱b著沒事人的模樣,敲了敲對面人家的門,“您好,我是幫隔壁楊老取東西的小姜,有人嗎?” 里面沉默了一會才有人把門推開一條縫隙,門上掛著防盜鏈,一個老人一臉戒備地往外看:“你們是什么人?” 姜懲眉目間有著一股凜然正氣,一看就是在公檢法工作多年的公職人員,一點都不親民,宋玉祗拍拍他,示意他退下,自己頂了上去,一臉笑意:“老人家您好啊,隔壁的楊老師是我的中學老師,我昨天去探病,他牽掛著寄養在你家的幾只貓崽,想讓我帶去救助站呢,您看今天方便嗎?” “不……不太方便?!?/br> “成,那我們明天再過來,謝謝您啊?!?/br> “等……老楊頭不是……算了,你們等下過來拿吧,我把幾個小玩意收拾收拾,等我一會?!崩先瞬坏然貞完P上了門,只留下兩人大眼瞪著小眼。 姜懲沒辦法,只好回身開了楊老師家的門,一進門他就拽著宋玉祗蹲在了玄關,指著門外擺著口型說道:“對、面、有、人!” 從樓下大爺的話聽來,楊老師對門這位鄰居今早多帶了兩份早餐,很可能家里來了什么人,而且是鄰居不認識的,瞧他那謹慎過頭的樣子恐怕并不想被人知道這件事。 這對姜懲來說都算不了什么,他還沒老到喜歡八卦別人是非的地步,頂多是覺得有點奇怪,不過剛剛老人提到楊老師欲言又止,那樣子明顯有異于樓下的爽朗大爺,也許他比其他人都早知道楊老師過世的事。 兩件可疑的事足夠讓姜懲職業敏感了。 “他說等下可以過去,應該是那兩個人會離開,在這盯一會,我進屋里看看?!?/br> 他這么說其實也有私心,總覺得以秦數的性格不會糊里糊涂給人當槍使,至少也該留條后路,就算不為自己打算,也要想想重病的楊老師,所以他很可能就把足夠換條命的籌碼藏在了楊老師家——而且還是外人找不到,只有楊老師知道的地方。 他不太想讓宋玉祗知道這件事也是因為那人和秦數發生的事,任誰也沒有心思和差點要了自己命的人相親相愛,雖然宋玉祗說起來的時候輕描淡寫,但他還是從陸況那里誆出了交調科的結果,如果當時秦數的方向盤沒有偏那一丁點,現在在icu里生死不知的人都會是宋玉祗。 說不后怕是不可能的,他相信宋玉祗也做不到表面上的豁達,比起到時引起什么不快,倒不如從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