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媳婦吃瓜日常[六零] 第217節
書迷正在閱讀:老男人投喂守則、我的馬甲工作超努力、變成小豬崽怎么辦、穿進末世帶孩子的殺手[abo]、穿成女主的早死alpha未婚妻、媽你劇本拿錯了吧[abo]、射星(年上)、真千金只想修仙、小貓,你可以吃雞蛋灌餅、美人只想守寡
蕭寶珍覺得,自己應該是猜到了王大媽的意圖。 她想了想,借著去給暖壺加熱水的功夫來到于奶奶身邊,湊到于奶奶耳邊,蕭寶珍低聲說道:“于奶奶,我看王大媽今天不太對勁啊,張俏平時天天在家罵,說她懶成精似的,今天這么積極跑過來,想給大家伙兒干活兒幫忙,會不會,她是看見你這些壇子柜子的,想偷你東西呢?” “不會吧寶珍,這些壇子還有柜子都放了好長時間,都用舊了,偷這些干啥?”于奶奶一開始還不以為然,覺得哪有人會專程為了偷這些東西,撐著生病十年的身體跑過來幫忙的,她覺得不至于。 于奶奶又說,“再說了,我這些壇子都這么重,王大媽一個人怎么搬的回去?還有那些柜子,你別看表面上都好好的,說不定早就被白蟻住了窩,我剛才還在院子里頭說了的,這要是偷回家的話,不是故意給自己找事兒嗎?白蟻可難殺了?!?/br> 蕭寶珍沉吟了一聲,這才說道:“關于白蟻那事兒,你剛才是在前院說的,剛才王大媽還沒出來呢,說不準她沒聽到這些話,而且我覺得她今天不太對勁?!?/br> “我得告訴你,剛才她突然走出來說要幫忙,大家伙兒都不肯讓她幫忙,結果她特別堅持,一直說著想過來。后來張俏把她送回去之后,你知道她盯著張俏的眼神有多可怕嗎?好像要把張俏后背給盯穿一樣,我從來沒見過哪個婆婆,會那樣看自己兒媳婦,人家宋大媽跟蕭盼兒也打過架吧,兩個人也打的你死我活,動不動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吧,但宋大媽從來沒那么看過蕭盼兒,我就是覺得奇怪,所以過來告訴你一聲,你要是覺得對,就提前提防著?!?/br> “還有這事兒?”于奶奶一開始不把蕭寶珍說的這話當成什么大事,但是聽到后面的話,她逐漸冷靜下來,在心里思考蕭寶珍說的。 確實有道理,這好端端的,王大媽咋就這么熱心的,想要給她收拾東西呢? 再說了,那些壇子她搬得動嗎? 難道說,王大媽知道她那些柜子壇子里頭的秘密? 于奶奶左思右想,覺得這件事跟蕭寶珍說的一樣,確實不對勁,看來她不能把這些壇子放在院子里頭了,得盡快的解決。 “寶珍你說的對,我得謝謝你過來提醒我,你說的非常對,本來我還準備把這些東西放在院子里頭過個夜,明天再送去回收站,看來是不行了,一會兒等他們把東西全搬出來,我就跑去找回收站的人。只是要麻煩你了寶珍,一會兒我出了門,你幫我在門口看著,行嗎?” 于奶奶向蕭寶珍求助,“我在這個院子里頭,唯一能信任的人就是你和許大媽,不過她現在也忙著呢,而且她畢竟年紀也大了,眼神不如你們年輕人好使?!?/br> 蕭寶珍一看,于奶奶把自己話聽進去了,點頭,“行,放心吧,我給你看得好好的,保證一樣東西都不會少?!?/br> 于奶奶笑了,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一塊用油紙包著的綠豆餅來。 她跟做賊似的,塞進了蕭寶珍手里,然后低聲囑咐,“別吱聲,這些綠豆餅是我之前去買的,但買的不多,被我吃的就剩幾個了,不好跟大家伙兒分。你悄悄的拿著,別聲張,要是感覺低血糖頭暈了,就吃一點兒,知道了嗎?” 老實說,孕婦確實餓的快,容易低血糖,明明早上的時候蕭寶珍還吃了一些東西,這忙活了一上午,肚子又餓了,她也怕自己低血糖暈過去,就把綠豆餅給收下了。 說完了正事兒,于奶奶給蕭寶珍拿來的暖壺里頭添熱水,添完之后,她突然長嘆了一聲,半是嘲諷半是感嘆的說道:“沒想到啊,我這些破爛家當居然也讓人給惦記上了,還是一院子住著的鄰居,真是沒想到?!?/br> “您也別太傷心了,王大媽本來就是那樣的人嘛,你看她之前動不動就掐玉娘,對她非打即罵的,這人能是什么好東西?現在咱們知道了,她想干啥提防著就行了,本來就沒對她有太大期望?!笔拰氄鋭裎苛艘痪?。 于奶奶覺得這話說的也有道理,她自己想了想,也緩過神來,果斷的起身跟蕭寶珍說道,“寶珍,我看他們外面都搬的差不多了,我這會兒就趕緊聯系回收站的人,讓他們找個板車過來拉,麻煩你幫我在門口盯著點了,我先走了?!?/br> “走吧,路上注意安全啊?!笔拰氄淠克陀谀棠坛隽舜笤簝?,轉身回去給她盯梢。 院子里頭,正在干活的人對于蕭寶珍跟于奶奶聊的話,還一無所知呢。 大家伙兒干得熱火朝天的,男同志們把這些壇子和柜子從屋子里搬出來,熱的滿頭大汗,不停的拿自己帶過來的小毛巾擦汗。 女同志們干活也沒收著力氣,他們蹲在地上,不停的對著壇子外面擦擦擦,把壇子上面蒙著的所有灰塵都擦的一干二凈。 至于壇子里頭,大家伙兒看了,于奶奶也不知道在里頭裝了啥,叮叮咣咣的,好像是一些瓷勺,大家伙兒也就沒拿出來,反正這些東西拉到回收站可以一起回收的。 一部分女同志蹲在院子里頭擦東西,另一部分女同志,則是在屋子里打掃。 這兩間小屋子里頭,布滿了好多蜘蛛網和灰塵,地上更是臟不拉幾的。 大家拿了于奶奶家的拖把和掃把,還有雞毛撣子,不停的在屋子里打掃呢。 大家伙兒齊心協力,干的非???。 眼看著打掃工作快到尾聲的時候,于奶奶回來了,還帶回來兩個壯年小伙子,推著一輛板車。 王大媽在那兒曬太陽的人,倒是眼尖,她看見大院外頭來的人,扯著嗓子問道:“外面那是啥人?來我們大院干啥?” 于奶奶從外面走進來,聲音透著冷意,“這些人是我叫過來的,回收站的人,我要把這些東西全都賣了?!?/br> “啥?你怎么這么快就賣了?”王大媽直接喊出聲了,臉色在那一瞬間變得慘綠。 簡直了,蕭寶珍在旁邊冷眼旁觀,要不是這兒這么多人,還當著大家伙的面呢,她估計王大媽會氣的面目猙獰。 這人怎么這么不要臉??? 于奶奶看著也挺生氣的,沒好氣道:“我把自己的東西賣了,還得提前問你嗎?這些東西放在院子里頭占地方,大家來來回回的也不方便,我就讓回收站的過來收走唄?!?/br> 王大媽好像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她死死掐著自己手掌心的rou,掐疼了也不管。 把自己的憤怒壓制下去,王大媽氣的臉色鐵青,但還是說道:“于奶奶我不是這意思,我就是覺得你震驚,你看你太客氣了,這些東西放在院子里頭有啥的,大家都是一個院里的人,有些不方便也是能理解的嘛?!?/br> 她深吸了一口氣,覺得不能暴露自己,于是連忙找補,“不過,你現在已經把回收站的人給叫來了,那就趕緊拉走吧?!?/br> 話說的好聽,但王大媽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那些柜子和壇子,就跟她剛才盯著張俏的眼神一模一樣,好像要把那些東西盯出個洞一樣。 王大媽此刻的可疑和失態,引起了大家伙的注意,好幾個人都覺得不太對勁了。 許大媽就納悶兒了,“張俏你婆婆咋回事兒???平時在咱們院子里,她也不愛管這些閑事兒啊,怎么今天于奶奶要搬東西,她就出來作妖了,她是不是跟于奶奶過不去呢?” 張俏把抹布一甩,噼里啪啦的,也很不耐煩。 她朝著王大媽的方向遠遠喊道:“媽,你說話不中聽,就別在這兒說了,你看你牛氣的,這本來就不是你該管的事兒,你非要在這兒插幾句嘴?!?/br> “算了算了,我看你也別在這門口待著了,說話怎么這么膈應人呢?”張俏嘟囔著,把抹布一扔,她直接朝著王大媽走了過去。 她把王大媽拉起來送進屋子,又把小板凳收回去,這才重新走回來,“真是的,本來想著讓她在外面曬太陽,鍛煉鍛煉身體,誰知道今天作啥妖,說這些莫名其妙的話?!?/br> 張俏壓低了聲音,“我估計我婆婆呀,這是因為玉娘和根強離婚了,在家里氣傻了,腦子憋出問題了,說話神神叨叨的?!?/br> 張俏在外面蛐蛐起自己婆婆來,也是毫不含糊。 院子里的大家伙兒呢,雖然覺得今天的王大媽挺不對勁的,但也都沒多想。 畢竟你想想,她一個癱子,能干成啥事兒???估計就是像張俏說的那樣,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犯了這么大的罪,被下放了,大兒子又不在身邊,天天在家想著,腦瓜子想壞了吧。 大家伙兒沒再計較,繼續干活兒。 于奶奶收回目光,也沒多說,直接招呼回收站的年輕小伙子,把那些東西搬上板車。 壇子一個個的摞在板車上,然后迅速的運走了。 等王大媽再出來的時候,院子里頭的壇子柜子之類的東西,消失的一干二凈,那兩間小倒座房也打掃的干干凈凈。 連住在里頭的老鼠一家,都連夜搬走了。 王大媽的計劃徹底的黃了,氣的她整整兩夜沒睡著覺。 不過,不管王大媽怎么想,日子總還是要往前過的。 今年的春天格外短,總感覺剛脫下棉襖,沒多久又穿上了襯衫。 這才四月份,草長鶯飛的季節,夏天已經悄然到來了。 連著幾場雨一下,天就熱了起來,對于夏天的到來,有人高興,有人不高興。 不過有一個人卻是非常高興的,那就是醫務室的周蘭香周護士。 本來她還在擔心,到了五月份的時候天氣還沒熱起來,她必須得穿著臃腫的棉襖結婚。 這下好了,日子一天一天的熱起來,她可以好好的打扮一番,穿著漂亮的解放裝跟對象結婚了。 而大雜院的老街坊們,對于這場婚禮也是非常期待。 這兩年院子里頭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有狼心狗肺謀害自己師傅的,有婆媳倆性格不合,動不動就動手打架的,甚至還來了一個內褲大盜! 大院里頭已經很久沒有喜事兒了,這下好了,有夫妻倆來大院里頭辦婚禮,院子可以好好的熱鬧一番,也去去晦氣。 當然,現在不興說這個,但是大家伙兒心里都是這么想的。 在周蘭芳的期待中,在大院眾人的盼望下,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過,婚禮的日子終于到了。 …… 周蘭芳的對象叫韓飛,家里也算個干部家庭,他爹在革委會當領導。 他們夫妻倆決定在大雜院里頭辦婚禮,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準確來說,并不是在大雜院里頭辦婚禮,而是辦了兩場婚禮。 中午一場算是正式的,專門用來招待家里的親戚、以及韓飛父親的同事們。 氣氛嚴肅,小夫妻倆也不能好好的玩玩鬧鬧,輕松一把。 所以專門辦了晚上一場,就在大雜院,用來招待他們的朋友和同事,年輕人在一起玩兒,更有話題聊。 婚禮的前幾天,周蘭芳提前請了假,跟對象兩個人一起,拿著紅綢子和紅紙把新房裝飾了一番。 到了婚禮當天中午,他們夫妻倆在韓飛家里吃了酒席,拜過公公婆婆和岳父岳母, 到了晚上,新郎新娘來到大雜院,父母就不露面了, 這個時候,大雜院才是真正的熱鬧起來。 楊雪來了,醫務室里所有的同事都來了,就連已經調走的江醫生,也托人送來了新婚禮物。 趙學文和楊雪是一起來的,他們一過來,先到蕭寶珍家坐了坐,緊接著,幾個人一起去新房里湊熱鬧。 今天晚上的宴席,沒有中午吃的那么正式,中午的喜宴是由大廚專門做出來的,而晚上則更加簡單。 起了個大煤爐子,上面一口大鍋,此時鍋里正在咕嘟咕嘟的沸騰。 蕭寶珍跟著楊雪趙學文他們過來,一起湊熱鬧,探頭看了一眼,就見大鍋里頭煮著的是筒骨湯,湯奶白奶白的,上面飄著一層油花。 旁邊是周蘭芳請過來幫忙做飯的大娘,大娘正在切蔥花。 爐子旁邊支著一張桌子,桌子上還有兩個大媽,正在那兒揉面。 今天晚上吃的不是正經的喜宴,而是一頓面條,準確來說是一頓臊子面。 豬rou搭配其他蔬菜,剁碎熬出來的臊子,大娘們親手搟制的手搟面又細又滑,爽口彈牙,出鍋以后,直接澆上臊子,搭配大蒜一起吃,那才叫一個香呢, 這是現在最流行的宴席。 畢竟這里是北方,不像南方喜歡吃米飯,大家伙兒還是更熱衷面條的。 再加上條件不好,一頓細糧做的臊子面,用來招待客人已經很像樣了。 吃完臊子面以后,還能再來一碗筒骨湯,撒上蔥花,別提多香了。 大家伙兒走過煤爐子的時候,都要深深的嗅上一口氣。 今天周蘭芳也大方,整個胡同里頭,只要幫過忙出過力的,都可以來吃面喝湯。 所謂的幫忙,就是去你家借一把凳子,去他家借一把筷子。 這么多人呢,光是一家的東西怎么夠用?總得搬來桌子和板凳,再加上鍋碗瓢盆招待客人。 所以今天整個胡同的人幾乎都來了,有人在幫忙支桌子放板凳,有人在幫忙洗洗刷刷,還有人索性過來幫著摘菜。 總之這會兒大院特別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