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條件
書迷正在閱讀:姑奶奶下山養崽,卻全民轟動!、替代品、風月局、我那長命的龍傲天丈夫、小鎮南塔[懸疑]、快穿:渣女她只攻略不負責、你發癲,我更癲,戀綜上面肩并肩、他只對我乖[重生]、七零,惡毒男配被知青大佬心尖寵、這婚還能離[穿書]
皇上年紀不算小了,如今還沒有子嗣,以后自然是要從下面的兄弟當中選擇一個繼位。 朝中如今不少官員暗里奔走,其中三王爺和五王爺呼聲最高,門客也不少。 倒是和皇上一母所出,最小的九王爺卻并不被看好。 原因無他,三王爺本身為人端正,在政事上面頗有一番見解,為當初皇上的登基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母族世家清貴,不用擔心登基以后外戚專權干政。 五王爺本人并沒有太大的特點,但就是會籠絡人心,表面上效忠于皇上,府內卻養了不少幕僚謀士,其野心一看便知。 六王爺更不必說,庶出的一個皇子,當初謀反未成,只在永安府有點小權力罷了,根本就不在繼承人的選擇范圍內。 只有九王爺和皇上一樣,母族出身平凡,皇上當初能成功登基,除了有三王爺以及三王爺母族的幫忙,和當年的政局也脫不開關系。 皇上百年去后,無論是三王爺還是五王爺,母族勢力足可以與外戚相抗衡。 可九王爺就不一樣了。 如今外戚專權,但凡是為大歷考慮的人,都不想推出一個母族式微,不能與貴妃母家抗衡的王爺作為未來的帝位人選。 蕭烈是不會去做這個皇帝的,只能從這三位當中,支持其中一位上位。 想到了這里,蕭烈定了定心神,緩下心思。 還剩下兩座城池,休整個一兩天過后,如果能一舉攻下,不出五天,西北大部分城鎮,就盡在掌握中了。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一直都在林縣休整隊伍,兵將們士氣高漲,百姓們也從戰爭的陰影中慢慢走了出來。 一時之間,林晉蕭烈二人頗得民心。 如蕭烈所料到的那樣,大約是皇上收到了蕭烈傳來的話,也知道一封只是口頭承諾的信并不能代表什么,自那以后沒有再來派人前去求和。 歷京十分安靜,如果沒有文官時不時的上諫,仿佛西北一事壓根就不存在。 然而蕭烈不知道的是,皇上整日里都在想著西北的事情,尤其是蕭烈手中的新型兵器火銃,讓他更為忌憚不已。 皇城養的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近些年來在武治方面確實太過懈怠,到時候他只有投降,拱手讓江山的選擇。 皇上在這邊整日里惶惶不安,林晉一行人卻悠然自得,不緊不慢地收復了最后兩座城池。 至此,西北一半的土地都在他們腳下了。 那些百姓們,有些正值壯年,看著越加強大的隊伍,紛紛請愿加入軍隊。 隊伍越來越壯大,兵力越來越強,蠻夷被打得退無可退,回到了自己的領地之后,看著邊境城墻處林晉的隊伍,再也不敢前來冒犯。 總算是大獲全勝。 蕭烈本以為西北的事情算是有了個了結,只等著蠻夷遞來求和文書,他們就能直接與皇上談判接下來的事宜了。 宋禾也十分高興,不單單只是因為打了勝仗而高興,想著如今蕭烈和林晉有了這么廣大的民眾基礎,得了民心,即便皇上真的不愿給兵權,接下來不必真的打仗,她相信,臨近的那些州府也能看清了局勢。 到時候一路將州府收歸自己手里,攻進歷京不成問題,也不會對百姓造成傷害。 不過如果皇上能夠交出兵權更好,他們從皇室當中支持一位,只要不讓這大歷毀在皇上手里,誰做皇帝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 果然,不出三天,蠻夷來了使臣遞交了求和文書。 或許是不知道林晉他們并非是皇上派來收復失地的,上面寫了從此以后歸順大歷,年年上貢,只求大歷不要再進一步,攻打他們的領地。 蠻夷能夠歸順大歷,實在是讓他們有些意外。 而那使臣看著林晉手中把玩著的火銃,明顯眼神閃躲,帶著一絲顯而易見的恐懼。 看來是被他們的武器給嚇到了,生怕到時候林晉他們真的攻下了蠻夷之地。 林晉是有話直說的性子,挑了挑眉,干脆揚明了自己并非皇上派來的將軍。 他可不想收歸了城池,最后功勞全都讓皇上一人獨攬了。 使臣愣了愣,顯然沒反應過來怎么一回事。 “告訴你們領主,如果想要歸順,是想要歸順大歷的皇帝,還是歸順我林晉,想明白了再來?!?/br> 林晉哈哈大笑,十分爽快地將文書歸還給了使臣。 宋禾看著林晉笑得不羈,原先還有些疑惑,此刻突然就明白了林晉這么做的用意。 她還以為林晉真的起了別的心思,直到聽完最后一句話,宋禾才明白,有了蠻夷歸順,其土地肥沃又這么吸引人,這樣大一個籌碼,不怕皇上不同意交出兵權。 第二天使臣又來了,將領主的話做了轉達,表示蠻夷以后就是林晉麾下的領地了。 不費一兵一卒,將蠻夷收入麾下,周遭城市聽說了之后,本以為林晉會乘勝追擊,紛紛遞交了歸降書。 可誰知道林晉都拒絕了,反而四處各種放出話,說要和大歷的皇帝談判。 遠在歷京的皇上聽說了此時,臉色鐵青,心里卻松了一口氣。 他本來真的以為林晉會一路攻打過來,兵馬將皇城團團圍住。 誰知道林晉竟然命人傳了話,直言只要兵權。 兵權到手,他就將西北領地歸還,手中的蠻夷領地也會年年向大歷朝貢。 林晉主動提了要求,這讓皇上有種自己被牽著走的被動感。 可他又無可奈何。 皇上是想要手里的兵權的,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皇帝的寶座。 只要他還能在這個位置上一天,也總比自己被蕭烈圍困在宮里,主動交出皇帝寶座好的多。 略一思索后,皇上即便氣得已經摔了手邊三方硯臺,最后還是要心平氣和下來,寫下了求和的信箋。 看著侍衛收下信箋離去,皇上氣得額角青筋凸、起,眉頭直跳,有些后悔當初為何沒能痛下殺手,除掉蕭烈和林晉兩人。 原本即將屬于他的蠻夷領地成了林晉的,好不容易收回的兵權,放在手心里還沒捂熱,如今又要還給林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