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借助外力
書迷正在閱讀:日記流:青春心上語、恐同竹馬他突然彎掉了、網戀對象是我男神,腫么破、渡鴉不飛、邪王追妻:廢柴小姐太逆天、病美人只想守寡、邪王追妻:廢柴小姐要逆襲、情欲、囚愛深淵(1v2)、[梅花烙]妾不如妻
袁濤從身上背的包里邊,把張天師捉鬼圖拿了出來。捉鬼圖,其實做不了鬼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鬼。但是,長期以來有很多道士都拿這幅畫,去做法做道場。 不可避免的也沾染了一些氣息。袁濤就想用這幅畫,是不是可以對付?現在這個器靈所搞出來的障眼法。上次在盤山公路。通往村子的小路上。 袁濤可是把靈氣發揮到最高的等級,都沒有沖破那個障眼法的。所以說袁濤肯定是要借助外力的。根據中醫的理論,不管是什么毒物,在7公里之內肯定有他的解藥。 那么既然器靈,他居然可以使用障眼法。相應的在7公里的范圍之內應該有克制他的東西。袁濤也不知道是誰。 機緣巧合之下也是收集到了這幅古畫。他一看到這幅古畫就覺得還有可能這幅古畫,這幅張天師捉鬼圖就是破解那個器靈障眼法的關鍵。 不過具體效果如何,還要試試看才能知道。袁濤這個時候心里也是比較忐忑,因為這次關系到張金山、孫艷、陳美亞等人的安危。所以說這一次也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了。 袁濤把張天師捉鬼圖,拿了出來,打開卷軸之后,他就把它提在手上。然后接著沿著這個山洞的內壁行走,如果有什么,是他剛剛發現不了的,如果張天師捉鬼圖有效果的話,那么這個時候應該就可以發現了。 所謂障眼法主要也就是兩種效果,一種是影響你的視力,讓你看到很多虛幻的東西,就像當時袁濤他們之所以從那個道路走不出來,找不到去村子的道路,就是因為他們看到的東西都是假的。 而二得的爺爺,因為是個盲人,他走路全靠感覺,根本就不可能去看什么東西,所以就影響不了他,可以從沒有路的地方走過去,這樣也就破解了障眼法。 既然二丫得爺爺是那么破解障眼法的,所以袁濤也就由此證明,那個器靈搞出來的障眼法,也就是從視覺的范圍來做的手腳。 袁濤寄出了張天師座位圖之后,一個手在洞xue的墻壁上摸著,另一手就舉著張天師捉鬼圖,他閉上了眼睛,他也沒有再用火把。 只是把火把留在了原地,因為既然知道了有障眼法的存在,那么睜著眼睛和閉著眼睛又有什么區別呢? 袁濤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山洞的內壁,出手之處感覺有些冰涼,有時候有內壁滲出來的水,墻壁也長出了青苔摸上去很是滑膩。 袁濤就這么一邊走著,因為畢竟摸著山洞的內壁,所以他也不怕自己走歪了,同時也放出自己護身的靈氣,感知著周圍的一切。 走著走著,忽然發現,摸著洞xue的墻壁的那只手,忽然摸了一空,跟他心里邊又驚又喜,驚的是應該是走到了岔道,喜的是,不知道這個岔道,走進去以后,是死路還是通路。 器靈的老巢,不過事到如今袁濤也沒有太多的選擇,他只能順著多出來的岔道就是往下走下去,只有走到盡頭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一直有那個他忽然聽到寂靜的山洞中遠遠的傳來滴水的聲音,他想難道可能已經快要接近他想要去的地方,畢竟第1次他舉著火把,圍著洞xue轉了一圈,只有一個幾米深的小小的洞口而已。 他這次走進來何止有十幾米深,他估摸著再走一點就可以達到將近百米了,這已經不是一個山洞可以形容,它是一個長長的甬道。 袁濤順著墻壁朝著那個滴水的方向走了過去,終于袁濤走到了盡頭,他摸了摸,感覺再摸的話就是往回走。 于是這時候他睜開了眼睛,把張天師捉鬼圖放在了一邊,用手機的手電筒,照亮了眼前的死路,原來這并不是一條死路,還有一道比較古樸,甚至可以說有點粗糙的石門。 他用力推的推,然后用靈氣也感知一下這道石門非常的厚,所以他的靈氣穿不過去,無法知道石門背后是什么,然后放棄用蠻力。 袁濤他在石門的周圍仔細的摸索著,希望找到有什么機關可以打開這個石頭門,跟他摸索了一會,忽然他感覺,有一片石壁觸感跟別的地方有些不一樣,他拿過手機一照,原來在石壁上刻了一些繁體字。 袁濤因為在讀一些醫書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一些現裝版,手抄本,很多都是繁體字的,所以他對繁體字,也并不陌生,也許你叫袁濤他寫繁體字可能很多字,他也想不起來怎么寫的,但是看到的話他還是認識的。 這個墻壁上的繁體字都是一些用藥的方子,看來見到這個石門的人,是想讓一個比較精通中醫的人,才能夠打開這道門來,那些方子都只寫了一半。 而下面的文字則描述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癥狀,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病例,如果不是對中醫特別精通的話,想要全部答上來,那是相當的困難的。 在袁濤的腳下有些散落的石塊,上面刻著各種各樣不同的解決的辦法,他要把相應正確的,安放在那些方子和奇奇怪怪的癥狀的殘缺部分。 他知道,如果按錯了的話,很可能是問后面的東西就會自我毀滅或是什么的,因為安排這么一個機關的人是不可能讓你一個一個去試、 袁濤心想,如果什么后面是什么醫學典籍的話,那么安排這個機關的人,要是沒有遇到精通中醫的人來解這道謎題的話,那豈不是把一部經典給毀了,不過原來想想也很正常。 畢竟古代的時候傳授這種記憶,講究法不傳六耳,講究悟性,你講究緣分,如果,來的人不是特別精通中醫的,或者說是個半桶水的中醫,他沒有完全答上來,那么就是沒有緣分,那么那本典籍沒有緣分傳下去,本身也是沒有緣分、 袁濤想到這里也不禁苦笑了一下,前輩們還真的是心很大,完全不在意自己,嘔心瀝血的點擊是不是能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