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種田大戶
“明日一早,城門一開,你就帶著娘和孩子們走。別回老家,去福田縣?!?/br> “福田縣?為什么去福田縣?” 柳元信放開柳夫人,從墻上掏出來一塊磚頭,取出一個小盒子。 “這里面的東西非常重要,若我不幸遇難,就將這些東西交給福田縣縣令林書揚。 我們曾是同窗,他為人正直,交給他準沒錯?!?/br> 他這些年雖完全管不上事,但是,他也收集了一些證據。 若他當真遇難,看在這些東西的份兒上,林書揚也會多看顧些他的家小。 柳夫人哭得不能自已,只一個勁兒的搖頭,“我們一起走罷?!?/br> 柳元信輕輕搖著頭,“若我也走了,那咱一家就真的完了?!?/br> 他如今只有賭一把,賭周勉能保住他。 這是一個大坎兒,若是跨過了這道坎兒,今后的仕途將一帆風順。 當年他也志得意滿,他也信誓旦旦要為百姓謀福,結果現實狠狠打了他一巴掌,打下了他所有的抱負。 北邊jian臣豪紳當道,他不加入就只有被邊緣化。 更有甚者,像前幾任知府一樣。 他不甘心,卻做不了什么。 如今周勉來了,他想,他又可以了。 他看向柳夫人,“帶些如今穿的衣物,其他貴重物品別帶,將家里所有的銀錢都帶在身上,到了福田縣買一座小宅子,隱姓埋名?!?/br> “若我無事,事情了了,我就去接你們回來?!?/br> “老爺!嗚嗚嗚——” 柳元信輕輕環抱著妻子,輕撫她的背,“娘年紀大了,還勞你多看顧著些,桓兒還小,你給他請一個好點的先生,教他讀書習字?!?/br> “萱兒和芊兒,等再年長些,給她們找個好人家?!?/br> 柳夫人聽著自家夫君一副交待遺言的樣子,哽咽出不了聲。 翌日清晨,天微微亮,兩輛簡樸的馬車被城門口的士兵攔下。 柳夫人打開馬車門,露出臉來,喜笑道:“各位小兄弟,我娘家外甥成親,我趕著去喝喜酒,還請各位兄弟行個方便?!?/br> “邊上是我家夫君請的鏢局的人護送我們?!?/br> 臉上滿是去吃喜酒的喜悅。 說著給馬夫使了個眼色,馬夫立即塞了一錠銀子。 “原來是柳夫人,是小的沖撞了,您請?!?/br> 城門的士兵剛說完,城門開了一個能容納馬車進出的大小。 馬車夫趕車出了城門不久,當下就把馬車趕得越發快了。 柳桓緊緊地靠著自家祖母,柳家兩位小姑娘則緊張地依偎在自家娘親身旁。 出了城門,柳夫人終于舒了口氣。 柳老夫人看了一眼自家兒媳,并未開口問是哪個外甥要成親。 北昌府衙門,周勉也知道了柳家家眷離開的事情。 將柳元信叫到跟前,“柳大人既然要負責查案,身邊也不能沒個得用的人,金寶?!?/br> 周勉喚一聲,金寶立即站出來,“這位是我的貼身小廝,會些功夫,就讓他幫著柳大人跑跑腿吧?!?/br> 金寶朝柳元信行禮,“柳大人有吩咐,小人必不敢辭?!?/br> 柳元信看著身材高大的金寶,真心誠意的對周勉一拜,“多謝大人!” 與此同時,揚州,鹿鳴書院。 李秋山看著司馬宸寄過來的信件,眉頭緊皺。 “錦澤,你看看?!?/br> 白錦澤接過信件一目十行,“大師兄,實在是難?!?/br> 他通過這幾日收到的信,都能想象得到周勉這幾個月有多難。 身邊沒一個得用的,上頭還有一個地頭蛇壓著,有想法也施展不開啊。 李秋山沉思片刻,突然開口,“關于這件事,當如何處理?” 白錦澤明白老師是在考他。 他沉思著,片刻后開口,“北方受災,影響收成,造成了今年小麥顆粒無收的景象?!?/br> “富豪官紳勾結,趁機抬高糧價,逼得百姓們不得不賣田賣地獲取銀錢,買下那高價糧食果腹?!?/br> 白錦澤看了眼自家老師的面色。 嗯,什么也沒有看出來。 繼續道:“只要糧價下來了,百姓們就無需賣地賣房?!?/br> 李秋山點了點頭,“不錯,那依你看,這糧價如何壓下來?” 北方那些豪紳一體,把控著整個北方的糧價等商業體系,背后又有撐腰的人。 北昌府上下府城縣城都沒有多余的糧食調控糧價。 白錦澤思索片刻,緩緩吐出幾個字,“引進糧商!” “將南方的米運到北邊去賣,一樣東西多了,糧價自然下來了?!?/br> 李秋山滿意地點頭,順著胡子,“糧商如何引進?還有這糧食,該從何而得?!?/br> 如今的北昌府,就是一個大坑。 那些消息靈通只為求利的商人,可不會傻傻的送上去。 白錦澤開口道:“老師,小夏可是種田大戶啊?!?/br> 去年收的糧食都沒有賣出去,今年又新收上來一茬新糧,加在一起,幾萬斤糧食是有。 李秋山沒好氣地瞪了小弟子一眼,“你這是投機取巧了,若是沒有這個種田大戶,又該如何?” 白錦澤摸摸鼻子,“商人重利,可許以大利?!?/br> “什么大利?” “路引!” 大慶朝繼承了前朝的一些政策,路引就是其一。 大慶朝對路引卡的極嚴格,尤其是對商人的路引卡的更加嚴。 商人的路引一年有效期,且所行之地還有規定的路程,比如路引上為百里。 那么五百里內的地界你可以販賣商品,超過這些范圍就不行。 白錦澤就不止一次聽牛老板吐槽過路引難辦這個事情。 每次辦路引他都得大出血一番。 “此為其一,其二,提高商人的地位?!?/br> 士農工商,商人一直停留在最末位,說白了,你有再多的錢,在當官的人眼里也不是‘賤民’。 李秋山輕啜一口茶,“說說看?!?/br> “視商人所做貢獻來定,若是可能,許一個可以參與科考的條件?!?/br> 就這個條件放下去,別說北昌府了,就是刀山火海那群商人也敢淌。 大慶朝的商人地位極低,你家有錢你可以請好的老師教自家子弟讀書識字。 但是,不管你多有才學,都不能參加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