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成擺設的國庫
戶部尚書心里比黃蓮還苦,前年北方大旱,好在有了番薯這物件,他的錢庫損失少些。 去年冬天和今春幾場大雪,他的錢庫光一大半。 如今入秋了,北胡縣又出了這樣大的事情,他的錢庫又得少一半,再來一次他這戶部尚書也不要干了。 守著個光禿禿的錢匣子有何意義,每年與各方調糧斗智斗勇頭發不知掉了多少把。 “唉,這北邊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年年都要被嚯嚯一次呢?!?/br> 戶部尚書趕忙回到戶部,招來部里的下屬緊急開了個會議。 “大人,上年年末北方大雪咱是在臨近幾個府調糧,如今秋收還未到,再調糧......” 絕對調不到! 羊毛也不能一直逮著那幾只薅啊。 戶部尚書也知道,可是不往周邊府城調糧要往哪里調? 京城這邊的糧庫更是不用說了,都快掏空了。 有人出主意道:“南邊這些年倒是風調雨順,不若......” 這位大人的未盡之言在場之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戶部尚書沉吟片刻,“只是,會不會太遠了?!?/br> “走水路可省小半時間?!?/br> 總比調不到糧好吧。 戶部尚書想想也對,當即拍板,發了幾條調糧的政令到南邊各府縣。 林書揚收到戶部的調糧令,不慌不忙地準備著。 眼看著秋收就要下來了,他下底下村長田地看過了,不出意外,今年絕對是個大豐收年。 縣里糧庫里的糧食,每年都要搬出來重新曬過,每年都新糧收上來了都把舊糧換出去了。 所以,大部分都是新糧,只有少量的陳糧。 縣衙里的人也是有小心思的,新糧留著自己縣里用,把陳糧搬出來用于賑災。 雖說是陳糧,也沒有發霉什么的,縣衙里的人上心,糧食保存的都很妥當。 戶部來調糧的官員,看著福田縣衙滿糧倉的米糧那叫一個羨慕啊。 戶部官員隨機調查了幾包糧食,發現都是好米,當即和林書揚交接后馬不停蹄地趕往北方賑災。 林書揚看著少了一半糧食的倉庫,靜靜地發了會兒呆。 回到府衙后,立即寫了一封建議增收賦稅的奏折發往京城。 慶帝收到福田縣令的這封奏折那是相當的開心啊。 他那國庫都快成擺設了。 本來接過來就是個破敗的國庫,前些年又是減免賦稅,他的國庫從來就沒有充足過。 就這兩年吧減免賦稅取消了,國庫稍微有了點銀子,北方又是雪災顆粒無收。 他不但要花銀子賑災還要減免賦稅,他的國庫真的成了個空殼子了。 今年各地都使用的新的種植方法,不出意外,產量肯定是會增長一些的。 慶帝將福田縣送來的奏折給各位大臣傳閱,“各位意下如何?” “回圣上,臣認為可行?!?/br> “臣附議?!?/br> “臣附議?!?/br> 不附議也不行,國庫真的空虛了。 原本他們就建議增收賦稅,只不過皇上仁慈,認為百姓還吃不飽飯,因此一直是最低一檔的稅收。 如今除了剛受災的北邊幾個地方,增收賦稅都是可行的。 白夏可不知道今年要增收賦稅的事情,不過知道了也不怕,因為她的早稻今年大豐收??! 早稻全部清整趕緊,曬干入庫前統計了產量,達到每畝一石多四十斤! 白夏原本預估的是每畝一石多二十斤,如今整整多了四十斤。 如果晚稻如早稻般,每畝一石多四十斤,那么一年的畝產就是三百二十斤。 這可真的是個驚人的數字。 林書揚打聽到福田縣君種植早晚稻的事情,特意問了白夏得知今日入庫,公事也不辦了,特特跑來看看到底畝產多少。 “是一百六十斤?” “當真是一百六十斤?” 林書揚不敢置信,反復問了三四遍,得到的都是同樣的數字后。 大腿一拍,“老天有眼啊,我大慶百姓有福了?!?/br> 又真誠地沖白夏行了一禮,“下官替全城的百姓多謝縣君!” 別小看這幾十斤的谷子,一畝地多一點,那成千上萬的地多出來的就是成千上萬斤的稻谷。 那每年餓死的人可以少很多很多。 百姓富足了,國家才能富足,才能做更多造福百姓的事。 “下官立刻上書折子,為您請功?!?/br> 白夏忙攔下他,“林大人不必忙,等晚稻出來再看?!?/br> 林書揚激動道:“縣君說的是?!?/br> 他太驚喜了,忘記了這一點。 若是晚稻產量差強人意,他這道折子倒是要害了人。 去年是第一次種植晚稻,今年的晚稻種是事先挑好的。 經過一個季度的適應力,有些稻谷的基因發生一定的改變,今年晚稻的適應力應該比去年更強些。 白夏有著強烈的感覺,今年的晚稻也不會差了。 林書揚心里計算著,若是晚稻也能有一百六十斤,那一年畝產量可達三百六十斤。 若是按照現在推行的新的施肥方法種植,良田能夠達到如白家去年的畝產二百八十斤那也很厲害了。 雖然不是全部是良田種植,不過按照福田縣君提供的施肥方法,是能提高產量的。 中等田或是下等田畝產高個二十斤也相當了不得了。 林書揚現在只想快點到秋收的時候,統計到底能收上來多少糧食。 林書揚高興得恨不得原地轉圈圈,不過顧忌自己的形象忍住了。 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數字,林書揚高興地帶著仆從離去。 白夏找來雷大和王老根,“今年的新糧下來了,將去年的舊糧搬出一部分賣掉,等秋收的糧食收上來前,再把剩下的賣掉?!?/br> 這樣每年剩下的糧食都是新糧。 “一定要注意防潮防老鼠,天氣好了,別怕麻煩,把谷子多拿出來曬曬?!?/br> 雷大和王老根拱手應是。 “晚稻已經在開始了,馬上又要秋收,你們多上點心?!?/br> “王老伯,那畝旱稻,你親自盯著?!?/br> 如今旱稻是重中之重,“什么時期出現什么情況都要詳盡地及時的記錄下來?!?/br> 交待完這些,白夏自回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