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做人要靠自己
“排長,你快走,你不走,我就死在你的面前?!?/br> 受傷的敢死隊員,聽到楊重陽的話,對他投來一個感激的眼神,然后,從腰間掏出一顆手榴彈,對著楊重陽大聲喊道。 敢死隊現在是在突圍,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是最寶貴的,誰都知道,傷員會成為負擔。 這個受傷的兄弟,顯然是不想拖累大家,這才決定留下來。 能夠好好的活下去,沒有人會想死。 “兄弟,你保重!” 楊重陽沒有再多說什么,說了一句之后,抬腿就向前沖去。 剛剛,就是因為他這瞬間的耽擱,已經讓敢死隊的突圍,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作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官,那么,就絕對不能優柔寡斷,不能感情用事,必須懂得取舍。 放棄自己手下的一個兄弟,楊重陽也不忍心,不過,他總不能為了救一個兄弟,而把大家的生命都搭進去。 最終,敢死隊的兄弟,從日軍的包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退回了倉庫之中。 幾十名日軍緊跟在敢死隊的身后,企圖偷偷跟著敢死隊進入倉庫。 守在倉庫那唯一一個給敢死隊留下的倉庫入口處的一連兄弟,把精疲力盡的敢死隊眾人放入了倉庫之后,在連長石一堅的指揮下,立刻用機槍、集索手榴彈朝著日軍,狠狠的一頓狂打。 面對集火的一連兄弟,幾十個日軍大部分留尸在倉庫入口不遠處,只剩下幾個見機不對,退了回去。 隨著敢死隊順利撤回倉庫,一場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激戰,也慢慢的進入了尾聲。 這一戰,守在四行倉庫的一營,雖然也付出了十幾個人的生命,耗費了不少的彈藥,卻是狠狠的痛擊了進攻倉庫的日軍,讓渡邊正雄手下的日軍,元氣大傷。 山口逸夫手下的日軍,也是傷亡大半! 經過這一戰,一營不但擊斃了無數的日軍,更是重重的打擊了日軍的士氣。 直到后來,有很多參與了這場戰斗的日軍,回想今天的一幕,依舊的談之色變。 可以說,這一戰,一營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血性,極大的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 這一戰,達到的戰術意義,遠不止擊斃了幾百個日軍,這么簡單。更是對之后的抗日戰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日本揚言三個月占領全中國,在這里,成為了一個笑話! “經過這一戰,日軍元氣大傷,在他們的援兵帶來之前,應該不會在對我們發動像樣的進攻了?!?/br> 楊重陽站在倉庫的樓上,看著下面隨處可見的日軍尸體,心里默默的想著。 石一堅拍了拍楊重陽的肩膀,面帶愧疚之色的說道:“小子,你又立了大功了,只是,可惜,在這里,我沒有辦法為你請功?!?/br> 楊重陽淡淡一笑,“作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本就是我的使命。 我打仗,不是為了什么狗屁功勞,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只是,想要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能夠好好的活下去?!?/br> 升官發財,對于已經死過一次的楊重陽來說,不過是鏡花水月,他要的,只不過是在戰場上,狠狠的痛擊日寇,保華夏大地無恙。 “唉,這個世道??!” 石一堅嘆息一聲,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怎么開口。 在他看來,以楊重陽的能力,至少可以做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現實卻是,楊重陽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少尉排長而已。 能者居之? 如賈忠那般的人,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從一個什么都不是的二世祖,坐上連長這樣的位置,而且,還很有可能,在短時間之內,繼續上升。 如賈忠這般的人,在國軍之中,不在少數! 能者居之,在這個世道,不過是一句笑話而已。 沉默良久之后,石一堅終于又緩緩開口:“小子,連賈忠那樣的人,都可以做連長,難道,你真的甘心只做一個小小的少尉排長?” 楊重陽重重的嘆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勾心斗角,那是政治家的手段,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 不甘心,又能夠怎么樣,難道每天抱怨天道不公,現實就能夠改變嗎? 要是真的有用的話,我們也不用拼死拼活的跟小鬼子打仗,整天對著太陽,對著月亮,對著星星,抱怨一下就可以了?!?/br> 楊重陽的話語,多少還是暴露出了對現實的不滿。 石一堅也不想在那個喪氣的話題上,做過多的討論,連忙轉移了話題:“好了,我們還是來說說接下來的事情吧,那些家國大事,自然有上面的那些大人物去cao心。 經過今天這一戰,我們的彈藥又消耗了不少。要是再這么打下去,四行倉庫肯定也守不了幾天。 你說說,我們能夠撤出這里嗎?” 八百壯士的結局,楊重陽是知道的,他拒絕了吳求劍的好意,決定留下來,就是想要改變八百壯士的結局。 此刻,聽到石一堅主動提出來,他也就順著話題說了下去,“連長,四行倉庫在我們彈盡糧絕之前,小鬼子肯定是打不進來的。 眼下,我們需要商議一下的是,怎么撤出四行倉庫,撤出去之后,怎么逃出上海。 要不了多久,小鬼子就會全面占領上海。當然,目前小鬼子還是忌憚阻擊里面的外國人,暫時不敢對租界采取軍事行動。 我們撤出倉庫之后,進入租界,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外國人,始終是外國人,他們不會真心的幫我們中國人,他們追求的不過是利益。 一旦,小鬼子跟外國人達成了某種協議的話,他們肯定會犧牲掉我們,換取自己的利益。 總之,做人還得靠自己!” “做人還得靠自己!” 石一堅重復了一句之后,冷冷一笑。 這其實是一個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很多人,卻是習慣的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簡單來說,八百壯士死守四行,不就是因為蔣先生,把中國的希望,寄托在了英國人、美國人等外國列強的身上的一個見證嗎? 只是,蔣先生沒有看清國際局勢而已! 這也注定了,他會失望?。ㄎ赐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