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他一個人再也成不了什么氣候了,石亨一聲令下,手下的士兵就開始搜府。 李哲棟想要攔著,但他就是一個文官,雖然明朝的文官已經算是武德充沛了,但那也是在打同是文官的官員的時候,現在面對的是石亨這樣的純武官,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石亨帶來的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沒有多久,就有人給他拿來了在李哲棟書房搜到的證據,上面清晰地記錄了他和也先的交往記錄。 石亨把證據甩在李哲棟的臉上,“你現在還有什么好說的?” 李哲棟頹喪地跌坐在地上,完了,全完了! 李哲棟被抓了起來,并以叛國罪秋后處斬。 于謙看完他的判書以后,又叫人退給刑部,叫他們在上面加上一條調戲婦女的罪名。 石亨有點疑惑,反正單憑叛國通敵的罪名就已經足夠李哲棟死的了,為什么還要費那一遍功夫加上什么調戲婦女的罪名? 要知道這個罪名在叛國面前連看都不夠看的,反正都是要李哲棟死的,加不加上這一條沒有什么改變,還要退回去重新修改,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更何況李哲棟畢竟也算個朝廷大員,便是調戲了府上的一個女下人,頂多名聲不太好,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啊。 于謙卻道:“我大明律例中有寫,調戲婦女就是犯罪,跟他是不是朝廷大員沒有關系,有錯就該罰,也該寫的清清楚楚的,以免其他人仗著自己身份高,便覺得這等事情是小事?!?/br> …… 這邊李哲棟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那邊趙文騫也準備從城門口去往城郊的流民安置區。 一天抓到兩個間隙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在崔生之后,趙文騫沒有發現其他jian細,倒是收留了不少從城外逃難來的流民。 這些人面黃肌瘦、無家可歸,按照于謙的政/策,帶著他們帶附近的安置區去安置。 湊夠了大約十來個人,由趙文騫和李丹青負責把他們護送過去。 流民中有一個孱弱的婦人名叫郝娘,她的孩子才剛剛三歲,原本是一家三口逃難過來的,但是路上實在沒有吃的了,她相公為了讓他們娘倆多吃點,自己給餓死了。 郝娘和他的孩子歡哥兒現在都跟紙片人一樣,又因為長時間沒有營養的滋潤,身上根本看不見rou,那皮好像直接粘在骨頭上似的,顯得頭特別大。 趙文騫和李丹青看不了這樣的,連忙把自己身上帶著的干糧給他們娘倆吃。 郝娘和歡哥兒拿著趙文騫他們倆給的吃的不知道怎么吃,趙文騫貼心地給他們倆撕開包裝,“這叫薯片,直接咬就行,是不太能充饑哈,但是我們倆身上現在只有這些東西了,你們倆先將就著吃點,等到了安置區,就有粥喝了?!?/br> “多謝恩公?!焙履锔袆拥氐?。 他帶著孩子一路套過來,最難過的時候連樹皮都啃過,一路上也看過不少“易子而食”的,哪還有什么不能入嘴的。 歡哥“咔擦咔擦”地吃著薯片,沒忘了送到娘親的嘴邊,“娘,吃,香香?!?/br> 郝娘淚眼婆娑,是感動的,她本以為自己和孩子活不成了的,她擦干眼淚,“歡哥兒吃,娘不餓?!?/br> 一路逃難過來,她都已經餓習慣了,就算有了吃的,也難保有上頓沒下頓,吃不完的還可以給歡哥兒留著以后吃。 “怎么可能不餓,您就放心吃吧,我們從通州運來了好多糧食,別的不說,安置區的粥管夠喝,您現在得養好身體,歡哥兒還這么小,不然誰照顧他呢?!崩畹で嗟?。 趙文騫也在旁邊附和。 郝娘再一次紅了眼眶,這回兒是感動的,她是有多幸運才能遇上這么好的人??! 趙文騫刮了刮歡哥兒的鼻子,“你這小孩倒是挺識貨,這薯片好吃吧,這可是我最喜歡的黃瓜味兒?!?/br> 聽他這么說,身為堅定的“原味薯片”黨的李丹青不干了,“明明是原味的最好吃?!?/br> 趙文騫嫌棄,“一看你就沒有審美,原味的不就是烤土豆味嗎?有什么好吃的?” 李丹青反駁道:“那黃瓜味你直接回家啃黃瓜不久得了,吃什么薯片啊?!?/br> 兩個人平時也喜歡吵吵鬧鬧的,但是郝娘沒有見過這世面啊,還以為他們倆是真的生氣了,擔憂地想要勸架。 歡哥兒還不會說幾句話呢,也跟著咿咿呀呀地道:“哥哥,不要吵?!?/br> 兩個人這才反應過來叫人家擔心了。 李丹青:“叫人家小孩笑話你,害不害臊啊?!?/br> 趙文騫不跟他一般見識,看見郝娘抱著孩子吃力,伸手把人抱了過來,“來,哥哥抱你,叫你娘吃點東西?!?/br> 然而剛剛還乖巧的孩子突然慌張地說著:“不要不要不要?!?/br> 趙文騫全當是他認生,“什么不要不要的,你娘抱著你累呢,你看看我這么強壯,我抱著你還不好嗎?” “不要不要不要?!?/br> 歡哥兒在他懷里跟泥鰍一樣鉆來鉆去,就在趙文騫都要以為自己要抱不住這小孩的時候,他忽然不動了。 緊接著趙文騫就感覺到一股熱流從他的胸膛上流過。 “臥槽,這小孩怎么撒尿了!”趙文騫頓時是松開歡哥兒也不是,不松開他也不是。 “這游戲也太逆天了吧?至于仿真到這個程度嗎?npc都會撒尿了?尿也就算了,還非得尿我身上?” 歡哥兒現在還聽不太懂他說的這些話是什么意思,但是也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剛剛他就感覺到了尿意,小孩的尿意是控制不住的,但是他著急,話又說不明白,最后就只能…… 他還以為趙文騫生氣了,一雙大眼睛滿是驚恐地看著他。 他雖然年紀小,但是知道是這兩個大哥哥救了他和他娘,如果他們生氣了,不想救他們了怎么辦??? 眼見著這小孩要哭,趙文騫連忙哄著道:“沒事啊,這都小事兒,不就是一泡尿嗎,挖護城河的時候,天天頭發上都是土的日子我也過過啊,童子尿還吉利呢?!比缓髮χ呀浺Ο偭说睦畹で嗟?,“你就別看笑話了,我記得你衣服不是在書箱里呢嗎?找件外套出來,給這小孩的屁股蓋上,不然他褲子濕了,一陣風吹過去,那屁股不得涼颼颼的?!?/br> 李丹青一邊按他的話拿衣服給歡哥兒圍上,一邊沒忘了打趣,“想的這么周到啊,是不是小時候尿褲子尿多了,所以有經驗了???” “滾!” 兩個人往安置區走的路上,還碰到了孫鼎。 這可謂是冤家路窄了。 孫鼎嫌棄地看著他,“你那衣服上的一條是什么東西?”他嫌棄地捂上鼻子,“不會是尿吧?” 歡哥兒又開始內疚了。 趙文騫捂住歡哥兒的耳朵,“不要聽他的惡評,他什么都不懂,知不知道童子尿的價值???以后你趙哥我就要走好運了!”他從身后背著的書箱里把剛剛于謙賜的絲綢拿出來,得意地給他看,“知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這可是于大人賞賜給我的!” “為什么要賞給你?” 趙文騫瀟灑地甩了甩額前的劉海,傲嬌地道:“也沒有什么大事,就是剛才隨便一出手就抓到了兩個jian細,于大人看我表現得太突出了,就賞給我這絲綢了,我都說了不用了,但是于大人就不聽呢,非要賜給我,你看看,我這不收下都不成,盛情難卻啊?!?/br> 孫鼎瞪了他一眼,“我看你不是盛情難卻,你是是‘sao’得慌?!?/br> “‘sao’得慌又怎么樣呀?我就是比某個人的積分多,到時候我得到了雷霆駿風,我每天都騎!某個人只能看著,真慘??!不跟你說了,我還急著送流民去安置區呢,拜拜?!?/br> 趙文騫走后,孫鼎氣得握緊了拳頭,“要不是游戲里規定玩家和玩家之間不能隨便互毆,我真想揍他?!?/br> 自從賞賜李云卿通過看監控的回放發現玩家們在通州的時候為了搶奪任務差點打起來以后,她就設置了這個規定,他們總不能自己起內訌吧。 孫鼎旁邊的玩家也捏緊了拳頭,“別說是你了,我都要忍不住了?!?/br> 趙文騫和李丹青把人送到了安置區,做好登記記錄以后,郝娘和歡哥兒就能暫時住在這里了。 安置區的條件談不上有多好,但至少有個地方住,餓也餓不著,對現在這個時候的老百姓來說,這就已經是很好的日子了。 然而李云卿卻通過監控發現,原來住在安置區的流民似乎對新來的流民并不歡迎。 雖然還沒有發生直接的沖突,但是那不友好的表現很明顯。 他們作為難民的時候一心想要進城來,但是等到真的進城了以后,先來的難民卻不希望后來的難民來了。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資源有限,人越多,他們個人分到的就越少。 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尤其是安置區中人員混雜,有相對來說比較強壯的男人,還有像郝娘和歡哥兒一樣比較孱弱的婦人和小孩,都不用說會不會有欺負弱小、強/jian/犯罪的事情發生,就是互相交流可能都成問題。 現在安置區的內部還是太混亂了,她得想個辦法管理一下。 李云卿忽然眼睛一亮,有了! 玩家們不是都喜歡搞經營嗎?反正城郊還有那么大一片地,不如就讓每個玩家負責三到五個流民,地也可以每個人劃一塊,到時候種糧食、蓋房子,一切便都有規矩了。 第34章 李云卿立刻找來了京城城郊的地圖, 她打算在安置區成立一個小村子。 這也是迫不得已之舉,京城里的原住民對于流民還是有些抵觸情緒的,強行讓他們接納流民只會適得其反。 這也不難理解, 換位思考一下,家門口突然來了一大群人,雖然個個灰頭土臉、面黃肌瘦,看得人直說可憐, 但是你敢隨便放他們進來嗎? 誰知道里面藏沒藏著什么潑皮無賴啊,要是一不小心引狼入室了,那可就麻煩了。 因此原住民對進城的流民的態度并不算好, 甚至有所提防,家里有姑娘的, 還要告誡她們最近少出些門, 以免有什么危險。 而住在安置區的流民這邊, 雖然在吃住上沒有什么問題了, 但是潛在的問題也不少。 首先就是衛生的問題。 難民的來源復雜,被帶到安置區之前身上到底有沒有什么疾病也來不及檢查, 再加上流民大多身體虛弱, 互相吃住又都在一起,一不小心就容易形成規模性的傳染疾病。 昨天她跟于謙開會的時候還聽到太醫說在安置區發現有人染了風寒癥, 現在那人已經被轉移出來了, 但是到底有沒有傳染別人還不清楚。 第二個就是犯罪問題。 安置區里也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強壯一點的難免不會欺負弱小一點的,偷盜、強/jian等也時有發生, 朝廷現在的兵力也不夠, 最多只能在安置區的周邊把守,確保他們不鬧出大事, 里面到底怎么樣,他們是沒法管的。 最后就是歸屬感的問題了。 要知道,只要是人,那就是有情感的,流民們大多數都是逃難來的,背景離鄉、很多人還在逃難的途中痛失了親人,所以即便他們現在的溫飽能保證了,也始終有一片愁云籠罩在他們的上空。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得讓他們重拾人生的希望,李云卿打算在安置區成立村落,讓他們能夠徹底在這里安定下來。 先得給村子起個名,叫什么好呢? 李云卿靈機一動,干脆就叫“希望村”吧! 不僅寓意著這些流民可以重拾希望,也寓意著大明的未來充滿希望。 想要保證流民的基本生活,第一個是要保證他們能吃飽、第二個要保證他們能有地方住,吃和住算是基礎條件。 在此基礎上,最好還能幫助他們盡快融入到京城備戰的氛圍中來,萬一瓦剌真的打上來了,需要全民皆兵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拿起武器來一同對抗外敵。 而這就需要教育了。 要知道教育可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改變人的思想是最難的,不然教師怎么能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呢。 她記得玩家中就有不少的師范生,到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大顯身手了。 計劃好了這些以后,她跟于謙商量了一下。 對于她的提議,于謙是非常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