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下行走
功德林是歷代高僧的埋骨之地,也是少林幾位碩果僅存的得道高僧的清修之地,平時除了幾位太上長老身邊的小沙彌,誰都不能隨隨便便進功德林。 這次來傳喚智通的這個小沙彌就是其中一位太上長老座下的,法號喚作智遠,智通也得稱他為師兄。智遠平日里陪著太上長老待在功德林里,很少接觸人,所以話不多。 智通也沒見過他幾面,和智遠師兄不熟,所以一路上也不知道怎么開口,就那么沉默著,走到功德林外圍的一座小廟門前。 智遠不說話,只用眼神示意智通在外邊等著,他自己進去通傳,出來后帶給智通一封書信,也不說話直接遞給智通,搞得智通莫名尷尬。 這真的已經是一種境界了,什么話也不說,全靠眼神,也就剛剛智遠找到智通的時候,說了三個字:方丈,傳。 然后就沒了,智通一頭霧水的從智遠師兄手中接過那封信,拆開一看才發現,那是一封戰書,還是用鳥語寫成的,智通沒念過書,但是他的鳥語水平,比外面所說的四六級也不差。 所以這封用鳥語寫成的信,他還是看得懂的,信封已經被拆過,顯然師父他們也已經看過了,而且給圓覺方丈他們翻譯的人,智通想破頭,肯定都猜不到,正是他眼前的這位智遠師兄。 只能說人不可貌相,這封信上的字體是紅色的,隔著信封智通都聞到一股血腥味??催^之后,智通一臉煞氣,這是一封用血寫成的戰書,他們果然是沖智通來的。 還說這次的事情只是給智通一個教訓,智通殺了基因四號,這仇已經結下了,如果智通識相的話,將手中的舍利子乖乖送上,他們還會考慮放智通一馬。 不然不死不休,還勸智通最好離少林遠點,不然他們也不敢保證諸如這次的事,不會再發生。言外之意,就是讓智通離開少林,洗干凈脖子給他們等著。 智通在少林,他們進不來,也只能用今天這樣的方法,敲山震虎,他們完全已經將智通當做案板上的rou了,就等著動刀子。 智通看過信后,心中冷笑,mt未免也太把他們當回事了吧,在國外耀武揚威也就罷了,居然還敢在國內撒這么大的野。 智通將目光從戰書上收回,然后準備進去找師父,他想問問師父對此事的看法,結果智通才剛邁步,智遠就伸出一只手擋在智通面前。 示意智通不能進去,智通向智遠投去一個問詢的目光,智遠回智通一個眼神,智通又給智通一個眼神,兩人就這么一來二去。 幾個回合之后,智通眨眨眼看著智遠師兄,眉頭緊皺,他是真的懵了,他又不是智遠肚子里的蛔蟲,怎么知道智遠想什么,猜中一兩次已經很巧合了。 可次次都要自己猜,智通也受不了,智通看不懂智遠師兄的意思著急,智遠因為智通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也著急,就在兩人都著急的時候。 智通開口道:“要不咱們說說話?” 智遠搖頭,他拒絕和智通說話,智通無語,真想找塊豆腐撞暈算了。 兩人僵持了一會兒,智遠見智通實在不明白,就使了一個眼色,示意智通在這兒等著,然后他走進小廟,這次智通是看明白了,在外面耐心等著。 他也是服智遠師兄,這也真夠讓人著急的,說句話會死嗎?智通心里一萬個不解,卻不知智遠就是修閉口禪的,今日他已經破戒兩次,當然不想在和智通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破戒了。 在小廟門外等了能有一刻鐘,等到天擦黑時,智遠才再次從小廟里出來,拿著一個木牌,和一張信箋。他將兩樣東西,一起交給智通,然后示意智通可以走了。 智通接過木牌和信箋一看,木牌是普通的木牌,上面簡單樸素的刻著一個緣字,因為長年累月的被人帶在身上,上面都有了一層包漿。 這個牌子是干什么用的,智通不知道,想要問智遠師兄,結果智遠已經向小廟里走去,只留給智通一個背影,智通想想還是算了,就算他把智遠師兄攔住。 智遠師兄給他一大堆眼神,他也看不懂,最后就是那張信箋了,上面寫了八個毛筆字:下山行走,降妖除魔。 這就是師父他們的決議,智通長首沖著廟門一拜,高聲說道:“弟子謹遵師命!” 而后起身離開,智通前腳剛走,圓覺方丈就出現在小廟的門口,看著漸行漸遠的智通,這一幕是何等的熟悉啊,幾十年前,外敵入侵,山下戰亂,民不聊生,當年師父放他下山時,也是這種情景。 這一去生死由命,圓覺方丈還真有些不舍,山下行走是一種稱謂,一個身份,也是一件使命。少林是佛門清修之地,向今天這樣的事情,因智通而起,無論對錯,都應該記智通一個大過。 而給智通這個身份就是讓智通將功補過,山下行走就是寺里派到俗世中了結因果的人,因此也被稱作因果行者。凡是和少林有怨,有仇,有恩……種種的有一切因果的人,都可以找山下行走了結因果。 山下行走的職責就是將這種種因果擋在山門之外,而那塊牌子,就是歷代山下行走的身份象征。少林的歷史不短了,但是那塊牌子卻很新,不過幾十年歷史,因為但凡是山下行走。 十有八九都會舍身成仁,圓覺方丈是上一代的山下行走,功成身退,足以見其恐怖的實力與天資,想當年那塊牌子,交到圓覺方丈手中的時候,還是嶄新的。 留了幾十年,在這太平盛世,圓覺方丈還以為永遠用不到了,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