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火拼【第三更】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逃妻、妃藏空間,腹黑王爺小逃妻、斗羅之武魂玄武、花于今日盛開、嫁玉郎、真少爺考上了地府公務員、一夜驚喜:霍五爺的心尖寵、病美人他總也擺不爛[穿書]、小財迷她嫁給了黑心王爺、救贖美慘受后渣攻懷崽了[快穿]
“這位老師傅,請問您能和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對于這墨錠的分量如此驚訝嗎?” 胡石民并沒有看鏡頭,而是看著手中的這塊墨錠,緩緩說道:“徽州松墨,素來以拈來輕聞名。這入手若是沉,說明松煙的品質就不是很好,這墨錠,如果我猜的沒錯,一定是取上好的松木,放入到窯洞內,拿文火慢慢烘烤,然后取最好的青煙來制成的,不然這入手的分量絕對不可能如此之輕?!?/br> 曹西嵐笑道:“那也有可能是摻入了什么密度小的配料而已。墨品光憑借‘拈來輕’三個字做文章,還是太小瞧徽墨的底蘊了?!?/br> 鐘岳笑了笑,并未說什么。 徽墨協會的這些評審,也走過來,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墨,讓這些老墨廠的師傅們如此驚訝。 “看著外觀,不如紫光玉來得驚艷啊?!?/br> “是啊,看上去有點樸素了一些?!?/br> 老墨廠的老師傅們把玩著鐘不器,額……這話雖然聽著有些別扭,但是確實實在把玩“鐘不器”。好的墨,由于表面封著黃蠟,在手上把玩,并不會粘得滿手都是黝黑。 這是墨錠表面陰干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包漿,以及黃蠟的保護作用,除非是拿小刀刮去這層包漿和臘面或者是用力揉搓。 不少人都是極為懂行地摘下了手套,用手指輕輕彈了彈墨聲表面。 叮! 叮! “墨聲倒是清亮,和紫光玉有得一比?!?/br> “嗯,確實。是不錯的松墨?!?/br> 曹莫榮攥著手杖,看著屏幕上的墨品,喃喃道:“真有如此松墨古方?那歐陽開山這盤棋,布得也太深了點?!?/br> “一點漆法制,恩,墨名為鐘不器,又有一點漆法制的銘文,這方松墨,是一點漆的墨品無疑?!?/br> 老墨廠的師傅也走過去,看了看曹西嵐面前的紫光玉。 “不要弄臟了描金和彩繪?!辈芪鲘箍吹竭@些工人一個個手都是黑不溜秋的,直接說別碰也不好,就面色有些難看地提醒了一句。 胡石民原本伸過去的手縮了回來,俯身貼近了些。 他用鼻子嗅了嗅,說道:“這紫光玉,并非是古法炮制的紫光玉了?!?/br> 曹西嵐瞳孔一縮,“你說什么?不要亂說?!?/br> 胡石民和周圍幾個老墨廠的師傅交流了一凡,互相窸窸窣窣地比劃著,轉過頭來,說道:“我說的是什么,想必曹老先生應該明白。真正的紫光玉,嗅來馨,紋如犀。這款,不是,但不能否認,這款松墨,同樣是好墨?!?/br> 聽到胡石民這樣評價,原本的那些專家又跑了過來。 “怎么可能不是真正的紫光玉。你們見過真品紫光玉嗎?就敢口出狂言?” “就是,這紫光玉是曹老先生家傳墨方,自家東西,還會有假?” “就是,這是真的!” 胡石民笑了笑,“當年我們廠里的賴師傅在曹家當過長工,見過真品紫光玉,給我們將的幾個特點說得一清二楚,這款墨,它的紋路雖然清晰,但還遠遠沒有達到紋如犀的境界,所以并非是真的紫光玉?!?/br> 場面變得有意思起來,就連曹莫榮,都捏著手杖默不作聲。紫光玉古法失傳已久,這次拿出來這款寶墨,他都不是很肯定是否是明清時候的老墨,只能說,品質上已經足夠好了,沒想到居然被老墨廠的老師傅打臉了。 主持斗墨的協會劉會長解圍道:“紫光玉失傳已久,至于真假,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在這里爭論,也無依據和作用。墨的品質好不好,繼續比下去就知道了!” “好墨堅如玉,下面雙方將墨品放在架空臺上,承掛砝碼,咱們來較量一下到底那一方的墨品質地更為堅硬!” 斗墨斗到現在,在場之人覺得依舊高下難定。 論名氣,自然是這曹公素的紫光玉大一些,不過聽胡石民的話,好像這紫光玉的真偽有待商榷,但是胡石民同樣也說了,這同樣是曹公素的精品松墨。 至于一點漆的這款“鐘不器”,由于增添了書法的氣息,而且又得到了老墨廠師傅拈來輕的好評,原本毫無勝算的斗墨,又生出了一絲希望來。 不過如今勝利的天平,依舊還是傾向曹公素,無論從外觀、做工等方面,仿佛這款描金、彩妝的紫光玉,更像是一款藝術品。 兩邊的墨條都架在了中間懸空的架子上,用稍窄的繩帶搭在墨錠中央,開始掛砝碼。 盯著大屏幕的一些門外漢有點搞不懂了。 “我有些不明白了,前面都能理解,為什么搞這些花里花哨的,這掛砝碼有個什么用???” 一旁那位老頭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你從外觀看,很難辨別出這塊墨是否含有雜質,即便是研磨,也只能是檢驗一部分,并不能將整塊墨是否純凈無雜檢驗出來,但是這懸掛了重物后,就能看看這墨的質地到底如何了。哪塊墨掛的砝碼多,就能夠證明哪塊墨更加純凈了?!?/br> “哦,老先生,你好像懂得挺多的嘛?!?/br> “咳咳,一般一般啦?!?/br> “那您平日也這么檢驗墨的品質嘛?” 老頭老臉一紅,默不作答,誰手這么賤啊,糟蹋自己的退休金…… 雙方的墨錠,說話間都已經掛了二百克的砝碼了。對于一般三錢重的墨錠來說,二百克的砝碼已經是接近極限了。畢竟這墨錠的分量不是很大,但是看著雙方的墨錠,似乎都沒有要斷的意思,兩邊拿著鑷子的人互相商量了一下,不準備再那五十克的大砝碼往上掛了。憑他們的經驗,再掛一個,必然是要斷了。 曹公素這里的紫光玉,率先放上了一個十克重的砝碼。 呼! 場館內發出了一陣驚呼。 十幾克重的墨錠,居然掛了二百一十克的砝碼,還沒有斷裂!可見這墨錠的質地如何了。 另一邊的工作人員用鑷子也夾起一個十克的砝碼,放到了墨錠下面的托盤上。 所有人都在期待,一點漆這款名為“鐘不器”的松墨,是否也能承受住這樣的考驗呢。 二百一十克。 就當工作人員放開鑷子的一剎那。 啪! 托盤應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