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搬走和留守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為師的品格[穿書]、三國名將都市行、金屬牙套【骨科gl】、與婆婆同居的日子、[綜漫] 帶著彈幕穿進咒術、[HP同人] 我得了不被愛著就會死的詛咒、[咒回同人] 悟的遠房親戚怪朋友、[綜漫] 迫害角色從成為監護人開始、[BLEACH同人] Protect Your Own Path
莫斯科現在的氛圍很不好,因為現在朝鮮戰場并沒有如同當初預料的那樣順利,反而形勢急速逆轉,不得不依靠中國派兵介入。這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一旦蘇聯明目張膽的介入,地區沖突就要升級成為世界沖突了以至于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臺灣就可以找機會反攻大陸了。別連科夫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名陸軍少將,前期朝鮮戰爭的順利讓他名聲大噪,至少在陸軍內還是很相信這個年輕人的一部分計劃,但是在仁川問題上陸軍其實很早就提出問題了,只不過當時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而已。 “我的蘇聯英雄,別哭喪著臉了,至少中國現在已經介入進去了,局勢可不會輸得太難看了?!?/br> “但愿如此吧,只是可恨啊,三番五次提醒朝鮮注意仁川地區的防御問題,結果還是被美國人給登陸了,這群資本主義的禿鷲找機會可真準?!?/br> “畢竟兩次大戰,美國人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加入的,所以對于時機當然是看的最準了?!?/br> 仁川登陸可是讓陸軍在莫斯科丟臉了,陸軍的參謀部里可是有很多都是打過衛國戰爭的人,這可算是結結實實的抽了一巴掌。雖然莫斯科也是默許的,但是總得有個出來背鍋的,不然的話鋼鐵同志可就要犯錯誤了。畢竟還是維持鋼鐵同志在蘇聯的微信比較重要,鍋自然就是要讓其他人來背了,比如陸軍某些人。 “在克林姆林開會議的時候,內務部已經明確的把責任矛頭指向我們了。我們承認是一個處理結果,但是我們主動承認又是一個處理結果,其他的同志覺得不應該在內務部的壓力下承認?!?/br> “嗯,如果承認了內務部的那些責任,我們就會被其他的部門圍攻,每個人都希望鋼鐵同志能夠削減一些實際的利益給其他的部門?!?/br> “這個我也不希望看到,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朝鮮現在是一退再退,中國雖然已經介入。但是,我們要看到,中國和朝鮮實力上和17國聯軍的差距,我們現在應該想想怎么去補償之前的錯誤?!?/br> 別連科夫翻開朝鮮地圖,現在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一點,現在的聯合國軍已經把進攻的路線推進到了云山一線,中國這時候雖然已經出兵,但是戰略空間已經被極大地壓縮了?,F在已經成為少將的別連科夫可是十分的鎮定,然后翻看了一下旁邊的情報,在筆記本上開始寫著一些具體的措施。 “別連科夫同志,你這是在寫什么呢?” “我在寫一些對策,到時候直接交給上級,開會的時候用來對朝鮮戰場進行補救的。畢竟仗打成這個樣子是誰也不希望看到的,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已經是不再期望占領朝鮮半島全境了,而是恢復半島的統治權?!?/br> 戰略目的迅速的轉變也是為了重新制定規則了,轉變了之后,戰略援助計劃就要同步展開,畢竟對方的勢力可是把資本主義的主要國家都卷進來了,不說別的,至少在作戰物資和戰術上都不是朝中兩國的軍隊可以對抗的。 “想法是不錯,不過到時候會不會給我們機會,重新調整對朝戰略?!?/br> 機會是肯定有的,不是美國人給的,是中國人拿鮮血拼出來的。在初期的時候,我們從蘇聯訂購的武器很多都是戰場回收回來的武器,到了后期,可能是蘇聯方面良心發現了,開始把新武器援助給我們了。但是這是后話了,現在就是需要趁著蘇聯調整的時候把該弄的機器全部都弄到手。 “向上級申請的那個光學玻璃的爐子怎么樣了?” 葉廠長現在可是一個大忙人因為需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一下,為后面的拆廠做準備。并不是說拆廠,是要轉一部分產業南下。美國人的飛機幾乎天天來東北,很多的廠子都接到命令開始向關內或者南邊轉移。這中間就造成了生產力的跟不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新廠都不容易恢復生產。 “光學玻璃已經被其他廠給接下來了,上級沒有批準?!?/br> 沒有批準,這可難辦了,光學玻璃在未來也是一個發展方向。但是,更重要的是集成電路的發展,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也需要高精度的硅晶體來生產。在電路的預先性研究上,我們不能落后,落后就需要大資金的去補課。未來的事情誰也不好說,但是預先研究上我們不能落后,甚至還要快人一步。 “你去向上級申請說要一個小一點的光學玻璃的熔煉爐就行了,剩下的東西無所謂?!?/br> 在沒有圓晶爐的年代,只能拿光學玻璃的熔煉爐來湊湊了。小爐子成本也小規模也小,畢竟也是做研究嘛,沒必要那么大。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是雕刻出來的,開始可能我們也只是雕刻,后面一旦找到具體的用處,肯定是要修改工藝的。就有人說了,為什么不擔心光學玻璃?因為國產的光學玻璃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特別是軍用。 “我盡量去申請吧,不過咱們廠,沒有能力去做光學玻璃呀?!?/br> “誰告訴你做光學玻璃了?我們是做電子管?!?/br> 這其實就是個借口,現在除了少部分關鍵部分還需要用性能穩定的電子管。其他的大部分東西都已經改成了,微處理器,plc等器件。自己一個人做這些東西,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東西還是要抱成團才可以發展。 “其他幾位廠長已經上路了嗎?” “其他幾位廠長已經走了,咱們還留守這里嗎?” 留守這里根本就不現實,廠子的規模越來越大,拆分工廠就已經成了開會的主要議程。工廠里做了太多太雜的項目,雖然對于發展來說是很好的,但是對于廠子的發展來說是不行的,我們是靠國家資金吃飯的廠子,肯定不能不注意國家的一些觀點。所以廠子的拆分成了重中之重,拆分并不是說撇開這幫人就不管了,而是繼續在自己的領導下,地區負責人直接對自己這個廠長負責。 “上級命令我們搬走,怎么可能留守。只能說留守一部分,這邊我已經有了大概的思路,到時候咱們可以全體職工大會的時候可以商量一下?!?/br> 有些產業是必須扔在這個地方,有些廠也是要必須帶走的,這就需要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