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黃推官在長安縣任上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給謝柏崢補了長安縣縣學的學籍,好方便他轉入國學。 顧子儼想找機會再跟霍靖川聊一聊新縣令的事,結果霍靖川去縣學陪著人辦轉學手續去了。顧子儼十分不解地提問:“你怎么連這種熱鬧都要湊?” 霍靖川:“……你這還看不出來嗎?” 顧子儼確實沒看出來,不過現場的場面實在很熱鬧,因為有圣旨加持,又有親王殿下親臨,場面實在搞得好盛大,銅鼓喧天的。 整個長安縣的學官和縣學的學子們都來湊熱鬧了。 畢竟特旨加恩進國學在本朝還是第一次,學子們都很想沾一沾這種福運——畢竟如今府試即將張榜,且院試將近,正是需要福運加持的時候! 鄉紳們也都很激動,雖然一開年長安縣便狀況百出,但是文曲星好歹是眷顧了一回。來年秋闈鄉試說不定還能考出幾個舉人老爺呢! 學官們亦是激動非常,這都是他們的政績啊,升遷有望,升遷有望??! 在這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中,縣衙門外,祝禧公公也終于長途跋涉地抵達了長安縣?;艟复ǘ伎焱涍@個人了,算算日子,他這從京城到長安縣一路竟然走了半個多月? 不過看到祝禧公公身后的幾十輛馬車,又覺得這個速度很合理?;艟复ㄒ荒樐刎焼枺骸氨就跏欠钪甲鰵J差,又不是奉旨去封地,你搬這么多東西來做什么?” 太后娘娘當初把祝禧挑出來給霍靖川實在很有道理,祝禧公公一張口就是笑臉,很難令人動怒。 祝禧道:“王爺不是說這一趟要迎王妃回京么?奴婢特地挑選了這十車的見面禮,繡娘廚子打手各挑了八個!” 好大的親王府排場??! 祝禧公公愛笑,而且言聽計從,怪不得他慶王府管事太監的地位固若驚金湯,連慶王本人都挑不出錯。 謝柏崢和顧子儼在一旁憋笑,把難過的事情都想了個遍才沒笑出聲。 祝禧公公依舊滿臉笑意。 霍靖川:“……” 他這些年的離譜名聲好像找到了一些出處。 慶王殿下惱羞成怒地把人揪過來,強迫謝柏崢當場簽收禮物。顧子儼很能裹亂地上前解救人質,祝禧公公英勇救主也加入戰局。 場面一時很混亂。 不過謝柏崢家里那一大堆的包袱總算是不用愁了,只需要在二十多輛馬車里挑一輛塞進去就好。 他們出發前一天,謝柏崢和家人們一起聚在家吃了一頓飯。下一次見面不知要到何時,祖母傷感地說:“從前是送你父親進京趕考,還有個回來的日子。你這去京城讀書,也不知要讀幾年?!?/br> 謝教諭想了想自家不肖子那稀疏平常的學問,保守地猜測:“大約是十年?” 謝柏崢:“……” 他是去國子監讀書,不是去德國讀博! “父親怎么小看人?!敝x柏崢不服氣地說:“祖母若想一家團聚,倒不如指望父親升遷,十年時間父親能升遷到京里做官么?” 祖母與蘇氏躍躍欲試地朝謝教諭看過去。 謝教諭:“……” 怎么壓力突然給到他了。 - 翌日,風和日麗。 謝柏崢前一日就將包袱托付給了祝禧公公,于是得意輕裝上陣,只需要上馬車就好。為了一些掩耳盜鈴,出發時他沒有和霍靖川坐一輛馬車,因為家人們還要來送行。 城門口,謝柏崢站在馬車前。 祖母把開過光的佛珠手串給他戴在身上,謝若婧看得著急,問她:“我送你的荷包可帶在身上了?” 這話說出口,她又想起那時慈恩寺的布,多少有些不吉利。 謝柏崢卻一點不介意地答:“帶著呢,jiejie親手做的自然是最好的,我定不會忘記?!?/br> 謝若婧滿懷擔憂地點點頭。 她一直都知道弟弟的學問不好,她的婆母、相公在家中提起時,也常常因此叫她難堪。 婆母更是借題發揮,借口說她家文風不盛,在婆家時連書房都不許她進,更不許打擾相公念書,否則便會損了福運,害她相公不得高中。 事關科考,謝若婧即便委屈,也只得聽從。 可她私心里卻一直覺得,弟弟已經很用功了,只是沒有讀書的天分。于是她也只能再三勸弟弟好生讀書,指望勤能補拙。 如今謝柏崢能去國子監讀書了,那是連她相公都去不成的國學,她在婆母那里受的那些憋屈總算是能揚眉吐氣了。 不過弟弟有出息了,她反而不曉得該說什么。謝若婧拉著謝教諭的袖子:“父親,弟弟就要出發了,您快說幾句??!” 謝教諭打了一晚上腹稿,就等這一刻。他也實在是發愁,謝柏崢肚子里有幾兩墨水,別人不知道,他還不知道么? 謝教諭再三叮囑,到了國子學必定要勤勉向學,要多與同窗交流學問。 謝柏崢聽了滿滿一耳朵,十分乖覺受教的樣子。他如此聽勸,謝教諭反而有些嘀咕,這孩子別是被他打擊過頭了吧? 一家人又說了一會話,謝柏崢才正式拜別:“祖母、父親母親、jiejie,我這便去了。父親放心,兒子在國子監定會好好讀書。只是希望父親也在長安縣多加勤勉,好早日升遷,帶著家人們在京城團聚?!?/br> 謝教諭:“……”啊,這不孝子!竟又在這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