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葉英勇說完這一句便神秘兮兮地走了,謝柏崢又多收了葉文彬兩件禮,回頭就開始為回禮發愁,他正要問一問霍靖川的看法,轉身便見謝教諭竟在他身后。 謝柏崢問道:“父親找我有事?” 謝教諭有心試一試自家兒子是不是真有本事,于是問他:“提學大人留你說話,可是說了科考一事?如今府試在即,黃知府一案也不知會如何辦?” “自然是交由三法司?!敝x柏崢道:“此時雖是陳年舊案,卻不是什么冤假錯案,應當是先交由刑部或是都察院審理?!?/br> “不錯?!敝x教諭見他對答如流,心想是不是自己出題太簡單,不過提起這事他還有別的擔憂:“也不知何時能審理完,今年通州府試還是不是黃知府主考?” 須知文無第一,科考雖然考的確實是真才實學,可是考官偏好卻也影響甚大。比如有些考官喜歡務實,有些則喜好華美文章,不一而足。若是寫了叫主考官不喜愛的文章,那么縱使寫出了文采,名次也不會取高,運氣不好的或許就會被直接黜落。 童生試都是三年考兩次,上一回剛好也在黃知府任上,于通州府學子而言,他們早已熟悉了黃知府的文章喜好,連黃知府的文集都已經刊印過多回了,若是此時臨時換了旁的主考官,對于通州各縣學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謝教諭這樣問,謝柏崢也猜他是為本次府試的長安縣學子憂心,于是寬慰道:“父親大人,若是換了旁的主考官,反倒比黃知府更加嚴明,取士時不偏移,難道不是好事么?” 謝教諭原本只是隨口一提,并非是確信一定會換主考官。他疑惑道:“你這樣肯定那焦秀才所告屬實?” “父親,無論那黃知府是真舞弊還是假舞弊……”謝柏崢正色道:“黃知府都不可能做本次府試的主考官了。因著黃知府下轄的長安縣已經出過一次弊案,朝廷也必會有所忌諱,請父親與縣中學子早做打算吧?!?/br> 謝教諭仍有些不甘心,他研究黃知府的文章都快三年了!這三年,他是日日都要拿起來琢磨一陣的??! 謝柏崢提醒:“父親想想,李縣令出的那縣試題,是引用了何人的詩?!?/br> 謝柏崢說到這,抬頭望了望天。 謝教諭:“……” 于是,他也只能悶悶不樂地離去,也不知是先生悶氣,還是先想法子應對那不知是誰的主考官。 謝柏崢見房中無人,于是推開窗探頭去找?;艟复ㄌ址鲋拌选斎涣?,慶王殿下此時也就只占一個姿勢好看。 霍靖川問:“王妃在找我么?” 謝柏崢看過四下無人,才小聲說:“葉文彬總給我送禮,這不回禮也不像話,可是我又實在沒什么禮可送他的?!?/br> 霍靖川道:“你幫他這么快就破了案,本該是他謝你的。要不是你,這五六日的功夫,他們恐怕還在查縣試案,哪有他如今查抄慈恩寺的風頭?” 謝柏崢:“……” 這話說的,他多少是帶一些個人情緒了。 謝柏崢不太確定地問:“我當真不用回禮么?” 霍靖川指了指小院另一頭,“不如,去問一問你母親?” 謝柏崢面露疑惑,蘇氏竟站在墻角下么?難不成,葉文彬不同尋常的態度,是與她有關? 霍靖川提醒:“蘇氏走路的儀表姿態,十成十是宮中的樣子,她年幼時的教習麼麼應當是出自后宮?!?/br> 謝柏崢經他提醒,細想了想。蘇氏身上的確有些矛盾之處,蘇氏日常的言行舉止看起來像是被刻意教習過,禮儀姿態都格外好,只是性格卻反倒很怯懦。 再結合葉小侯爺對他的態度,親近卻不會大張旗鼓地親近。只會暗中送一些禮物,在人前時卻要擺一擺小侯爺的架子。 這樣說起來…… 他的母親蘇氏的身份怎么越來越可疑了? 謝柏崢清了清嗓子,打算旁敲側擊地去問一問??伤艅偪拷?,蘇氏就像被嚇到一樣跳了起來,表情不自然道:“崢哥兒,何事???” 謝柏崢故作惶恐:“倒也沒別的,葉小侯爺又給我送了禮,實在是受之有愧。真想不通,他到底為何這樣?” “啊……”蘇氏緊張地吞了一下口水:“這倒是也沒什么,或許只是看你投緣?!?/br> “無親無故的,怎么就投緣了?”謝柏崢憂煩道:“人家是深受皇恩的小侯爺,是皇親國戚,我更怕一句話說得不好,得罪了他?!?/br> 蘇氏不知從哪里揪出來一方巾帕,在指縫間繞了繞:“不,不會的!他許是,許氏仰慕你的才華?!?/br> 謝柏崢:“……” 實不相瞞,這借口實在太差勁了。 只是謝柏崢見蘇氏表現得極為緊張,也不好逼迫太過,于是他緩和了語氣道:“母親,我的才華應當沒有到這種程度吧?” 蘇氏想起謝柏崢的科考成績,一時也反駁不了。她抬頭,剛好看見謝柏崢那張這幾日看著竟然越發英俊的臉,愣說:“那會不會是看上了你的臉?” 謝柏崢:“……母親是想說,葉小侯爺看上了我這個人?” 蘇氏后知后覺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什么,又在心里盤算了一番,被自己嚇了一跳。她驚恐道:“不行,不行?!?/br> 謝柏崢引她在院中坐下,認真地問:“母親,你有事瞞著我么?” 蘇氏不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