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那些成為寺產的田產,曾經大概屬于成百上千戶的百姓。 李三一家的悲劇,就是從失去土地開始的??伤乙婚_始甚至還是幸運的,可以成為佃戶繼續種地,那些不那么幸運的百姓呢? 他們的命運又會如何? “荒謬!”葉文彬顯然對這個數字感到觸目驚心,他怒道:“一個吃齋念佛的和尚廟有這么多地,長安縣衙都是死的嗎?戶房呢,看不出來不對勁,不知道該上報?” “這……” 戶房的胥吏覺得自己實在冤屈,他叫屈道:“回小侯爺,咱們戶房只管錢糧稅賦,這田稅和糧稅都足量交了,至于田產是王家的還是李家的,也不歸小的們管??!” 縣衙各方的胥吏,都是世襲罔替的。他們平時做事連縣太爺這個土皇帝都怎么放在眼里,這時見了欽差自然也敢辯一辯。 他說完就卷著袖子一縮,一副他也實在沒有辦法的樣子。 謝柏崢十分震驚,這莫非就是皇權不下鄉? 可這也沒到鄉這一級啊,他看向葉文彬,看他如何處置。 葉文彬:“……” 葉小侯爺打出生起就沒見過這種潑皮,這人竟然還是朝廷的胥吏,可見平日都是怎么當差的!他當即就叫人將這胥吏的差服脫了,再換個明白人來回話。 說來也是湊巧,就在此時—— 葉英勇來報:淮安縣令到了! 第32章 不當老婆32 三十二章 陵安縣的縣令名叫陳安元,時年二十七歲,不是個什么都不懂的愣頭青。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耳濡目染,是個極有成算的。 陳安元是上一榜中的進士,因未考中庶吉士,才選擇外派為官。在地方熬幾年,做出一些實際,自然有回京任職的機會。 可他沒想到,這個機會來得這么快。 原本以他的官職,連知府都沒機會見幾回,如今卻要與欽差一同審案。更何況這欽差,還是皇親國戚。 陳安遠上任之前打聽過前任知縣李榮斌任上的縣試弊案,也聽說了有個和尚原本是他縣里的逃丁,不過陵安縣早已發下文書要那和尚還俗。 陳安元估量了一下,覺得問題不大,遷怒不到他身上。 于是接到朝廷任命之后,陳安元便安排好陵安縣的日常事務,帶上他的師爺幕友一齊上任了。他才一進入長安縣內,就被從天而降的葉家軍團團包圍了。 一個高個子的說:“這就是陵安縣令?” 另一個的答:“現在是長安縣令了?!?/br> 高個子的指責:“你這樣說話,又有軍匪習氣了,回去又要被公主娘娘嫌棄?!?/br> 另一個不服氣:“公主娘娘連咱們將軍都嫌棄,你我這種泥腿子哪里能入她的眼!” 高個子“嘖”一聲,打量著陳安元說:“那這個直接拎去見小侯爺?” 另一個點頭,于是兩個人一齊把陳縣令扛了起來。 突然發現自己騰空的陳縣令:“……” 還有沒有王法了! 怎么會有人當街綁架朝廷官員! 一陣狂奔之后。 陳縣令被到帶了長安縣衙,而他的師爺幕友還牽著頭一頭驢跟在后面,茫然若失。 葉英勇一臉驚恐地看著險些沒站穩的陳縣令,實在很擔心這位看起來十分弱雞的陳縣令也要吐。 他委婉地問:“陳縣令可有什么不適?” 陳縣令大為震驚:他們這么把人綁來,還好意思問他有何不適?他們自己就不覺得有辱斯文嗎! 陳縣令皺眉看著他們,十分嫌棄地想。 真是好野蠻啊,軍中人。 葉英勇仔細端詳后,確定這位陳縣令大概沒有要吐的意思,于是便放心地去報給小侯爺了。葉文彬正要找人回話,立刻就叫陳縣令進去。 陳安元聞言一喜,小侯爺這樣急著見他,想必很是看中他的。 陳縣令整理了儀容,帶著阿諛奉承慣的笑容跨步進去。 葉文彬此刻正在上火,甚至沒有仔細看人。他直接把賬冊往陳安元的面前一扔,“陳縣令好大的架子,朝廷諭令一日前便發下去了,怎么這時候才來上任!” 陳安元一肚子奉承話都被卡在嗓子眼。 他感覺自己簡直比竇娥還要冤屈啊,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他們這些做文官的,沒辦法像那些軍中野人有千里行軍的本事呢? 他只是個文弱書生??! 陳安元看了看這書房中的其他人,竟沒有一個替他說話,怎么族中長輩都沒教過人情世故么?他只能自己解釋:“回小侯爺,下官……” 葉文彬此刻懶得聽人說廢話,聽了個話音就打斷:“我叫你看這黃頁!” 陳元安忙低下頭。 葉文彬看他這樣子更來氣:“在京城時也只聽說過做官的搜刮民脂民膏,從未聽說這當和尚也能使民不聊生,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陳安元聽得心驚。 他顫顫巍巍地翻開黃頁賬冊,一時間都有些暈字了。謝柏崢默默地把方才戶房算手的演算結果指給他看,一個令人心驚膽戰的數字出現在陳縣令面前。 陳安元:“……” 天爺啊,這波沖他來的。 ……這會不會影響仕途??? 不等陳縣令想出什么聽得過去的說法,緩和一下這令人窒息的場面,葉文彬已經在上首問:“陳縣令看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