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快穿反派是我老婆、豪門棄夫,重生虐渣、拋夫棄子的我重生了[七零]、被虐文男主強取豪奪了[快穿]、病美人反派蘇炸全世界[快穿]、我在九零當村官[重生]、殿下,男人不能當老婆、自渡(1v1)
文硯之道:“是攆清了。但微臣仍想留給陛下一份,日后萬一我朝百姓有遭蠱害者,可以以此方治病?!?/br> 司馬淮遲疑片刻,接了。 蠱毒是一種很生僻的毒物,除了王家女兒外沒聽說別人中。不過,留在宮里當個底方也是好的。 “朕知道了。文卿博愛?!?/br> 文硯之切切叮嚀道:“此事絕密?!?/br> 司馬淮道:“一個藥方而已,也要絕密嗎?” 文硯之堅定地點點頭。 雖然他不知道為何要這么做,但隱隱的第六感告訴他,絕密,一定得絕密。 否則,不好的事就會發生。 · 拜別陛下,文硯之失魂落魄地回了王家,腳底綿軟,恍惚惚地仿佛踩在云端。 放棄仕途這件事,陛下不知則已,一旦知道,平靜日子到頭了,他和蘅妹短暫的幸福像偷來的。 陛下要他背叛對王太尉的承諾,入朝為官,趁熱打鐵再給瑯琊王氏一記沉重打擊,徹底肅清門閥當政的局面。 他心中萬般糾結,一旦這么做,徹底和蘅妹走上陌路。 王姮姬正在房檐下和桃枝等人制梅花香,聞文硯之歸來,“去哪了?” 文硯之勉強笑笑,從心底里發虛,“沒事,隨意到鎮上書局出去走走?!?/br> 王姮姬洗去滿手的梅花瓣,好奇地道:“還有什么書是王氏藏書閣沒有的,文兄也給我看看,我定給你補齊全?!?/br> 一縷青絲滑了下來,映襯她窈窕秀麗的面容,人如梅花,比梅花更美。 文硯之癡了,本能地上前幫她將青絲別到而后。手指觸摸在她柔膩的肌膚上,激起顫意,似心底漾起了圈圈漣漪,留戀著久久不愿放下。 王姮姬抬首,眼波流轉,“今日為何……” 文硯之怔怔道:“沒事,就是想幫蘅妹攏頭發,這輩子每日都幫你?!?/br> 王姮姬柔然一笑,“當然了?!?/br> 他們很快就要成婚了,日后他日日都可以幫她攏頭。 “蘅妹,你真好?!彼韲道飵е鴰追炙?,“能伴在你身邊,便是當一朵安靜不會說話的梅花,亦是極致快樂?!?/br> 王姮姬訝然,他這是在說情話嗎? 他生性清白靦腆,從未說過情話。 “文兄也好,我很愿意伴在你身邊?!?/br> 文硯之怦然,歡喜中夾雜著悲哀,溫醇的嗓音淡淡的愁意,“哪怕我背叛了你?” “什么?” 文硯之喉嚨干澀,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把一截子話全部咽了下去,“……沒事。我讀書有些入迷了。蘅妹,可以……可以抱抱你嗎?” 聲細如蚊有些結巴,這是個他從未提出過的請求。 王姮姬懵懂,任他擁抱。 直覺告訴她今日文硯之不太對,又說不出哪里不對。 他今天猶豫遲疑,說些似是而非的話,模模糊糊仿佛生離死別一般。 “今天到底怎么了?” 她在耳邊問。 文硯之沉溺地將頭埋在她清香的頭發間,濕了眼角,久久不愿抬起。 或許,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抱她了。 他即將為了責任,踏上一條不歸路。 但他不是蓄意背叛她的,絕不是。 他……愛慕她。 蘅妹…… 蘅妹…… 他在心底啜泣,蘅妹。 為什么你是豪門的女兒? 天生和他做了敵人。 第029章 一吻 五月末, 王氏老家主王章再度病入膏肓,臥床不起。 王家子弟輪流侍疾,王戢、王瑜、王瀟等后一輩中優秀子弟也來到父親床前, 悲傷之余, 亦等待接任下一任家主。 王姮姬閉門不出,著了魔似地整日整日地泡在醫書中,醫書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標注, 與眾御醫議事,竭盡全力找出延長父親衰老身體的房門。 她瘋了一般挽救父親的性命, 甚至去寺廟求佛, 希望以自己的壽命換取父親壽命, 然無濟于事。 馮嬤嬤和桃枝桃干幾個直要落淚,小姐是真心愛父親啊,她自己生病時都不見這般對自己上心過。 大婚在即,王家半點喜氣也無。 …… 于此同時, 朝中發生了一件大變故。 陛下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提拔了一位新的太常博士, 專司官員選拔、考試、改革之事, 監察百官。 據說這位太常博士才高八斗,滿腹經綸,儒家法家雙修。此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隸屬于任何機構, 直接聽命于皇帝。 因他的建議, 陛下發動了改革, 徹底廢除九品官人法,以后凡當官者須得通過朝廷一年一度組織的考試。 同時, 這位神秘的新太常博士還讓陛下一改王章執政時的“無為而治”,改用法家的“刻碎執政”——即定下各種瑣碎嚴苛的法令,事情無論大小,皇帝皆要過目。 皇帝變成了唯一的決策人。 此改革一出,群臣頓時炸鍋,議聲如沸。 別的不提光考試一項便使世家子弟無法白白拾官,刻碎之政更將權力完完全全收攏到了皇帝手中。 長久以來,陛下一直溫吞癡傻,與世家大族維持著共治的局面。隨著這位新太常博士一到,這種局面好像被打碎了。 世家大族和皇帝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首先世家進行了反制,考試一連數次無人應考,連鬼影都無的考場,空余一張張精心編纂的試卷。 另外,許多豪門官員直接罷朝,托病數日不露面。少數入朝的官員對那位新太常博士彈劾,言辭激烈。 滿朝文武,竟無一員支持新政。 本朝之所以能立國,靠的就是以瑯琊王氏為首的世家大族的扶持。將近九成九的官員都出身門閥右族,皇帝實行這樣的新政,完全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人人都看得出來,這場來勢洶洶的改革對準的是瑯琊王氏?;实鬯坪跤幸庵坪?,處處打壓,甚至剝削王氏應得的官位。 那位引起一切事端的太常博士卻始終沒露面,沒有任何人知道身份。他暗中化為皇帝的一把利劍,指向所有人,對誰誰便大禍臨頭。 人人自危。 在這位新任太常博士的指導下,陛下讓群臣在早朝公開議論政治得失,名為罪己,實則讓心腹之人指出瑯琊王氏的種種罪行。 太常博士彈劾王氏子弟王紹利用裙帶關系登臨高位,數年來欺男霸女,好色成性,引得百姓怨聲載道。 陛下拿到了鐵證后,將王紹流放外地,并勒令其永不許歸京。 其余幾個被劾奏的王氏子弟亦得到了或輕或重的懲罰,貶謫免官者大有人在。 從前王太尉康健時,武有王戢在外征戰沙場,文有郎靈寂在內運籌帷幄,文成武德,整個王家宛若被罩在一層堅不可摧的保護罩中,任風雨摧殘紋絲不動。 而現在禍起蕭墻破金湯,王家與郎靈寂的婚事取消,堅不可摧的保護罩千瘡百孔,來自于帝室的毒箭便如流星嗖嗖射來,每一箭都給王氏深重的打擊。 王氏新的盟友司馬玖是尊貴的皇太弟,為人拘泥猶豫,端端是個墻頭草,哪方強大就押注哪一方。 瑯琊王氏陷入了政治漩渦中,或許,將迎來家牒上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一頁。 如今的天下大勢處在一種微妙而危險的平衡中,一觸即碎。 王章病入膏肓,王家暫時由王戢主事。 王戢見五弟被流放,急得火冒三丈,恨得牙根癢癢,但王氏家訓有云:永世不行篡逆之事,永不登基為帝。 王戢再恨也只能忍,不能直接將龍椅上的司馬淮拉下來。他剛剛開始征戰,兵力還很弱小,不足以奪取天下。 郎靈寂當初給出的建議是,先奪取長江的門戶江州,再以江州為基地,依次奪取荊州、湘州、交州等六州,向北驅逐匈奴,逐鹿中原,問鼎天下。 可因為九妹的退婚,郎靈寂不在了。 王戢為自己不能妥善保護家人而深深羞愧,毅然決然入宮求見陛下。 他帶著自己江州的戰功,以及名單上犧牲王氏子弟的名字,求陛下收回成命,與門閥和平相處。 王戢骨頭硬,皇帝不肯見,他便在太極殿前頂著烈日足足跪了三個時辰,跪得汗水順著遒勁的肌rou往下流,依舊腰板直挺,鏗鏘然面不改色。 內侍看不下去,勸道:“王將軍,您先回去吧,這會兒新任太常博士大人正在里面,陛下是不會見您的?!?/br> 王戢鄙然蔑視:“太常博士,一介寒門,jian佞惑主的小人!” 說著雙手抱拳,朝太極殿朗聲喊道:“陛下!我瑯琊王氏有輔佐您的先祖南渡之功,平南方士族、平蘇峻之亂,一心一意支持您的先祖!先祖皇帝踐祚時,曾邀我瑯琊王氏共升龍床。如今,您違拗祖訓,屢屢聽信jian佞小人,打壓正直的臣子,是置國家朝廷于不顧嗎?” 他中氣十足,甕聲甕氣,長風浩蕩,一番慷慨的喊話下來震得太極殿屋瓦上的塵埃都滑落下來,耳膜陣痛。 這番看似大逆不道的責問,以臣子之身質問君王,也就只有民間童謠“王與馬,共天下”的瑯琊王氏才敢做出來。 奇怪的是,王戢的逆反言論并未引起其他世家大族群臣的誅伐,相反許多人支持他,跟他一塊下跪。 瑯琊王氏是士族之首,王氏的利益代表了所有士族的利益。大家誰都不想要科舉考試制,誰都不想皇帝獨攬大權,破壞了“世家與皇帝共天下”的格局。 “求陛下收回成命!” “求陛下誅殺jian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