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晏殊笑道:“你把心思都放在用功讀書上就好,這些小事兒我們幫你想著呢,進去后莫要緊張,正常發揮就好?!?/br> 晏淮掀開那籃子上的白布,最上面一層放了三個竹筒,里面盛放的是空間里的靈泉水,這是他特意交代小妹準備的,貢院環境惡劣,在里面一關就是整整九日,在那種環境下待久了,人的身體很容易出問題,小妹空間里的靈泉水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提高人的精氣,對溫玉堂很有幫助。 “玉堂,等你覺得身子吃不消時,記得及時喝幾口這個水?!?/br> 溫玉堂時常和晏家人往來,在逃荒的路上也曾喝過晏殊給的水,他知道晏殊的水和普通水很不一樣。 “我記下了,貢院的大門開了,我就先進去了?!?/br> 晏武道:“等考完那日我們還在大門口等你?!?/br> 溫玉堂朝三人點了點頭,心間一股暖意。 爹娘死后,他何其有幸遇到了晏家人,即便為了小妹為了晏家和半坡村的村民,他這次也要全力以赴。 溫玉堂剛離開,一輛馬車穩穩停在了他們家馬車旁邊。 晏殊、晏武、晏淮不約而同朝那輛馬車看去,車夫將杌子放了下來,一身青衫面容清雋的身影邁步走了下來。 江辭疏冷的眸子徑直朝晏家兄妹看來,視線最終落在了晏殊身上。 “我見嫂嫂對玉堂兄一番叮囑心下著實羨慕,便也想從嫂嫂口中討個彩頭?!?/br> 晏殊勉強擠出一抹不失禮貌的笑意。 “那就祝小叔在此次鄉試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br> 江辭目光直直盯著她,搖了搖頭:“叮囑別人時句句肺腑,怎的到我這里就只有寒暄客氣?” 晏殊:…… 哪個學子不想著借鄉試改變命運?她這句話哪里不對了? 于是硬著頭皮補了一句:“其它都不重要,平安就好?!?/br> 往年鄉試多有死人的案例,待在逼仄擁擠的環境里一連九日,若換了之前的江辭還真未必承受得住,不過如今他身上的毒已解,只要心態足夠好應該不至于出什么問題。 聽到最后四字,江辭頗為滿意的勾了勾唇。 “那就借嫂嫂吉言了?!?/br> 臨進貢院前,江辭目光深邃的看了晏殊一眼,隨即才伸手接過小廝提著的籃子,緩步朝貢院門口走去。 他的背影筆直孤冷,即便走在喧鬧的人群中依舊顯得格外醒目耀眼。 晏殊目送江辭的身影走進貢院,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他一切順利,如她所說能從此次鄉試中脫穎而出,早日達成所愿。 “小妹,我們回吧?!?/br> “好,三哥,我們先送你回書院,我和二哥就直接去三十里鎮了?!?/br> 最近忙著種植玉米,因為晏二生的種植經驗不夠,所以很多事晏殊都要親力親為。 這幾日終于把劉家莊子上那塊地全都種上玉米了,余下不少種子則在三十里鎮規劃出一塊田地全都耕種上。 而從村民手里收上來的那批土豆,如今已經全部送去了冀北軍大營里。 這一批土豆足夠整個冀北軍吃上半年之久,等十月底玉米就下來了,屆時玉米面就能順利接替上。 最開心的莫過于劉彬父子,那批糧食送入冀北軍大營的翌日,劉彬便派人接晏殊去了侯府。 那是晏殊第二次進劉彬的書房,這一日她成功拿到了冀北軍的兵符。 劉彬當時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晏姑娘,你帶來的糧食種子足可以改變整個大隋未來的國運,如今局勢風云變幻,我劉家雖不想深陷其中卻已是身不由己,這冀北軍的兵符我親自交付到你的手中,希望晏姑娘能助我劉家平穩度過這場劫難?!?/br> 晏殊接了兵符,目光誠摯的看向劉彬。 “多謝侯爺的信任,兵符只要在我手中一日定會妥善保管,晏殊在此立誓,只要劉家遵循家訓永無不軌之心,今后若劉家遇到危險,這冀北軍的兵符隨時歸還?!?/br> 劉彬淡淡笑了笑:“我如今妻兒環繞無拘無束,只要京城那邊的火不燒到信陽府來,我劉家依舊只會安居一隅不問世事?!?/br> 劉家祖訓:“月圓則缺、日中則移,萬事不求太滿,需遵循中庸之道?!?/br> 這也是劉家能世襲罔替百年依舊榮盛不衰的原因,劉家世代家主都堅守一個道理,不到山窮水盡、亡族滅種時絕不可做反賊! 此時的大隋雖天災人禍不斷,但從如今風向來看已有明君出世之象,江辭與晏殊都非泛泛之輩,劉家能做的就是借助這股東風順勢而為,雖舍了五萬冀北軍,卻能換取劉家下一個百年興盛。 —— 九日后,鄉試結束 貢院的大門緩緩打開,學子們一個個滿身倦怠的走了出來,有不少人是被攙扶著出來的。 江辭、溫玉堂、劉昀昭和蔡文杰四人結伴走了出來。 “慕白兄,此次的策題還真被你言中了,還好我們聽取你的建議提前做了準備,這次的策論我答的還算滿意,為此今日我請客,咱們四人好好聚一聚如何?” 蔡文杰玩笑道:“沒成親的人就是不一樣啊,被關在貢院那破地方整整九天,你竟然還如此精力充沛,我現在雙腿都是軟的,今日實在有心無力,陪不了你了?!?/br> 劉昀昭上下打量了蔡文杰一眼,呵呵一笑:“文杰兄身子有點虛啊,你瞧瞧玉堂兄和慕白兄,他們可看著和平常無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