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江辭搖了搖頭:“在下因意外失去了一些記憶?!?/br> 白玉堂蹙眉,心里暗自嘀咕。 難怪江辭沒有跟著晏姑娘一起回來,這半年里晏家人再也沒有主動提起過江辭,原來他失憶了。 “那你可記得晏姑娘?” 江辭聽白玉堂主動提起晏殊,心里了然眼前這個人是了解他和晏殊過往的。 他逐漸發現,只要是與晏殊相關的人他似乎都忘記了。 “你說的是晏殊?” 溫玉堂喜道:“你記得她?” 江辭輕笑一聲:“我回來后不止你一人在我面前提起她?!?/br> 白玉堂亮起的眸子又暗淡了下去。 “你竟然連晏姑娘都忘記了?” “她對我很重要?” “當然,曾經的你將她看的比自己得命都重要?!?/br> 江辭了然的挑了挑眉,很好,看樣子他曾對這位嫂嫂不止喜歡那么簡單呢。 “與我說說她的事吧?!?/br> 他想多了解一些過往,心不會騙人,他見到晏殊的第一眼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二人走到一處涼亭內坐下,溫玉堂講述了逃荒路上和來到信陽府后發生的事,江辭默默聽著,仿佛親身經歷了一遍。 “晏淮?”溫玉堂看到前方路過的身影,急忙出聲喊他。 晏淮停下腳步,目光朝涼亭內看來。 當看到江辭時,他的臉色頓時一沉。 江辭竟然回來了? 想想也是,鄉試馬上就要開始了,他這時候回來應該就是為了參加鄉試的。 溫玉堂朝江辭看了一眼,后者的目光落在晏淮身上。 眼前這位是她的三哥? 晏淮沉默了片刻,還是徑直走了過來。 雖然他不想與江辭再有過多接觸,可江辭失憶并非他所愿,身為同窗,曾經還多次共患難過,自己也不會去記恨他。 既然遇到了,同窗之誼也應該上前打個招呼再走。 “江公子是回來參加鄉試的?” 江辭點頭應是,想借此機會與晏淮多聊幾句時,前方突然傳來驚呼聲。 “走水了,大家快來幫忙啊?!?/br> 三人同時朝東邊的漱玉齋看去,溫玉堂率先站起身:“不好,那是書齋的方向?!?/br> 書籍就是學子們的命根子,漱玉齋是白鹿書院免費對學子們開放的書齋,那里著火可是大事。 晏淮也緊跟著站起身朝漱玉齋的方向跑去,江辭眼角余光朝四周掃了一眼,一抹黑影在不遠處的花園樹木后一閃而過。 他暗自輕嗤一聲,這把火來的可真是時候。 第589章 江辭訂婚了? 三十里鎮 晏殊、劉寒月一起到田地里視察收成情況。 晏二生和三十里鎮的張里正滿臉笑意的迎了上來。 晏殊期待的問道:“爹,今天收成怎么樣?” 晏二生激動不已,眼角的褶子都笑出來了:“劉家田莊和三十里鎮的收成都很不錯,每畝地能達到三千多斤馬鈴薯,足足比山地多增收一倍有余?!?/br> 張里正也是一臉喜色,大家伙兒忙活了一上午,看到田地里堆成小山丘的糧食,一個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二公子、晏姑娘,你們真是我們三十里鎮的大恩人啊?!?/br> 劉寒月道:“馬鈴薯的種子是晏姑娘提供的,你們的確該感謝她?!?/br> 晏殊笑道:“先不說感謝誰的話,我看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張里正,這批馬鈴薯要多久能收上來?” “村民們都很積極的干活,按這個勁頭兒應該十日左右就能收完了?!?/br> 劉寒月沉聲提醒道: “十日后將這批馬鈴薯全部收集起來,按照我們之前簽訂的契約來分配,村民們分到手里的糧食可以選擇留著自己吃,也可以分出一部分賣給我們,但這批糧食沒有經過永定侯府的允許,不可以流到外面去?!?/br> 張里正連連點頭:“二公子放心,小的一定按照您的吩咐行事,村民們也都會對此事守口如瓶的?!?/br> 當時劉寒月與三十里鎮的村民簽訂的契書是按畝產總值五五分賬,所以這五十萬頃田地收上來的糧食,一半要上繳永定侯府,余下的一半則按照村民手里的田地多少來分配,手里田地多的就多分,少的就少分,但普通農戶手里最少也有兩三畝地,按照畝產三千斤來算,即便每畝地上繳了一千五百斤,還有一半糧食屬于自家所有,怎么算都比耕種普通糧食要劃算太多了,何況收上來的這批糧食自家吃不完還能賣給侯府,賺取的銀子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劉寒月和晏殊去田間地頭上親自查看了收上來的馬鈴薯,個頭沒有空間里的大,但第一年耕種在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之下,還能有這個收成已經很不錯了。 收糧的村民見到二人來了,紛紛放下手里的農活過來道謝,那一張張面黃肌瘦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能看得出大家對他們的感謝是格外真摯的。 離開三十里鎮,劉寒月看向晏殊。 “這批馬鈴薯收上來后你準備拿來做什么?” 晏殊的目光從車窗外收回,轉身朝劉寒月看來。 “按照我們之前的約定,糧食給你,兵符歸我?!鼻皟赡暌蚋珊等彼?,各地糧食絕收,信陽府雖然比北邊的容城和南渭好一些,依靠劉家的減稅政策百姓們勉強不必逃荒,但日子多半也是饑寒交迫。